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什刹海 耕好“感恩”之田 一家 夏 雨 从生机盎然的心灵路过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耕好“感恩”之田

爱国者,国爱之;向善者,得善果。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讲求“施恩不图报”,即做了善事不可张扬。

但是,古训中还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说,强调的是受恩一方非但不能忘了感恩,还要加倍回报。

■老九

算算日子,还有几天就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离世的周年祭。

去年7月10日,田家炳先生走完了他99年的人生路。在他的身后,留下一串数字,在中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捐建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医院29所、桥梁及道路近130座,以及其他文娱民生项目200多宗。仰望天庭,想象其慈眉善目,能让我们心境也一同如蓝天般纯净高远。

田先生有着“百校之父”之誉。但此前媒体的诸多报道,都只关注其80%身家的10亿港元捐给了国内的教育,让人们铭记不忘,见贤思齐。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感觉尚欠深入,何不问一问,这位慈善家为什么要持之以恒地向教育捐献他自称的“绵薄之力”?得到捐助的人们又该怎样感恩他的义举?

“绵薄之力”其实是谦称。在他最先开始捐助的20世纪80年代初,他一次捐出的几百万元,当时是大数目,因为当时出一个“万元户”都号称是大款,让旁人满面仰慕。如今,不少曾接受过他捐助的人,资产超过他的大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人如他那样舍得将自己庞大的财力,慷慨投向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呢?

田家炳先生在近40年时间里持续不断地助教,因为他当年家贫读书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也看到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国民得益于他们的教育发达,于是,他从他的家乡开始,逐步辐射全国,全力助教。他看到他的资产能变成一幢幢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变成万千学子琅琅书声,从中获得满足感,获得幸福感。一味只盯在数额的大小上,只会助长攀比斗富之风,资产再多却为富不仁,那有还不如无;而放大他的精神,就能让他当年的扶贫帮困,变为今天的“帮富”,教富人学会怎样做富人。

职业之便,我还接触到另一位香港的实业慈善家朱敬文的后人,他叫朱恩馀。

朱敬文祖籍江苏扬州,娶的夫人杨畹珍是苏州人,他的慈善首先就是从苏州开始的。他自幼家贫,只读了几年私塾,16岁随父母亲到上海,一家人挤在一间小亭子间内,晚上就睡在水泥地上。后来他在上海的长丰面粉厂当学徒,晚上到夜校学文化。21 岁时,他进入一家德国洋行做职员。他非常感激苏州太太不嫌弃他的家贫,看好他的志向,与他共育有四子五女。幼年失学的痛苦经历,使得他一生爱教育敬教育。1942年,36岁的朱敬文实业并不是很强,但他目睹苏州大批儿童失学,他说自己是苏州的“半个儿子”,就在苏州手工业者集中的皮市街购置一批平房,购置了一批旧桌椅长凳,招聘了教师,办起敬文义务小学 (敬文义学),并自任校长,家贫失学儿童可免费入学。在城头上飘扬日本军旗的苏州小巷里,他抽空给孩子们上课,给孩子们讲“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皮市街这所敬文义校,就成了他一生辉煌助学的源头。

后来,朱敬文先生全家移居香港。在香港的前十年中,他常暗中资助那些无力人学的青年人。从1965年起,朱敬文以个人力量设立奖学金,资助家境贫寒而有才华的青年去美国攻读大学。20 年间,他资助700多名青年赴美学习。很多人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杰出的人才,有的已回香港服务。他自己的子女,则是每年每人一张船票,让他们去英美勤工俭学,个个出类拔萃。

1988年,他在苏州大学设立了朱敬文奖学金和助学金。随后在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兴建图书馆,奖助学金逐步向省内多所高校推广。每年的总额3000多万元。至今仍使数十万名大学生受益。

朱敬文先生去世后,他的后人回苏州看望外婆家,先后向东山幼山小学、苏州沧浪实小、苏州聋哑学校等捐助上亿元港元、美元和人民币,捐助儿童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等,盖楼房,购器材,而且不留名。1992年苏州大洪水,朱恩馀是第一个捐助的海外侨胞。苏州高新区开发,他又是第一个投资的外商。东南亚金融危机,他们家将花园别墅卖掉,住进公寓房,所得资金全部捐助苏州学校。去年,朱恩馀个人又在苏州平江实验学校捐资1000万建教学楼。

但我第一次采访朱恩馀,居然吃了“闭门羹”。他说敬文奖学金和助学金,只是他先父设立的慈善机构,不需要扬名,不接受采访。后来,我还是用他们当年是扶贫、如今是“帮富”——帮助富人学会如何做富人的道理,来说服他,他才肯与我讲他父亲当年的奋斗史。朱恩馀的儿子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自己设立慈善基金会,专门助学。而且,他的孙女也很成功,年纪轻轻就在美国设立有自己的慈善基金,也是用于助学的。

再回说田家炳先生。爱国者,国爱之;向善者,得善果。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讲求“施恩不图报”,即做了善事不可张扬。但是,古训中还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说,强调的是受恩一方非但不能忘了感恩,还要加倍回报。那么,媒体将做善事者的精神和境界放大,不是因为做善事者图报,而是受恩者除了获得物质的资助,更还需要精神境界的提升。那么,一个田家炳先生走了,就会有更多的后来者在感恩的“田”中,栽种更多慈善和图强的秧苗。

耕好“感恩”之田,也是不忘前贤初心,牢记今人担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