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崇义街道蔡家坡社区的年轻人。
五月与青春总是紧密相连。在五四青年节踏着春的脚步即将到来的时候,本版特别编辑了青年专版——“中国社区建设召唤‘青春力量’”,与辛勤工作在祖国各地社区的青年朋友一起共享节日。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日益临近,中国社区的未来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党对社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民对社区生活有了新期待……由于有青年的加入,人们信心倍增——新要求可以完成,新期待可以实现;由于有青年的加入,中国社区让人耳目一新——她越来越年轻了、越来越有活力了,越来越智慧了。
为此,本报上海记者站、重庆记者站、河南记者站的记者深入社区里弄,或描摹群体,或追踪个例……探寻社区青年工作者的足迹,挖掘社区青年工作者的故事,反映社区青年工作者的心声……
一个专版的容量是有限的,却能代表和传达社区青年身上彰显的正能量。 由此,社区青年将成为本版的常驻嘉宾,社区青年话题也将成为本版长期关注的焦点。
我们相信,青年在社区工作中所演绎出的精彩故事,一定会使我们的版面越来越好看。
重庆:老社区里来了年轻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许真学 文/摄
■ 王祥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社区工作者似乎都是慈祥老者,他们戴着红袖标,对社区里里外外有着“马大姐”一样的熟悉。但你要说一位本在杭州工作,衣着光鲜靓丽、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的年轻女孩也会一头扎进社区,还一干就是五六年,或许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但曹兴燕和她的同事们打破了人们这一固有认识。
让青春在社区平台潇洒走一回
主修平面设计的曹兴燕在杭州读完大学后,跟着父母留在了杭州工作。2014年,她回到了家乡重庆。由于性格开朗、爱与人打交道,在同事的鼓动下,曹兴燕调整职业规划——选择了社区工作,成为重庆市涪陵区崇义街道蔡家坡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
据曹兴燕的同事吴丹介绍,刚来时,曹兴燕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姑娘,穿着高跟鞋,很爱美;但正式进入工作角色之后,吴丹再也没看到过她穿高跟鞋,全是平底鞋或球鞋。正式上岗那天,曹兴燕就跟着同事爬坡上坎,跑完了辖区所有地界,走完了辖区每一条背街小巷。
刚工作不久,一次有居民电话咨询廉租房的相关政策。由于对政策了解不够,曹兴燕没能妥善回答这位居民的提问,恼火的居民居然在电话里动了粗口。委屈的曹兴燕哭了,而领导告诉她,社区工作是个窗口,是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群众的,如果自己不把政策吃透,那就无法服务好居民。经过领导的开导,曹兴燕努力学习、抓紧适应,在以后的工作里,她没有失误过一次,其所负责的工作,也在街道考核中年年都位列前三。现在,曹兴燕已经是蔡家坡社区副主任了。
用学识开启社区管理新思路
在蔡家坡社区,许多年轻人都在外务工,这就导致一些孩子下午放学后没人辅导家庭作业。针对这种现象,年轻的社区团委书记罗明杨行动起来,她带头组建了社区4点半课堂,把没人辅导作业的孩子组织到一起,既辅导孩子们的家庭作业,也教孩子们手工,更给孩子们讲科普知识。
为了更好激励孩子们完成作业,罗明杨还采取了记分模式,只要孩子们认真完成作业,就会被记上一颗星,一旦星星数量累积到20颗,孩子们就可以凭借星星去兑换玩具。罗明杨与时俱进的培养和教育方法,让孩子们跟上了时代步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林娟是蔡家坡社区消防安全专干,由于蔡家坡社区是老城区,很多消防设施不完善,而居民也不愿意自己出钱购买消防设施。一边是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边是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两难之下,林娟等人创新工作方法,组建了社区微信消防站,通过微信的方式把居民们组织起来,他们每周都派一名社区干部在微信群里为居民讲解日常家庭消防知识。
用“年轻”赋予社区更多活力
蔡家坡社区的“老”不仅体现在年龄上——1985年建立,更体现在居民的年龄上——老人居多。“双老”之下,如何让社区焕发新活力,成为摆在曹兴燕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对此,曹兴燕和她的同事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卫生筑基,文化赋能。
虽说社区背街小巷多,但走进蔡家坡社区,你看不见白色垃圾,也瞧不见满地的烟头,路面干净整洁得完全让人忘记这是一个老旧社区。除了卫生筑基,蔡家坡社区还进行了文化赋能。在蔡家坡社区,你走进每一条背街小巷,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文化墙,文化墙的内容既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文明礼仪,更有涉及日常生活的各类安全提示。奇思妙想的是,这些内容都以漫画的形式呈现,不用说这是来自社区年轻人的创意。
2018年,涪陵区开展“双创”活动(创文创卫)。当时,蔡家坡社区在整治“牛皮癣”时遇到一个难题,许多防盗门上都贴满了牛皮癣,而清除牛皮癣之后,留下的不干胶又让社区工作人员头疼不已。还是社区的年轻人有办法,他们在网上找到了一种喷雾制剂,终于让“牛皮癣”没了踪迹。蔡家坡社区李主任表示,年轻就是好,会上网,问题迎刃而解,原来清理一栋楼的牛皮癣需要五六天,现在半天就解决了。
为政之要,首先在人。李主任表示,曹兴燕、罗明杨、林娟这一批年轻人加入社区之后,社区活动的参与人数开始呈现逐次递增趋势,而且在她们的组织下,几乎每次活动形式都不重样,为社区注入了活力。蔡家坡社区的一名“60后”表示,在年轻人的带动下,他们这些老同志都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整个团队的活力更强了。
河南:干小事情 做贴心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苏建军
日前,记者在河南郑州人民路街道社区采访时看到,这里的社区青年团队朝气蓬勃,他们从事着平凡普通的工作,也体会着身在社区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范青:初到社区,累并快乐着
30出头的范青,2017年从郑州金水区司法局来到人民路街道社区工作,现在是街道妇联主席。她的工作方法是将重心下沉、力量下移,把妇女工作和各项分管工作有机结合,为社区妇女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担任妇联主席后,范青感觉到肩上重任的分量,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在街道顺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初期,她为社区妇女儿童打造了“儿童的幸福乐园,妇女的温暖之家”。
在日常工作里,范青和她的青年同事们开展的社区活动细致入微,他们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妈妈”“好闺女”评选表彰大会;开展了“对你说出我的爱”母亲节主题活动;他们开展的妇女工作志愿者活动,引导父母用智慧的眼光认识孩子,用智慧的方式走进孩子,为家长们打开了家庭教育的新世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工作中,范青很注重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依托普法讲师团,她主持举办大讲堂100多场,辐射群众2万多人,将法律送到千家万户。她还利用三八维权周、“11.25”反家庭暴力日、“12.4”宪法宣传日等节点,搭建妇女维权平台,增强社区妇女自身的维权能力。
一年多的社区基层工作,她累,但踏实、快乐。她说,社区工作虽平淡普通,但同样也使命光荣。
韦艳可:社区无小事,做个贴心人
同是年轻人的韦艳可,是范青的同事,她是社区志愿者,也是社区党支部书记。韦艳可继承了社区老干部们的优秀品质,热心、细心、耐心,以一颗年轻的心,始终把社区居民的冷暖挂在心上,事必躬亲,对每个楼院、每户居民的情况熟记于心,哪些居民有特殊困难,哪些居民急需帮助,都写在她的本上、也记在她的心里。
社区居民闪炳义因患癌症造成家庭困难,韦艳可把他作为社区重点照顾对象帮扶。空巢老人靳奶奶、残疾党员罗宏斌、困难群众罗大军、低保户朱媛媛等特殊群体家中,也经常出现韦艳可和志愿者们的身影。韦艳可常说,我的责任就是帮群众办实事,如果办不好我心里不踏实。
社区工作无小事。韦艳可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让社区更加亲民、和谐。一度社区有的楼院存在垃圾外溢、垃圾漫天飞的问题。韦艳可白天带领志愿者进入楼院打扫、清理,晚上她一一拜访居民,倡导大家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在她表率作用的引领下,居民们都能够自觉地维护社区环境,楼院的卫生环境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在开展“路长制”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韦艳可发挥青年人特有的创造精神,因地制宜,采取一路一主题的规划思路,在污迹斑斑的电线杆上手绘出可爱的卡通图案,一夜之间,原本面目可憎的电线杆成了网红线杆。不仅如此,社区街道的墙壁上也被精心手绘出可以勾起老郑州回忆的一幅幅精美画作,一时间,社区里处处充满了文化气息,社区变得有生机、有活力。
“社区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之中,我要做百姓的贴心人。”这是韦艳可经常说的一句话。为了让社区“活”起来,她以离退休老党员为主体,组建了多支文艺团体,每周轮流在社区排演,在每年的三八节、五一劳动节、元旦等节日,举办“情暖平安幸福社区”“和谐邻里节”等文化活动,使社区居民们乐在其中。
看着社区一天天在变好,范青、韦艳可和社区里的年轻人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他们说,要让社区变得更有朝气、更加美丽。
上海:年轻人“甘为社区尽薄力”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丁秀伟
■ 朱丽叶
社区,给人原本的印象是“居委会大妈”“鸡毛蒜皮”……如今,具有高学历年轻人的到来,为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给新时期的社区管理带来了青春、热情和活力;为社区工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
学习再学习 让青春闪光
“社区工作服务忙,赤诚似火满胸膛。甘为社区尽薄力,带动满满正能量。”这是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七村社区居委会妇联主席张楠创作的“社区工作诗歌”。
2016年8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楠来到梅陇七村社区工作。“我怕自己胜任不了社区工作,每天观察周围的人怎么做,思考周围的人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总结、研究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张楠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工作四个月后她就被领导安排接任文教条线,凭借今日事今日毕的自我加压,张楠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梅七社区文化工作成了街道拔尖观摩点。
“2018年5月,我荣获凌云街道社区工会劳动美凌云情职工摄影展一等奖; 2018年暑期,我参与的青少年工作得到领导认可,被授予徐汇区暑期工作优秀志愿者;2018年8月,我被推选为梅陇七村妇联主席。就这样,一路走来,梅陇七村妇联成为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张楠说。
成就和荣誉并没有让张楠忘记社区工作的初心。在张楠看来,年轻人进入社区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虚心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创新和提高工作水平与目标。“社区工作没有小事,得到居民的尊重与理解,信任与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张楠说。
实践得真知 争当“主力军”
“85后”的周溦泠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办事处工作了5年。“5年时间,我了解了群众对于社区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也体会到了‘社区’这个词所蕴含的服务、成长、温情和希望的内涵。在这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收获群众的理解和感谢,都会让我觉得,看似普通的社区工作,也有着充满温情的职业获得感。”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引导大家从“要我分”变成“我要分”,成了周溦泠的必修课。周溦泠告诉记者,如今,田林街道的好几个小区都实现了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更加干净的生活环境,让居民们发自内心地接受了这个“社区环保新时尚”。
顾艳是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的妇联干部,也是一位社区青年。为了让社区的儿童能够过一个开心的六一儿童节,2018年6月1日,顾艳和同事们联合创意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大型义卖活动。“活动吸引了很多爱心居民参与,孩子们捐赠了自己的画作,大人们出钱为孩子买一份爱心,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益课。”
在顾艳看来,社区工作是社区的窗口,对外面向的是社会,对内面向的是社区居民,搞好社区工作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作为年轻人,其优势不仅在于精力和体力上,更在于有创新精神,在充分发挥年龄优势的同时,真正为社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成为社区工作的主力军。
增添的是活力 获得的是点赞
“社区年轻人的到来,带来了很多新的想法,社区活动不断翻新,很多以前不愿意出门的老人们,现在把社区的活动室当成了公共会客厅。年轻人教我们用手机、用电脑,不厌其烦地听我们唠唠叨叨,觉得像自家的小囡一样。真的要为社区的青年人点赞!”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七村社区的徐阿姨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社区工作,将社区带动得活力十足。
同样来自梅陇七村社区的沈伯伯认为,社区原本给人的印象都是“大叔大妈当家”,社区年轻人的到来,改变了原来的社区“老龄化”形象。“社区是接近最基层群众的平台,也最能了解人民的心声,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到社区,更好地服务群众。”沈伯伯说。
“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社区工作,由衷地感到开心。他们学历高、素质高、有激情,能够扎根社区基层建设已经很不容易。”退休的老居委干部魏老师说,希望社区的年轻人能吃得起苦,遇到难题不退缩,能学到更多的工作方法,让新时代的社区工作更上一层楼。
致敬青年
■ 周明顺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在这个专属青年的节日里,我们谨向中国青年致敬!作为《中国妇女报·社区版》的编辑,我们特别向辛勤劳作在社区岗位上的青年致敬!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中国社会最活跃的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离不开青年的创造与奉献,青年的进步和成长也需要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供的机遇与挑战。放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青年正越来越挑起历史的重担——在祖国的航天领域、量子信息领域、深海探测领域;在脱贫攻坚战中,在志愿服务队伍中,在各类新兴群体中;无论是网络空间、虚拟社会,还是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群体……走到哪里,你都会发现青年戮力、创造、拼搏的身影。在迈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青年正助力中国腾飞。
当我们如数家珍地盘点青年异常活跃的各个领域的时候,奉献在社区里的青年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很难说哪里是起点,犹如“润物细无声”一般的好雨,社区青年开始从某一“社会细胞”里萌发并快速播撒开来,犹雨后春笋,又如星火燎原般地在中国城乡社区集结、集结,迅速成为主导中国“社会细胞”进步、发展的生力军。社区青年群体的产生、壮大,彻底改变了“社会细胞”的人员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结构在重置,同时,工作方式也在变革,由于青年力量的注入,有的社区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资源,宣传政策法规、化解难题纠纷、倾听民意民情;有的社区用“互联网+”战略重构社区管理体系,创造出“e管家”APP管理板块;有的社区则打造出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平台……青年们正用他们的学识、韬略和情感在中国大地上托起一个个智慧社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区的进步有目共睹,老旧社区的面貌得到有效改善,积累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新建社区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上都有了高标准的制度安排,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在社区层面上不断兑现。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社区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为居民生活提供更优质、更方便、更全面的服务还有待加强;科学、合理、灵活、自治的社区建设模式亟须完善……差距就是挑战,不足就是空间,能够消灭差距、填补不足者就是社区建设的有为青年!国家期待着这样的有为青年出现,居民期待着这样的有为青年出现!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了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告诫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社区是社会的构成细胞,是基层中的基层,青年投身于社区工作,直接服务于百姓,可谓脚已经踏在了实地上,只要青年朋友们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建设好社区、服务好居民的实际有效地统一起来,在青年一代的努力下,中国社区会进步,中国青年亦会有大的发展。社区工作虽小,但积跬步可致千里,青年当记,社区是锻炼自己、造就自己、提升自己的好地方。期待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中国社区的建设中来!
建功社区,助力社会进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完成让祖国强起来的历史使命!可以想见,中国城乡社区都强起来之时,就是伟大中国强起来、伟大中国梦实现之日,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身城乡社区的新时代青年,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长征,让我们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气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创造和迎接中国社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