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5月1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  “女性的知识积累与精神财富的传承”沙龙在京举办 都市空间视域下的当代戏剧女性形象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

——关注“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

编者按

近日,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伦理学、青少年教育及媒介素养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逾200名学生参加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新媒体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性别研究与媒介素养”“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等议题展开讨论,借此反思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新媒体素养培育中的作用,为建构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建言献策。

■ 袁媛 宋燕飞

近日,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此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逾200名北师大师生参加了论坛活动。

《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发布

为了解当下家庭媒介环境和青少年媒介素养家庭教育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科研团队,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北京市八所初级中学的初中生及其家长。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从新媒体使用的代际差异、家庭媒介环境对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的影响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报告》所获得的新发现。

《报告》显示,数字化生存正成为父母生活的常态,而子女的媒介使用时间反而在可控范围内。其中,子女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的时长大多在3小时以内;而有7.2%的父母每天使用时间超6小时。

报告也关注家长和孩子使用新媒体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占孩子们使用新媒体目的最大比重,达19%;以娱乐为目的占比达18.4%;在线学习占比16.9%,而搜索信息仅占15.5%。相较而言,家长使用新媒体目的主要是搜索信息、读取新闻,两项分别占比24%和21.5%。于丹教授认为,从数据来看,孩子对新媒体的搜索引擎功能远远未充分发掘。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与子女在社会交往上的占比基本持平。于丹表示,这显示现在初中生的社交能力与社交愿望和大人已经基本匹配。报告同时显示,孩子更侧重于对新媒体积极功能的认知,而家长的风险感知比子女更强。

此外,《报告》还针对当下家庭媒介环境现状和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家庭场域提升新媒体素养的有效途径:明确家庭新媒体素养教育的侧重点,以信息理解能力、预防网络诈骗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教育为重点,同时注重对子女信息质疑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家长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打通家校共育的新通道。于丹教授表示,要引导孩子拓展新媒体信息渠道,防止过早桎梏于“信息茧房”中;另外还要增加亲子有效互动时间,共同营造亲子共享新媒体的良好氛围。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赋权青少年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何理解互联网的利弊,利用互联网助力青少年发展,成为论坛的关注重点。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建华剖析了网络社会的本质,勾勒出青少年媒介素养发展的媒介图景。他认为与传统社会的整合方式相比,网络社会是一个碎片化极为显著的社会,而这种特征对于打破传统道德话语垄断起到了重大作用。在网络社会,个体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提升,与之相伴的必然是表达欲望的泛滥和道德标准的多样化。青少年的网络伦理(或媒介素养问题)不只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雳从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出发,分析了青少年使用移动媒介的五大心理动机:现实回避、信息获取、刺激寻求、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呈现,其中人际交往动机最为显著。他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可能使青少年变得更加焦虑和抑郁,或将使个体在其他任务上分心。同时,他认为,如使用手机的方式得当,可能会让个体觉得更幸福,提高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促进青少年与他人的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追溯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背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就是青少年重新获得(收回)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主体性并发展有效地行使权利的能力的过程。她认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赋权”,以此拥有和分享知识、工具以及技术,以改变他们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赋权的关键在于帮助青少年建立批判自主权。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而是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在建立儿童青少年自主性的基础上,通过增强其传播能力而能参与协商、重建家庭和社会文化空间。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从性别维度分析了利用新媒体为女青少年赋能增权的可能性。她认为,媒介素养的提升为女性青少年提供了缩小信息鸿沟、凸显多元表达、拓展审美空间、延展公共空间、调整性别权力的多种可能性,为此女性青少年应当从提升媒体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和提升形象塑造能力四个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担当的角色不可小觑,它与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强调,家庭是孩子接触媒介的首要场所,提升孩子的媒介素养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可以说是天职所在。他认为,互联网的应用为家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承担主体责任。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父母更应该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提升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

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小媛认为,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青少年,在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将媒介素养列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源头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她认为,父母媒介素养的培育提升,是确保青少年媒介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必须环节和基础保障,要引导鼓励家长积极进行网络媒介知识的自我学习、媒介能力的自我培养和媒介品质的自我修养,与孩子们更多交流沟通,共同在网络参与中完成对网络的认知、对信息的判断、对道德的提升。

青少年网络素养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最为关切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方增泉分享了一项关于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实证分析。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55分(满分5分),总体得分不高,处于及格线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自我信息控制的平均得分最高(3.64),网络印象管理的平均得分最低(3.31)。他认为,“赋权”和“赋能”是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核心理念,建议从实施青少年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个人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生态系统等方面着力,为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做出努力。

(袁媛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讲师,宋燕飞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