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5月1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知道 亚洲文明对话:构筑互鉴新平台 擘画和平新愿景 东方写意  美人之美  妇女: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洲文明对话:构筑互鉴新平台 擘画和平新愿景

专题阐释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诞生了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等,这些文明之间的交往与互动自远古至今延绵不断。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应促进亚洲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即将于2019年5月15日开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对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女学周刊》本期聚焦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阐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呈现妇女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贡献。

《为世界文明对话议程注入新动力》一文将亚洲文明对话放置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进程中考察,认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向世界表达了中国践行多元、平等、包容的文明相处原则,坚持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对抗的立场与决心,表明中国是抵制极端主义、民粹主义和文明冲突的积极力量。树立对话而非对抗的亚洲文明交流典范,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妇女: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一文认为,亚洲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各个领域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性别平等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逐步成为共享价值,妇女的友好交往故事,正在谱写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华章。

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历史发展相伴而生,与各个国家、民族的进步如影随形,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必由之路。让我们借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之机,从亚洲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探索交流互鉴的发展路径,展望和谐共融的美好愿景。

专家视点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表达了中国践行多元、平等、包容的文明相处原则,坚持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对抗的立场与决心。在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力量上升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旗帜鲜明地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倡导多元、平等、包容、互尊互鉴的文明观,是抵制极端主义、民粹主义和文明冲突的积极力量。

为世界文明对话议程注入新动力

■ 李东燕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即将在中国举行,这对于中国、亚洲及世界而言都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活动,是中国的一次国际盛会,也是亚洲国家的盛会,是亚洲国家璀璨文明的一次展示与交流。从全球层面看,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世界文明对话议程注入了新的动力,是中国和亚洲国家对世界文明对话进程的重要贡献。

凝聚亚洲国家共识,促进亚洲国家共同发展

亚洲国家拥有古老而多彩的文明,包括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亚洲各国除在地域上的彼此相连相邻之外,在种族、宗教、文化等方面也具有更多的联系与交叉。在历史的长河中,亚洲文明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用地域疆界划分。亚洲文明也是多彩、多元的,无论国家大小,不同文明在亚洲和世界都有自己的地位,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西方文明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如今,亚洲国家在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地位日益重要,包括经济快速发展的东盟国家,影响力举足轻重的新兴经济体大国——中国和印度,以及20国集团中的日、韩等。随着亚洲国家经济与政治影响力的上升,也更有必要向全球展示亚洲文明之底蕴、弘扬亚洲文明之精华、提升亚洲文明之价值。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则为亚洲文明的全球展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文明对话也是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和谐、合作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地区国家一样,许多亚洲国家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文化国家。在相互交流、融合、共存的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仇恨、冲突乃至战争始终存在。在一些国家,不同种族和教派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相互针对的恐怖活动频繁发生。跨国界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也一直是国家间关系紧张的一个诱因,极端、狭隘、对立的文明观是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暴力行为滋生的温床。2019年4月发生在斯里兰的教堂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就与宗教极端恐怖组织相关。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与尊重,以达到消解仇恨与对抗、构建和谐的文明间关系与国家间关系的目的。

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举行,立足于亚洲,覆盖亚洲所有国家,对增进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尊互鉴,对凝聚亚洲国家共识,推动亚洲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共创亚洲美好未来,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是世界文明对话的积极支持者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为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做出了不懈努力。“文明对话”是联合国的一项正式议程,是消除冲突根源、凝聚人类共识、促进会员国践行联合国宗旨与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途径。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年”的决议,决议确立2001年为“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年”。新千年以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及其行动纲领》,以及《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等重要文件,提出了文化对话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005年联合国还建立起“文明联盟”,举行了一系列全球论坛,鼓励各国政府和社会成员参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联合国的文明对话议程强调《联合国宪章》所承载的宗旨与原则,以及包容、公平、平等、公正和容忍的人类交往原则,强调通过文明对话增进相互谅解和尊重,在彼此丰富的同时寻找不同文明的共同点,以增进共识,应对共同的挑战和威胁,为维护和平与保障人类的基本权利做出贡献。

中国是世界文明对话的积极支持者,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多次强调中国对世界文明对话的支持。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重要演讲,再次阐述了中国“多元、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和对世界文明对话的支持。中国鲜明地拒绝文明对抗、文明冲突,强调推动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让文明交流与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推动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再次为世界文明对话议程注入了新的动力,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文明对话议程的支持和贡献。

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团结合作

从今天看,极端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和“文明冲突论”仍在全球上升,是加剧不同文明、不同国家间关系紧张的负面力量。互联网时代也为狭隘、对抗性文明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这使以促进相互尊重、包容、和谐为目的的文明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在移民、难民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今天,无论是多民族国家还是单一民族国家,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促进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都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的崛起引起传统大国和周边国家的担忧,在国际格局动荡不稳的转折时期,“文明冲突论”与“中国威胁论”结合,加剧了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对抗性,是极具危害性、危险性的倾向。正如2018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不同文明联盟全球论坛致辞上提到,不同文明联盟对话对和平、安全、可持续发展来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相关。

中国不仅是当今世界一支崛起的新兴经济力量,也是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团结合作的和平力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文化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天主教及不同民间宗教信仰共存,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特征,并积累了不同文明在同一国家内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中国经验。在世界格局动荡,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力量上升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旗帜鲜明地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倡导多元、平等、包容、互尊互鉴的文明观,成为抵制极端主义、民粹主义和“文明冲突论”的积极力量。

亚洲文明对话的开展,向世界表达了中国践行多元、平等、包容文明相处原则,坚持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对抗的立场与决心。亚洲文明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部分,树立对话而非对抗的亚洲文明交流典范,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女学热点

阅读提示

女性不仅是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使者,推动亚洲文明进步、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丰硕成果的享有者和受益者。在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性别平等正在成为亚洲各国的共享价值,并逐步融入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之中。

妇女: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 李英桃 张瀚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亚洲是一个辽阔而绚丽多彩的区域,拥有世界上约60%的人口,是世界所有主要宗教的发祥地,承载着世界上最古老伟大的文明传统。在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基督教文明圈、伊斯兰教文明圈和儒家文明圈中,亚洲占据了两席。亚洲的主体,除了东亚儒家文明圈、伊斯兰文明为主的中亚和南亚,还包括与佛教文明有紧密关系的南亚。20世纪以来,亚洲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的大洲。亚洲各国在历史、文化与制度等各个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多种个性彼此启发、相互促进,使亚洲文明兼容并蓄、丰富多元。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在国际讲坛上全面深刻地阐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主张,倡导摒弃零和博弈,迈向双赢共胜,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以此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主张: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该主张同样适用于亚洲众多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即将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所体现的正是这一主张的精神实质。

妇女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文明交流互鉴,首先是人的交流互鉴。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中,亚洲妇女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她们是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当之无愧的使者。

以中国为例,历代女性不乏以独特方式“敦睦外交”的先例;在经济领域,女性在男耕女织的社会背景下,主要通过参与丝绸、瓷器等行业的生产为文明交流做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为代表的中国妇女组织在妇女参与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着领导作用。

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交通工具、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妇女地位逐步提高,亚洲妇女参与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范围也逐步拓展到各个领域。亚洲妇女相互学习、交流借鉴,使各国的优秀成果、成功经验与最佳实践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妇女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的桥梁,并正在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亚洲妇女的友好交往故事,正在谱写着亚洲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的美好华章。

妇女是推动亚洲文明进步、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亚洲文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此同时,亚洲妇女因国家历史境遇的相似性而具有了许多共性。人类步入近代社会以后,亚洲国家陆续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沦为外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亚洲妇女继而与本国男子一起加入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行列中,并持续为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斗争。

在这一奋斗历程中,妇女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担当的使者角色一直在发挥作用。她们相互交流、彼此鼓励的生动故事至今依然感人至深。例如,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解放的先驱秋瑾在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就曾受到日本妇女“女权”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北京就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盛会——亚洲妇女代表会议。这是一次“象征了亚洲妇女和世界妇女大团结的亚洲代表会议”。邓颖超所做报告《亚洲妇女为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与世界和平而斗争》的主题正反映出亚洲妇女为亚洲文明进步与和平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亚洲各国的国内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妇女有机会参与到更广泛的国际交往与合作中,作为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使者,为亚洲文明进步与和平发展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20世纪的亚洲,在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的亚洲这条道路上前进了很大一步。”有学者认为,20世纪亚洲文明发展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大发展,二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文化为特征的文明发展。该学者预测“国际合作的新文明”可能是21世纪文明的新特点。站在21世纪时空维度上讨论亚洲文明,笔者认为可以再加上一点,那就是:妇女作为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使者,成为推动亚洲文明进步、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性别平等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正逐步成为共享价值

人类发展的不平等是人类进步的巨大挑战。妇女和女童面临的不利条件是不平等产生的主要根源,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但时至今日,世界上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现性别平等。

在致力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历史进程中,亚洲国家也开启了妇女解放运动,中国和印度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确认了男女平等原则。作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承办国,中国为制定全球性别平等蓝图《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将使社会更加包容和更有活力,并号召全世界“携手努力,加速行动,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印度近年来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千年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纲领性文件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回应与支持。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亚洲国家正在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加入到国际承诺中来。北京世妇会召开近25年以来,尽管发展缓慢而不均衡,但亚洲各国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状况已经得到普遍改善。在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性别平等已成为一个十分耀眼的焦点。例如,2018年4月10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女性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成功举行,论坛主题是“她力量:共建共享美好世界”。与会嘉宾围绕“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女性如何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她力量”的优势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等等。

在此过程中,性别平等正在成为亚洲各国的共享价值,并逐步融入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之中,妇女不仅是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使者,推动亚洲文明进步、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成为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丰硕成果的享有者和受益者。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