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放
有媒体曾做过一个“95后”就业观的图解,其中提到,54%的“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这些观念经过扭曲之后,往往转换为“读书无用论”。
如果把爱好变成工作,既能轻松养活自己,还有可能活得滋润,为何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上学读书?在互联网商业的鼓吹下,个别人从网络狂欢中得到些好处,就片面地认为不读书同样有精彩的人生。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择业面越来越宽,这充分反映出社会观念的变化。当网红是一个选择,只要是诚实而合法的劳动,都值得鼓励。但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网红,更需要推动社会科技文明进步,拥有更多技术本领和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各领域建设者乃至领军者。
一直以来,“读书无用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喧嚣一阵子,每次却都因站不住脚而悻悻退场。对“读书无用论”,只要稍加分析,就不值得辩论。成功的网红仅为极少数,不具有普遍性,也不能总拿凤毛麟角的“不读书”人物说事儿。仅仅看到赚了一点儿钱,却没有站在更高角度看问题,可谓目光短浅。
当然,即便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走出校门后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继续接受教育,因为学无止境。不难发现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绝大多数都受过良好教育,有过磨炼意志的读书经历。可见,“读书无用论”是短见,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如果“读书无用论”蔓延于社会,成为多数人信奉的“哲理”,那绝非幸事。因此,在又一轮“读书无用论”回潮之时,当保持足够警觉,避免被其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