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铎印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4月10日南方网)
“大数据杀熟”是指网络商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类处理商家自身积累的或第三方的用户信息,通过分析,对其中使用次数较多的客户实行隐蔽式抬价,商家可以借机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差别化价格策略。一件商品卖给老客户的价格可能比卖给新客户的价格高出几元、几十元甚至几百元,这种杀熟策略利用人们对已知商家的信赖抬价,形成一种低价吸引新客户,高价“回馈”老客户的定价“怪圈”。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明码标价或是线下讨价还价式的消费方式,它对应的是价格的确定性和消费者对于定价的部分参与权。但在OTA时代,这一切都不再一样。大数据分析、数据传输、搜索缓存等,在强化价格动态变化幅度乃至增加随机性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失去了对价格确定性的参照和把握。这种背景下,“大数据杀熟”概念,正好满足了人们对于一套多变而复杂的动态定价体系可能隐藏猫腻的想象空间。“大数据杀熟”到底该如何定性,目前还面临许多争议。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大数据杀熟判断标准,明确界定大数据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让监管有法可依。
“大数据杀熟”已成为制约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一些电商平台背离基本的商业伦理和企业价值,违反诚信经营的原则,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此,针对电商行业存在的“大数据杀熟”、消费陷阱、霸王条款、恶意搭售等乱象,相关部门必须持“零容忍”态度,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对涉嫌欺诈的要依法惩处,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良商家不敢为、不能为,遏制“大数据杀熟”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