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吉川淳子(右二)在向参观者讲解(3月7日摄)。
▲吉川淳子在展示她收藏的报道慰安妇的报纸(3月7日摄)。
“展厅中央灯光照亮的是写有‘遇难者30万’字样的纪念装置,凸显对死难者的缅怀;这是幸存者的照片墙,左右排列的是已经离世的幸存者的黑白照片……”61岁的吉川淳子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序厅,一口流利的中文像是唤醒历史的钥匙。
出生于日本大阪的吉川淳子,因小学六年级时组装的一台收音机与汉语结缘。晚上十点后电波里传来的中文让她学会了“谢谢”“你好”。因为对中文的兴趣,大学期间她参加了学校的汉语课。
1978年和1997年,吉川淳子两次来到中国,去过武汉二七纪念馆,参观过马王堆,看到过白帝城。2009年,吉川淳子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就读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她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医。
完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与硕士课程后,吉川淳子来到南京。“我是去年7月来到南京,在网上看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者招募信息后报了名。”精通中文、在日本主修过近代史,吉川淳子在纪念馆主要从事史料翻译工作,偶尔也“兼职”讲解。“我想做中日两国的桥梁,以一个普通日本民众的身份,向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讲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吉川淳子说。
生性开朗的吉川淳子喜欢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她说在中国就像是回到了家。买菜、闲聊、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吉川淳子已完全融入南京的生活。如今,吉川淳子还在南京找到了爱情。“我要一辈子留在中国。”她说。
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