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苏建军
河南新县位于大别山区,先后诞生和养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向蓝天,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这里唱遍全中国。这里走出了334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被称为“将军县”。
老红军刘名榜的故事,是革命前辈坚忍不拔、献身理想的时代缩影。“要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刘名榜的孙女刘小妹说,这是爷爷留给她的精神财富。
刘名榜是新县郭家河乡莲花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带领农民自卫军参加白沙关“万人暴动”,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川陕后,吴焕先、高敬亭、刘名榜先后重建和领导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大别山红色游击队,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新县成为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区域。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国民党调集数十万大军“进剿”根据地。蒋介石要将鄂豫皖的红军“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竞全功”。国民党部队及地主民团、还乡团在鄂豫皖边界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搜山倒林、移民并村、强化保甲制,实行“五家连坐”等办法,叫嚣“车尽塘中水,挖尽共产根”。鄂豫皖苏区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中,刘名榜等人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一连数月被敌人围困在深山密林中。敌人还把刘名榜的母亲和妻子带到山上喊话,要挟刘名榜屈服。刘名榜却鼓励同志们:“无论斗争多残酷,生活多艰辛,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决不让大别山革命的红旗在我们手中倒下!”在他的率领下,游击队多次主动出击敌人,惩办了一批极为反动的保长、叛徒,打击乡保武装,在大别山产生广泛影响。
为深入发动群众,刘名榜采取“敌上山,我下山”的斗争方法,将便衣队化整为零,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为红二十八军筹集了大批给养,输送了大批青年参加红军。不久,他就担任了中共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书记,领导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三年游击战争中,刘名榜保证了大别山革命火种不灭、红旗不倒。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刘名榜等人组成后方留守处为四支队提供兵员、物力和收容伤病员。抗战时期,刘名榜一直没有离开过鄂豫皖根据地,使我党在这里始终保持着一支武装力量。特别是到了解放战争初期,刘名榜和他的游击队再次处于一个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来到大别山,人生地不熟,困难甚多。邓小平曾说:“经扶这一带有个中心县委和游击队,负责人叫刘名榜,他有多少人,多少枪,我们都不太清楚。现在,我们要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困难很多,而他们对当地情况熟悉,对敌斗争经验丰富,所以,必须尽快找到他们。”因此,邓小平指示进入大别山的各个纵队的首长,一定要想办法分别与活动在各地的游击队取得联系。31日,在黄安县黄石冲村,六纵十七旅旅长李德生见到了刘名榜。9月10日,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光山县南向店附近的西杨岗接见了刘名榜等人,对坚持大别山斗争的99名游击队战士表示了亲切慰问和勉励。
邓小平接见刘名榜的地方就是他祖父家。邓小平亲切地握着刘名榜的手说:“老刘啊,你们是怎么活过来的?不容易啊!”邓小平还特意让人杀了一头猪来招待游击队员。吃过午饭,野战军司令部要游击队为部队保存一批重要物资,包括100多匹骡马、10多匹骡子驮的银元、5匹骡子驮的烟土,还有一大批中州票和冀南票及一门大炮、弹药等。刘名榜和邱进敏他们花了七八天时间,才将这批物资隐蔽好。9月底,敌人对大别山实行重点“围剿”时,到处查找这批物资。尽管敌人用尽各种方法,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线索。解放军主力转回后,这批物资完璧归赵。
一个普通农民出身的共产党人、红军战士,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 在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坚持战斗28年之久。20世纪50年代中期,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刘名榜为原型,将他的事迹拍成电影《五更寒》,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正式上映。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刘名榜,称他是“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刘名榜历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监委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刘小妹向记者讲述了爷爷刘名榜在新中国成立后生活的点点滴滴,“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严格要求、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刘小妹说,爷爷经常教育他们生活上要艰苦朴素,要永远对人民怀有无限热忱,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