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永钦
■ 刘向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脑包沟村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仅留下的几户人家撒落在不同的沟。在圪臭沟畔,一栋红色砖房成为这里最耀眼的风景。偶尔的鸡鸣,不时的羊咩,一天3次的炊烟,昭示着这户人家的生活气息。
这是张二玲家,一户简陋又整洁的家。
从窑洞到土房,从土房到砖房,变换的是张二玲的居住条件,不变的是她从早到晚做不完的事。从19岁与本村村民王元海结婚,至今已经42年。当初,王元海上有重病在身的父母和3位无子女的叔叔,下有3位身患精神病的聋哑弟弟,婚后的负担不言而喻。但她说,“人老实本分,这就够了。”
婚后,她生了三个娃,全家十几口人的家务都落在她一人身上。说起做饭,大儿子王飞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我们家一年至少吃30多袋白面,十几袋大米,一日三餐,一顿也不少,仅做饭就把我妈累得够呛。”
婆婆得了尿毒症,是她屎一把尿一把伺候到老;三位叔叔卧病在床,是她悉心照料,养老送终;而那三位患有精神病的小叔子还经常互相打架,她时不时地充当劝架“先生”。而对娘家,张二玲同样孝老爱亲,从未耽误。
为了小叔子,她不敢搬到城里,生怕他们惹是生非;她不敢离开家门,生怕他们吃不上,又怕他们冻着……她一生唯一出过的一次门,就是去年到100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去领“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奖”,这也是她第一次坐火车。
说起去领奖,她反复问记者,“火车怎么那么稳?杯子里的水一滴也撒不出来。”“呼市的楼那么高,砖是怎么垒上去的?”
丈夫的心脏放了3根支架,所有的重活儿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而她自己的脑梗病越来越严重,却没时间去医院治疗。
是什么让这位身高只有1.5米的女人无怨无悔地坚持了这么多年?
“我没念过一天书,不懂得大道理,但是我知道,作为子女,就得对父母负责任;作为媳妇,不仅要对公婆负责任,还得对丈夫负责任;当了母亲,就得对娃娃负责任吧。”
责任,是张二玲对人生最简单、最淳朴的认知,也是她一生的坚守。
女儿王飞燕说:“我妈就一根筋,一辈子只认一个理,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她说,母亲一生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但三位叔叔的衣服她都是随着季节给换新的。孩子们说:“母亲从来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是爱、担当、责任,但她身体力行,我们都懂了。我们兄弟姊妹到了星期天就特别想回家,帮我妈妈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替她减轻点负担。”
丈夫王元海告诉记者:“我做梦也没梦到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要不是她,这个家就散了,左邻右居都夸她,都羡慕我的命好!”小姑子王玉英说,没有大嫂,就没有这个家。
在张二玲的操持下,一大家人虽说命运多舛,但一直过得不赖,也算是村里的小康人家。如今还养着100多头羊,她说:“人只要不怕辛苦,再苦的日子也能趟过去。”
张二玲用一生的经历,书写孝老爱亲;用一生的坚守,诠释道德与责任。
邻居贺玲玲告诉记者,张二玲是我们全村人的榜样,我们都以她为荣。石拐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翔说,张二玲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是实至名归。她是新时代的新楷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典范,值得每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