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4月1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看点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眼泪就是最好的褒奖 《唱娅王》:一部壮族先民的民族史诗 2019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启动 《姐姐》 《花见花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娅王》,以倒叙手法追忆了壮族远古部落首领娅王带领先人披荆斩棘走出蛮荒之地,寻觅富庶丰饶之所,建设美好家园的动人故事。

《唱娅王》:一部壮族先民的民族史诗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莫兰 文/摄

“谁开天辟地?创世女神娅王。

谁带来五谷丰登?稻谷女神娅王;

是谁让我们人兴丁旺?生育女神娅王。

娅王啊娅王,我们怀念的祖母之王,

娅王啊娅王,功德与日月同光。

年年祭祀,年年颂唱,

娅王功德,永记心上。”

在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前夕,由中共西林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承办的《唱娅王》于近日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大礼堂上演,这部壮族先民的创世史诗为首都各界群众捧上了一道别具浓郁壮族风情的文化大餐。

《天地同祭》《走出蛮荒》《稻谷飘香》《生命之泉》《归属大汉》《追梦永恒》……由六个篇章组成的《唱娅王》,以倒叙手法切入,追忆壮族远古部落首领娅王带领先人披荆斩棘走出蛮荒之地,寻觅富庶丰饶之所,建设美好家园的丰功伟绩,讲述了句町女王传承娅王的精神血脉,率领部落人民齐心归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使壮民族得以延绵不息、永续发展的动人故事。古朴厚重的音乐风格、生动鲜明的艺术造型、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细腻丰沛的情感刻画,一一将壮族先民的辉煌创世、骆越巫教的神秘密码、骆越故地的奇异爱恋、稻作文明的伟大养育、南疆古国的归属大汉等情节再现。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唱娅王》巧妙地穿插着诸多壮族文化符号:以五色丝线绣出人物、鸟兽、花卉的精美服饰,长达十多米的绚丽壮锦,工艺繁复、既是爱情信物又是吉祥物的玲珑绣球,象征生命孕育与繁衍并兼具祈福、求吉以及审美功能的背带,从劳动动作中演化而来的多姿多彩舞蹈……短短两个小时内,一幅鲜活百态的壮族生活画卷徐徐铺展,为观众揭开了古老的壮族文化神秘的面纱。

《唱娅王》中所展现的女性力量也令观众惊叹。由始至终,女性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她们引领族人从蛮荒走向文明,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战乱走向和平,显示出非凡的视野、胸襟、格局和能力,从中可以窥见壮族源远流传的“娅王文化”的精神内核。这部民族音乐舞蹈诗,也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依托古老悠远的“娅王文化”倾心打造的。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唱娅王》的素材源于骆越文化重要遗产——唱娅王民俗,根据《娅王唱经》记载和专家考证,娅王是古骆越人的创世女神、巫教祖神、生育女神和稻作女神,后来历代的骆越女王都以她‘转世’的形式取得王权神授的地位。”

“骆越”是壮族的古称,又称“百越”或“西瓯”,分布在广东到广西及贵州、云南一带,商周时期就与北方民族有交往。秦始皇统一北方后,大举南征,举五十万兵将,兵分五路进攻越地,越地被并入秦王朝版图。随后,秦朝派了大量的北方汉人进入越地,鼓励汉人与越人贸易、通婚。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壮族姓氏、生产方式、生活习性到宗教信仰等等,无不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化趋势愈加明显,许多传统的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渐渐地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消失。幸运的是,至今仍有少量比较完整的具有壮族文化鲜明特征的民间习俗得以流传,“娅王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广西最具有壮族传统特色的古老文化——“句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壮语中,“娅”即祖母之意,“王”就是帝王(女帝王)。娅王是壮族民间传说中一位创造万物的女神,也是壮族先民勤劳、善良和智慧的化身,是壮族妇女最崇拜的一位女英雄。关于娅王的传说以及民间娅王祭祀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远古时代就已产生,据推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传入句町故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相关研究认为,“娅王文化”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由于古句町人民无本民族文字,在教育子女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都没有具体的文字形式记载,所以祭祀长诗《娅王女神》全靠传承念唱下来,内容主要涉及妇女的生产、生活、生育等,具有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特征,所以极具历史意义和民间文学艺术研究价值。其二,“娅王”被认同是壮族妇女美好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之一,象征壮族妇女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具有特殊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其三,“唱娅王”以句町壮语诗歌的形式来表现,押韵顺口,抑扬顿挫,通俗流畅,节奏感强,运用多种悠扬婉转、凄楚动人的曲调进行吟唱,极具艺术价值。后来大量流行的山歌曲调,有许多便是从这些曲调中派生出来。

而今天,由于种种原因,曾在骆越故地广泛流传的“娅王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西林县委书记冉光富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但是,它在骆越文化的重要分支西林‘句町文化’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成为骆越文化的活化石,是广西最具壮族传统特色的古老文化之一。”

冉光富表示,“随着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为此,西林县对‘娅王’民俗进行了挖掘、加工、整理、提炼。2014年,西林‘唱娅王’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初,在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专家提议和具体指导下,西林县创作了《唱娅王》。2017年11月,该剧被自治区宣传部确定为广西2018年度文化精品扶持项目。”

越是民族的,越是独特的,就越有蓬勃的生命力。《唱娅王》自上演以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恢宏、神秘,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场面,令许多观众震撼,而不同文化的碰撞也让人们对壮族优秀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小时候,我就常常听爷爷奶奶说起民间的颂唱娅王祭祀活动。娅王是一位了不起的女王,今晚在舞台上,我要好好表现,演好她。”从娅王的扮演者西林县民族高中的高二学生王治平这番朴实的话语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民族文化的延绵不息,也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