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往右依次是颜宁、陈谐、黄超兰、王志珍、朱静、于翔、主持人刘旻昊。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是我不喜欢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我认为这不是女性专属的问题,而是两性面对的问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直言,“但在今天这个论坛上,都是可以讨论的。”
6月21日,由颜宁发起、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的2019年女性科学家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6位老中青三代杰出女性科学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苦与乐。据悉,该论坛创办于2015年,今年已是第五届,“鼓励有志于科研的女士勇敢从事科研工作”是其初衷。
女性做科研是否障碍多?
——障碍肯定有,遵循内心最关键
话题依然从性别开始。对于女性从事科研可能会面对的种种困难,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于翔表示:很多优秀的女性研究生读到第三、四年时,一遇到困难,就会想到放弃。当迷茫时,问一问自己的内心,如果确定是自己想做的,就去尝试,就去坚持。
凝聚态物理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陈谐是六位科学家中最年轻的,她坦言自己在科研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障碍。陈谐很感谢一路上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他们非常支持我,从来没有人质疑‘女生做科研’,而是坚定地告诉我,喜欢就去做,你做得很好。”她认为,这是自己坚持下来的关键因素。
从中学老师到继续读博,再到今天做科研,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黄超兰在不断追寻着自己的内心。她认为,那种“什么年龄段该干什么事”的传统心理是女性科研路上的一大障碍,她建议女生要打破这种想法的束缚。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朱静年逾古稀,作为老一代科研人员,仍能排除万难,努力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尤为难能可贵。对于当年的困难,她们早已不太介意,而最想对在座的年轻人说的是,“现在的科研条件太好了,大家要好好享受如今的好教育、好机会。”
颜宁表示,“想不想做科研,愿不愿意走下去,关键还是要遵循内心。”
40岁后是否错过了科研黄金期?
——影响科研状态的因素很多,年龄未必重要
4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是否就不容易做出成绩?与会嘉宾对此均给予了否定。
“对于时间不必过于焦虑,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比浪费时间更可怕。”陈谐认为,人到40岁的智力情况和科研状况,更取决于自己的精神和生活状态。
颜宁用身边的实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说,著名科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最重要的成就是45岁以后做出来的;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obilka的获奖项目开始于50多岁……颜宁坦言,自己40岁以后的记忆力确实不如从前,但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的联想能力、视野、品位等都会有很大提升,这些都是优势。“就生物学研究而言,我不认可有所谓科研年龄黄金期。影响科研状态的因素有很多,年龄本身未必重要。”
王志珍更不认可这样的说法,“我和朱老师这一代人都是40岁左右才开始真正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科研项目,我们这批人做得还是蛮好的。”因此,她建议,一定不要受年龄的影响,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认为年龄大了就不能做科研了。
“其实,40岁到60岁是做科研非常好的年龄。”朱静认为,这个年龄段的视野更开阔,拥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或理论储备。“这些为做好科研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不断尝试是否在耽误时间?
——找不到方向时,应该多尝试
论坛上,嘉宾多次提到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热爱和适合做科研,这种情况下,尝试着做科研会不会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
对于这个困惑,颜宁反问到,“什么叫浪费时间?”“在尝试的过程中,哪怕是失败了,你也会学到很多教训,那叫浪费时间吗?”
“有些人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些人很幸运,但是我接触到的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黄超兰表示,“自己也是如此”。大学毕业后,黄超兰做了四年中学老师,又回到校园读博后,她才找到了自己所爱——做科研。所以,黄超兰认为,当你不太明确时,应该多方尝试,这样才能最终找到你想要的。
“很羡慕你们有这么多的尝试机会,我是没有过太多尝试的机会。因为我那个年代只能服从分配。”王志珍的话引起了与会者的一阵笑声。她用自己的感悟告诉大家,要珍惜这个可以尝试的时代。
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六位女性科学家推心置腹的谈话让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且受用,留给与会者的是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