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教育,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供给、智力支持,一头连着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命运、每一个家庭的未来。面对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培育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五育并举,德育第一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宜州小学教师支艳茹表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
作为教育工作者,支艳茹代表深切感受到,“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求学、就业压力大,重智轻德现象依然严峻,家长对子女智力的培育远远超过对德育的培养,智力投资远远超过对子女德育方面的投入。”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有同样的感受:“我们常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德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迫切性由此可见一斑。”
特别是走进新时代,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刘发英代表认为,学生五育并举,德育第一,“它就好比一个数字前面的‘1’,只有这个‘1’存在了,后面的‘0’才有意义。”
“三位一体”让德育真正影响学生心灵
那么,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加强德育工作呢?
刘发英代表建议,一是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二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和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三是注重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位一体”,同心同向,协同育人,让德育真正影响学生心灵。
“要实现立德树人,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必须人人树立表率意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支艳茹代表建议,学校德育工作也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彻底改变假大空的做法,寻求生活化、儿童化、趣味化、序列化德育,把德育变成儿童易于接受的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高级中学英语老师黄花春发现,虽然国家在社会公德的公共宣传方面力度不断加大,但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是否尊重社会公德并不在意。“往往周一到周五在学校接受了好的德育教育,但周末一回家就被家长‘归零’了。”
对此,黄花春代表建议,孩子的社会公德养成应从幼儿园阶段抓起,家庭教育也要随之配合。
就家校合作工作而言,刘发英代表始终认为:“沟通联系是关键,换位思考是核心,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校园开放日、亲子阅读、家长培训等形式,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刘发英代表特别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也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大都受父母的熏陶和感染,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作为母亲,刘发英代表对家长们建议,“关心孩子但不溺爱孩子,我们应做好榜样,而不仅仅是做好教练,更不能是保姆,或是物质的简单投入,更多的应是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她认为,“为了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家长也需要接受教育。”
违背教育初衷的要给予理性引导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希娅在工作中发现,“现实中,很多孩子、家长都被当下一些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现象绑架,导致现在大量的孩子、家长被校外培训机构绑架,完全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在刘希娅代表看来,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现在家长焦虑,导致学生被裹挟得焦虑,都是因为没有回到一个最原始朴素的基本认识中,那就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她看到,当下每个孩子都去追求一样的培训方式和结果,“都想上重点,都在学奥数,都拼命地补课。”
要调整整个社会的心态,刘希娅代表认为,关键是回到一个基本常识——如何认识孩子,接纳孩子,挖掘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的潜能变为可能,“这才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做的”。
同时,刘希娅代表建议,全社会要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社会化的治理体系,让孩子的终身发展过程得到相对科学完善的配套配置。特别是“对当下很多影响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相对偏离教育发展主方向的做法应给予关注和规范”,她指出,如对一些中学急功近利的“掐尖”现象,一些家长不理智的追求名次的行为,要给予理性引导。
真正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刘希娅代表认为,关键还是要激发一线学校办学活力,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立德树人的核心还是‘树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教育都是千篇一律、按部就班,就不可能实现立德树人。”
刘希娅代表建议,激发学校和教师教学活力,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减掉不必要的负担,让学校校长和教师更具有办学、教学、课程研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深入地研究因材施教,研究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规律,更有安全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从而“让立德树人能够在理念、机制、教育教学的育人能力上,都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