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6月2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习近平抵达日本大阪 要闻简报 建议增设婚姻唯一住所共同居住权 单位招聘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条件 扭转重男轻女观念 别忽视“从娃娃抓起” 夫妻带娃去扶贫 激活“她力量” 发挥“她担当” 扩大“她影响”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3.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一项在小学生群体中进行的调查显示——

扭转重男轻女观念 别忽视“从娃娃抓起”

● 是否上过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显著影响,上过课程的学生性别刻板印象水平低于没上过课程的学生

● 性别平等教育在认识与行动层面的重要目标即在于突破和消除性别刻板印象,超越社会性别的限制,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 学生在性别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往往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生的性别化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的左右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高丽

“手动点赞!就像教科书上的漫画,女性大部分都是教师护士角色,男性则是警察科学家医生,这真的影响孩子们的认知和潜能呀。”

看到“英国开始实施一项禁令——禁止播放带有‘有害的性别刻板印象’广告”的消息后,中国网民Meiyang很快写下了上述评论,也很快成为网络热门评论之一。

在这条禁令中,英国广告标准局要求广告公司,不能再展现宣扬性别刻板印象的场景,比如女人做家务事,男人则在一旁翘着脚休息。其他不该出现的场景还包括:女孩学习成绩不如男孩、女司机停车很费劲、男人不知道怎么给宝宝换尿布、做家务事的男人被嘲笑……该机构称,出台这条禁令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这类广告会“限制人们的潜能”。

Meiyang说,自己的评论,纯属有感而发。她清晰地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学过一首儿歌,里面有“爸爸开汽车,妈妈洗衣服”的内容……有一阶段,每次她开车带孩子出门,女儿就会反复要求爸爸开车。

天津市妇联近期开展的一项调查得到的结果,也直接佐证了Meiyang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从学生角度而言,小学生性别角色平等意识较低,中学阶段有所提高,高中又有所下降,而男童的社会性别观念比女童刻板,女童的社会性别观念更趋于平等。此外,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深受性别化引导、教育和规范的影响,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性别化偏好。

性别偏好及刻板均在社会中习得

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区逐渐推进性别平等进校园行动,不仅注重性别平等理念的传播,更尝试通过系统化的行动策略推进性别平等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2018年底,天津市妇儿工委、市教委、市妇联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通知》,以此宣告天津性别平等教育进入覆盖普及阶段。

此次由南开大学具体实施的课题是针对天津市“性别平等教育进小学”开展,通过对教师、学生、家庭及学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性别平等议题等多个纬度进行调研。

“没有上过性别平等教育课程的学生与上过的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在两性矛盾时,后者能够更多地从和谐、平等的性别关系出发。”调研课题牵头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治管理学院讲师杜平博士有较为直观的感受。

调研组首先对“性别偏好”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就职业偏好而言,男生更偏好成为警察、科学家;女生更偏好成为护士、小学老师。由此可见,小学生中男生和女生所呈现出的个人偏好与普遍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相一致。

就性别刻板印象而言,是否上过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显著影响,上过课程的学生性别刻板印象水平低于没上过课程的学生。

问卷中有一题,假设班主任在分配打扫卫生的任务时存在性别偏见,借此考查学生如何理解性别平等。55.9%的男生和65.8%的女生认为“男生和女生应该合理分配,量力而行”,25.6%的男生和22.6%的女生认为“男生和女生应平均分配,干一样的”。

可见,尽管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于性别平等的理解是建立在承认性别差异存在的基础之上,但仍有一部分人将“一样”等同于“平等”,对于性别平等的理解过于简化、绝对和刻板。

“这些提醒我们,小学生的性别化偏好与性别刻板印象都是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和养成的。这不仅成为他们审视和评判他人的‘有色眼镜’,也成为他们自我规范与限制的‘过滤器’。”杜平说,性别平等教育在认识与行动层面的重要目标便在于突破和消除性别刻板印象,超越社会性别的限制,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理念在教师授课中融合

性别平等教育,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涉及一套新的理念框架和知识体系,包括理念与知识两个层面的准备。调查发现,目前参与性别平等教育的任课教师之中,性别平等理念存在偏差以及性别平等知识有所欠缺的现象,都是存在的。

据调查,关于男生和女生在认知能力和语言学习上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上,认为男生比女生学理科更轻松的教师占77.4%,认为女生学习语言更容易的占 63.2%。因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男女生差别化待遇的现象便不足为奇。

而现如今发现,不少学校教师在实施性别平等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将性别平等理念有选择性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在打造融合课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

一试点校的老师讲述,课文有一课叫《那个小伙子真棒》,讲一个腿部有残疾的男孩,最终参加了阅兵仪式,表达他非常坚强。“现在有了‘性别平等教育’的融入提醒,我会强调:不只男孩子这么坚强,我们女孩子一样可以做到。”

更多积极的转变正在发生。在越来越多学校的拓展课外活动中,舞蹈、十字绣等活动有了男孩的身影,而之前清一色的足球课,向女生敞开了大门。

另据了解,为提升教育工作者性别平等意识和工作能力,天津市妇儿工委近日为全市16个区妇儿工委办、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各试点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等举办了“天津市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专题培训班。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定期举办相关培训,满足教育工作者对性别平等教育专业培训的需求。

学校与家庭积极互动

性别平等教育的视野也从学校延伸至家庭,学校和老师也因此积极与家长就性别平等议题进行沟通与互动。

不少老师发现,学生在性别方面中所存在的问题往往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生的性别化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的左右,而当他们的性别意识得到提升时,便有了变化。

据调研组提供的一个案例:重男轻女的单亲母亲对于女儿与儿子的差别化待遇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终于导致性别意识逐渐提升的女儿离家出走。所幸,女儿最终得以找回,而母亲也认识到改变重男轻女观念和做法的重要性。借此契机,该校老师也组织了针对家长的性别平等教育,将性别平等观念渗透拓展至家长群体。

可喜的是,性别平等教育对于家庭和家长的影响也能透过学生得以实现。当学生在学校之中接受了性别平等教育,他们便会自觉地反思家庭生活中所存在的性别问题,进而将性别平等理念从学校传递到家庭。

试点校任课教师张老师讲述了一个令她印象极为深刻的例子。班上一个女生跟她聊天说,“老师你知道吗,上完课回家,我跟我奶奶说了,男生女生是一样的,平等的”。这名女生说,以前奶奶特别想要个孙子,结果她妈妈和她大娘每个人都生了两个女儿,她总是跟奶奶渗透男女平等的意识,奶奶后来便不再提孙子了。

“不仅让孩子们懂得班里的事情要男女合理分配,孩子又将先进的性别理念带回家庭中,我觉得意义深远。”张老师如是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