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8月3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庭周刊·家教 幼小衔接:衔接学习动力和学会学习的策略 上海成为暑期最热门亲子游城市 农家娃的“舞”彩暑假 培养好习惯可“抓大放小” 让孩子从小学会“输得起”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幼小衔接:衔接学习动力和学会学习的策略

不管我们陪孩子认字还是送去衔接班,第一步的内驱力的培养,是父母需要用一点心思进行的。我旗帜鲜明地反对,为了“幼小衔接”而把学龄前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磨灭了。

■ 杰西卡

“幼小衔接”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很多人为此焦虑不堪。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

提前评估

作为父母,先冷静下来问自己两个问题:“幼小衔接到底衔接的是什么?我和孩子的状态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并不是很多人会去思考第二个问题。

我把父母分为两种,一种是焦虑型,经常不自觉地会进行比较,容易跟风否则会出现不安全感。他们选择从众,是因为那是一个更加安全的不出错的方式。另外一种是坚定型,就是经过学习带娃,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见解,会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愿意因此一步一步推进,即使和周围人都不一致,他们也不介意。

这两类家长各有不同。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诚实,明白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家长。焦虑型的家长可以适当进行一下幼小衔接,这是让他们安心的策略。而对于后者来说,幼小衔接则不是必需的。

孩子也分两类。第一类是快而广的孩子,就是那种我们常说的“聪明,但是容易飘”的孩子,他们学习很快,经常一讲就通,但似乎懂了就没有兴趣去精益求精了。第二类是慢而深的孩子,他们不很聪明,上手会慢一点,但一旦理解了,反而更愿意自己在那里琢磨,越学越深入。

这两类孩子也没有绝对好坏,关键在于因势利导。我建议第二类孩子可以进行一下“幼小衔接”,把小学要学的“大骨头”拆分一下,提前让孩子掌握一点;而第一类的孩子,如果进行幼小衔接,反而要注意会出现“三年级现象”——因为提前懂了一点皮毛,上小学后反而会忽略上课认真听讲等这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到了三年级反而就落后了。

因此,即使进行“幼小衔接”,每个家庭衔接的内容、目的和方法一定是不同的。千万不要脱离自己实际,跟随大流,这样效果肯定不会好。

建立自信心

父母先要建立自信心,这是对孩子的信任。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父母对自己和孩子评估。当你可以深刻了解自己和孩子后,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你都能带着思考去应对,而不是一味地应激反应。

孩子也需要有这样的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他人差,即便成绩比别人差,也是短暂的不够好,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

我小时候没认过字、没学过算术就直接上小学了。一年级的时候的确落后。当时拯救我的是我爸爸的那段话:“字这种东西太容易了,你看看我们身边的大人,有谁不认识字的。你不是笨,只不过他们提前学了,现在是在复习,所以比你厉害。你现在开始学,没多久也能掌握的”。爸爸的这段话让我对自己重新有了信心。

将心比心地想,要让一个孩子愿意学,甚至是愿意赶上来,我们需要给她描绘一个灿烂的、可达到的未来。

激发好奇心

你的孩子对上小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对他的态度又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如果家长常说:“上了小学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整天玩了”,就等于强化一个对立的概念。其实,孩子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读书、写字、计算,这些都会让孩子觉得很厉害,孩子喜欢模仿,当他们看到父母在投入开心地做这些事情时,他们也想参与。

父母可以抓住这样的细节去放大,转化成孩子对上学的期待,“这些等你上学了就能学到,这些厉害的本事都是学校要教的。”孩子对于上学抱有期待,充满好奇,这是最正确积极的态度。如果说“幼小衔接”只做一件事,那么肯定是这一点。

仔细听和看的能力

任何学习的本质都是听到或者看到,或者是听到和看到的结合,这是比认字、算术更加重要的能力。

具体怎么做呢?最关键的是父母别浮躁,沉下心来和孩子互动。日常和孩子交流时,要强调互相看着对方眼睛,慢慢说,认真听。有些父母一着急了,就连珠炮,也不顾及孩子到底有没有在听。而长此以往,孩子就自然养成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坏习惯。

和孩子的日常互动过程中,不要追求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目标,首先要慢下来,带着孩子认真看。如读绘本的时候,如果画面过多,可以引导孩子从中心主画面开始,扩散到周围,从左到右学会逐行扫视。这些都是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将决定成败。

不少家长提前教孩子认字,我不建议太早教,认字的前提是孩子有大量的听说输入,因为认字的本质是运用,而不仅仅是学拼音读出字音。如果一个孩子前期有大量听说的铺垫再教这些,孩子马上能将字音和字义建立联系,这才是有意义的。另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场景下教认字,使之明白“认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生活中有,而不是为了上小学额外发生的事情。

不管我们陪孩子认字还是送去衔接班,但是第一步的内驱力的培养,是父母需要用一点心思进行的。我旗帜鲜明地反对,为了“幼小衔接”而把学龄前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磨灭了。“幼小衔接”不等于幼小衔接班,它衔接的应该是孩子接下来一辈子终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会学习的策略。

(作者为微信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育儿专家,著有《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等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