智慧健康小屋健康检测机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丁秀伟
■ 朱丽叶
走进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楼健康服务区的智慧健康小屋里,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居民使用肺活量检测机等健康设施。“刷一下身份证就能自助进行健康检测,太方便了。”前来检测身体指标的张阿姨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随时享受高科技的健康服务。
据了解,这是上海首批试运行的智慧健康小屋。首批80所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已列入今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截至7月底,全市已有8所智慧健康小屋建成,33所完成场地建设与内部装修,余下的正在开展内部装修或建设准备工作,预计11月底全部建成。2021年,全市每个街(镇)都将建有智慧健康小屋,智能健康服务将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至居民家中。
在打浦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社区居民只需通过自己的身份证或社保卡在智慧健康小屋配备的一体机上刷一下,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就能检测包括身高、体重、脂肪、血压、体温、血氧、腰臀比、血糖、胆固醇、尿酸、心电图等多项身体指标。
除了健康自检区,智慧健康小屋内还有体质检测区,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可以自助完成肺活量、握力、纵跳、坐位体前屈等体质监测项目,最终可生成一份“人体体质与健康评估报告”。针对每项检测,报告中都会给予医院就诊、饮食运动等详细的干预建议,实现健康检测、评估、干预“三位一体”服务,帮助居民积极实现自我健康管理。与此同时,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测量的体征数据均会自动同步至健康管理工作站,提供给医生作为临床参考的数据。
智慧健康小屋内还放置一台“健康云”机器,相当于上海市卫健委的健康云APP线下版,居民凭借身份证或社保卡,可实现健康档案查询、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多项医疗服务。
“智慧健康小屋的建立是以健康档案为基础,把医疗资源与居民健康需求链接起来,依托健康云实现居民健康自测、自评数据与结果纳入居民健康账户,促进居民获悉自我健康状况,强化社区居民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丰富社区居民开展自我管理的途径,逐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峰介绍说,作为健康支持性环境之一以及落实社区健康服务相关举措的有效平台,智慧健康小屋是提供自助健康检测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促进慢性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早期发现,引导大众养成自我管理健康意识的场所。对健康人群来说,能起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等作用。对慢性病患者,则方便他们定期监测各项主要指标,如发现血压控制不好时,能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
在“互联网+智慧健康”大潮席卷而来的当下,越来越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智慧健康小屋作为家门口的“健康加油站”,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将专业、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带到社区居民身边,既能够解决中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等原因不能定期体检、及时就医的难题,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居民重视自我健康的意识,有利于引导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帮助社区居民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解决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将维护健康的“金钥匙”交到居民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