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颖
很多家长都有体会,有时候孩子喜欢一门课,是因为喜欢教那门课的老师。喜欢的老师上课,孩子在课堂上就会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高,掌握知识牢固。反之亦然。而家长如何对待老师,直接影响孩子对老师的看法、与老师的关系。
有位生物老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拿来一种自己不知道名字的植物,便让班上的一名同学拿回家请植物学博士爸爸帮忙鉴定一下。爸爸知道事情经过后,告诉孩子:“哪里是老师不认识,分明是老师在考验爸爸,明天到了学校,老师一定会告诉你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第二天,老师果然告诉孩子这种植物叫什么了。其实,前一天晚上,孩子的爸爸已经和老师进行了电话沟通,告诉老师植物的名字,并请老师亲口告诉孩子。
这位爸爸给老师“补台”,不仅保护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尊严,也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如果爸爸看到植物后直接告诉孩子这种植物叫什么,再把老师贬低一顿,孩子很可能认为当博士的爸爸就是厉害,老师太笨了,连个小草都不认识。他很可能就会看不起老师,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为老师“补台”,还表现为对老师某些考虑不周、做得不妥的事,发挥自身的作用去弥补、去纠正。
一个罪犯回忆了自己上学时的一件往事:我初中时不是个好学生,可是我喜欢数学。一天老师拿了3个学生的作业展示,班长的、数学课代表的和我的,但当我站出来时,老师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让我本来挺兴奋的好心情一下子冷了下来,当场就把作业本撕了。老师告诉了家长,我爸对我又骂又打。我恨死这个老师了,以后再也不喜欢数学了,后来就不上学了,还让哥们儿砸了老师家的玻璃。再后来,就在社会上混了,再也没回过学校。
我们设想,如果老师的不理智造成孩子的坏心情在家里得到父母的安抚,如果父母对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好成绩给予激励和肯定,如果父母与老师及时沟通保护孩子的自尊……或许可以化解孩子与老师的冲突,或许孩子不会辍学,不会成为罪犯。也就是说,孩子走上歧途,老师的鄙视是起因,而父母保护孩子不到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家长与老师的关系,都与孩子有关。在处理孩子与老师关系问题上,家长要做的不是为孩子制造问题、强化不和谐的因素,而是要帮孩子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喜欢老师,至少是要会尊重老师,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孩子在学校不被老师关注是因为家长的做事方式导致的,或家长在与老师沟通中不恰当的语言表达让老师反感。老师在心理上排斥家长,甚至彼此“势不两立”,必然波及孩子,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有家长说:“我明明知道学校的做法是不对的,可是我不能告诉孩子,也不能向学校提意见,因为孩子在老师手里,怕孩子因为我提意见在学校里受委屈。”还有家长说:“现在的老师几乎每天都要给家长布置作业。”
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什么都不管了,但是孩子学习不好就怨学校。”“现在的家长特别挑剔,批评学生两句就报告学校了……”
从家长和老师的不同立场上看,对对方的看法和指责都有其合理性,“敌对”情绪存在的症结是彼此沟通存在障碍。对家长来说,无论老师怎样,为化解与老师的沟通障碍,需要自己做出努力。
在认知上,家长和教师彼此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不同,客观认识学校与家庭的差别,善于换位思考,是避免发生冲突的前提。
在心理上,家长相信教师的权威,但不必有自卑心理,过度看重教师的作用而放弃自身努力,把孩子教育的责任推给教师;也要避免过于自信,站在自己的立场挑教师的“毛病”,否定教师的积极作用。多些自我反省,少点对老师的指责,有益于和睦相处。
如果家长回避跟老师交流,其结果是不能形成教育合力,甚至会相互掣肘。如果由于跟老师沟通不愉快,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受到伤害后很容易引发对老师的不满甚至排斥,进而影响接受老师的正面教育,这样就更得不偿失了。
如果老师对学生有不尽合理的要求,家长明知其中弊端却只是盲目服从,这样的做法等于默认,会使老师产生对家长态度的错觉,强化了自身的错误行为。因此,家长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应当通过善意的表达影响老师。有些想法不方便直接表达,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与老师沟通,这是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可以帮助老师审视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是两个主体相互影响的过程,不仅是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老师对家长的支配、影响,家长的主张以及对老师行为的反馈也在影响老师,这种双向交互作用是一个循环的、连续的动态过程。
家长在与老师沟通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为了孩子”这个大方向,努力找到双赢的办法。
每个家长的社会地位不同,也许有的是企业的高管、政府的高官、社会上的名人,有的就是普通的工人、农民,但是在老师面前的角色,就是一名普通的家长,与职业角色无关,无须高傲和自卑。任何人对老师都要以诚相见,将心比心,平等沟通。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