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亚平组织的社区“美丽厨娘秀”敬老活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茹希佳
到今年,汤亚平已经从事基层工作29年了,从村卫生员到妇联干部再到村支书、社区工作站站长,她身上的“标签”很多:汤医生、汤主任、汤书记、汤管家;她还是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可无论怎么改变,和她朝夕相处的村民们依然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一声:亚平。
初见汤亚平,身材娇小的她说起话、干起事来却尽显爽快麻利劲儿,作为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优胜村党总支书记,中海荣盛社区工作站站长,她的日常工作就是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琐碎具体绑定在一起,但她却乐此不疲地当着“全科社工”。
“巧手绘”聚集的是世道人心
对于“全科社工”的概念,汤亚平有自己的理解,“社区百姓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学会将心比心,就能做好‘全科社工’。”
无论寒暑风雨,每天早上8:30前,准有一帮阿姨围在社区门口,等着汤亚平开门上班。汤亚平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咱们社区‘巧手绘’的阿姨来‘上班打卡’比我更早、更积极呢。”
“加工一箱调味罐盖子25元,加工一盒宠物梳8元,我每天做6小时,有将近50元的收入。”“巧手绘”的阿姨们得意地给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算着经济账。在社区,每天都聚集了几十位居民,做手工补贴家用。
30出头的山西人马宇芳选择在常州开始她的新生活,但是她在这里却没有一个朋友,也无法融入当地生活圈,“正是社区‘巧手绘’,让我学了一门手艺,不仅有了收入,还结识了很多社区里的邻居朋友。”马宇芳笑着说:“在‘巧手绘’里,即使不说话,静静地做事,也会觉得很安心,如果身体不舒服,亚平姐姐还会带着我一起看医生,有心里话我也喜欢跟亚平姐姐讲,社区有了家的感觉。”
来自东北的石阿姨经常把捡回来的垃圾堆在楼道里,时间一长,居民对她很有意见,汤亚平了解这一情况后,鼓励石阿姨加入“巧手绘”工作室,石阿姨第一次到“巧手绘”就豁然开朗,拉着汤亚平的手说:“亚平,还是这里好,我答应你,以后来这里做活,再也不捡垃圾堆楼道了。”
“巧手绘”工作室虽小,但是对社区管理却大有裨益,“我联系了两家企业,达成了外贸产品代加工协议,今年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只有20多名成员,经过一个月的发展,队伍已经扩大到300多人了。”汤亚平自豪地说。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汤亚平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就能笑脸谅解乡邻误会时伤人的话语;将心比心,就总牵挂着居民们怎样才能住得更安心、更暖心;将心比心,即使是外地人,只要住到这里,就是乡亲。除了“巧手绘”工作室,“剔筠轩”留青竹刻传习所、琪嘉手工制作等等,都是汤亚平通过链接资源,帮助社区妇女创业就业的小平台。“她脑子里装满了各种信息和资源,随时就能把它们串联起来。”社区里的阿姨们总是对汤亚平赞不绝口。据统计,通过汤亚平创建的社区平台,先后带动帮助500多名居民成功创业就业。
“爱心妈妈”释放的是公益能量
2015年,汤亚平在一次妇联组织的会议上结识了宿迁泗阳民间助学协会“春晖小家”爱心妈妈张矾。从此,汤亚平每年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爱心活动,“从倡导常州爱心家庭、爱心企业捐助物资,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餐桌上的微公益’活动,帮助泗阳当地农户卖芦蒿、鸡鸭蛋,再到出资购买鸡苗鸭苗,投放到泗阳贫困家庭,让他们实现自我造血。”汤亚平执着地搭建起了两地之间的爱心通道。
4年来,汤亚平发动50余家爱心企业,近百位常州“爱心妈妈”,为苏北泗阳贫困地区筹集物资近千件、善款近十万元。
2018年10月,汤亚平盛情邀请泗阳“春晖小家”的20个孩子到常州做客,与常州孩子共度国庆。军训、篝火晚会、拓展训练、互换心愿卡和礼物,短短两天时间,两地孩子们结下了深厚友谊。“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常州的孩子变得更加独立,更会照顾他人,而泗阳的孩子变得更加开朗、爱笑。”汤亚平欣慰地说:“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改变,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给双方在平等的接纳和付出的过程中共同收获。”
正因为汤亚平的这一理念,她的社区中凝聚了一批“爱心妈妈”铁粉。她们成立“凤凰传奇”巾帼志愿服务队,一起参与社区中的老少书画展、特色家庭才艺展示等各项活动,带动90%以上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不断积累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激情,释放社区公益正能量。
“居民直通车”提供的是精准服务
2017年底,雕庄街道成立中海荣盛社区工作站,汤亚平来到这里工作。有人说,村里工作好做,因为都是“熟人社会”;而社区工作却很难,特别是商品住宅区,来自五湖四海的买房人,文化层次、生活理念、需求愿望都不一样,且大多数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根本就没有“社区”的概念,太难管理了。
但基层经验丰富的汤亚平却不怕,“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们生活在一起,总希望有一个和睦温馨的环境,我们只要从居民心坎儿出发,就一定能聚人心。”
面对商品房住宅区的居民构成特点,汤亚平创新了掌上网格化治理,短短半年时间,建立起了“居民直通车”居民微信群,构建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深度有温度有内涵的“智能化虚拟网格”,让社区管理服务功能高效运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在虚拟网格里,不管是政策问题还是民生问题,都能得到点对点定向化的精准服务。”汤亚平自信地说。
帮居民协调移建公交站台、协商解决商户油烟问题、为老年人增设休闲座椅、增设 “宠物厕所”、策划“家庭抖音大赛”……一年多来,10000多条微信、3000多个问题、500多件大小事情串联起汤亚平基层工作的日常,虽然事情都很小,但正是这些“小事”获得了社区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汤亚平说:“把人心聚在一起,什么事都能办成!”
29年来,汤亚平是居民眼里的“管家婆”、随叫随到的“家庭医生”、独居老人的“乖孙女儿”、是志愿者身边的“热心大姐”……她被誉为最美的“全科社工”。有人问她,怎么理解“美”这个词?她笑着说:“工作中自信从容是最美,帮助别人时快乐的笑容是最美,走在路上,每个居民都向你笑着打招呼是最美。在基层工作,就要向身边老百姓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树立党员干部的好形象,只有这样,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