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云
周末在网上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个3岁半的小男孩挥着炒勺炒出一盘盘的菜,然后坐在桌旁香香地享受自己的厨艺成果。视频里说,这个男孩一岁半就对做饭感兴趣,妈妈发现后顺势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尝试,还带他上菜场挑食材,甚至跟他一起种菜种花,小男孩的动手能力被充分挖掘,于是3岁半就能进厨房“掌勺”了。不仅如此,小男孩的自理能力也超强,自己穿衣穿袜,还能冲奶粉。
这个视频,让我不由得想起儿子从小到大,我在教他做饭这件事上付出的种种努力。儿子和普通男孩一样,既没有视频里那个小“厨神”的做饭天赋,也没有做饭兴趣,当年想让他学会做饭,只是我的一厢情愿。那时,在婚姻里受够男人不会做饭亦不爱做饭之苦,离婚后带着孩子独自生活也麻烦多多,因而希望儿子早早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包括做饭能力。
抱着这点私心,从儿子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我就向他游说学会做饭的好处。儿子从小到大都挑食,有一大堆不吃的东西,时常抱怨学校的饭菜难吃,我的游说就从他的挑食开始,试图激发他学做饭的动力:“你看你这么挑食,要是学会做饭,就可以想吃什么做什么,否则别人做的你不爱吃,那多难受呀!”不过这种激发最初并无效果,他回答:“我吃你做的呀,还可以上饭店吃。”于是我只能引导他向前看:“你总有一天要离开妈妈,那时谁给你做吃呀?万一你出国留学,也不可能天天上饭店吃。”
此类对话虽然在吃饭时经常进行,但效果甚微。有一天,儿子又抱怨学校的西红柿炒鸡蛋太稀了,鸡蛋只有一点点,我趁机说,西红柿炒鸡蛋最容易做,你可以试试,想放多少鸡蛋都行。这回他终于被我成功激发,从冰箱拿了几个鸡蛋开始打,我帮他切了西红柿,一番指导之后,一盘西红柿炒鸡蛋顺利出锅。
初尝战果,儿子很有些得意,之后又学会了煮速冻饺子,可惜战果并未扩大,他自此停滞不前。直到高一那年的母亲节,老师要求他们给妈妈做一顿饭,儿子回家信心满满地说,这可难不住我。那天,除了西红柿炒鸡蛋,他还做了一个炒扁豆。我告诉他,炒扁豆要一次性把水加足,中间不能开锅盖,这样炒出的扁豆才能绿绿的,他果然成功。
吃着他做的母亲节爱心餐,我对他大加鼓励:“你看,做菜不难吧?你很有潜力。”可是,他虽然很受用,却并无提高厨艺的想法,借口学业忙,依然只吃不做。高中毕业那年暑假,我又提出教他做菜,他竟然一口拒绝:“反正要上大学了,吃食堂,学了也没用。”
我当时那个心塞呀,以为这辈子让他学会做饭的愿望将要落空,殊不知,有人竟会接力替我完成。那个人就是我的儿媳妇,儿媳妇工作出色,却不善厨艺,婚后对儿子各种激励加赞美,还不时查菜谱,出创意,不出一年,就把儿子培养成了厨房里的主力。去年小两口出了国,儿媳妇在家庭微信群里说儿子厨艺大长,还晒出一桌饭菜图片,言语间满满的幸福感。
这让我终于有了一种心愿得偿的满足。想来我虽然没能亲手将儿子培育成一个会做饭的男人,但多年的苦心孤诣,还是在儿子心中撒下了一颗会做饭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俨然已经开出了幸福的小花朵。
从前曾戏言要为未来的儿媳妇培养一个好丈夫,不料竟一语成真。现在如我儿媳妇一样的女孩,早已抛弃了女人要进得厨房的传统观念,男人会做饭在她们看来不仅暖心,还是有责任心的表现,甚至还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因为乐于对家人付出、能在厨房里认真专注的男人,在事业上也会更踏实负责,所以她们更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会做饭的男人。那个3岁半小“厨神”视频的最后,一堆围观的粉丝纷纷表达结亲愿望,大概体现的也是会做饭的男人受追捧的时代趋势吧。
看来一不留神,就赶上了时代潮流,就算没能从小将儿子培养成“厨神”,但埋下一颗会做饭的种子,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