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梦翘
新经济领域创业为何趋冷?创投风向标出现了哪些变化?日前出炉的IT桔子创业数据,对其进行了解析。
新经济领域创业有起伏 地域分布更均衡健康
2014年“双创”提出以来创新创业已深植于社会灵魂之中,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机遇与希望,人们为实现自我价值纷纷进入创业征途,我国在2015年快速进入创业巅峰期。这种空前盛况未能持续,寒冬很快席卷了整个创投圈,2018年,冷趋势还在持续。
虽然由于IT桔子创业数据爬取规则的原因,这一部分的数据不太详尽,会存在延迟的状况,但是整体上可以看到中国新经济领域创业从2015年达到高峰之后的逐步下降。
创业热潮伊始,尚未经互联网改造的产业与痛点较多,无数个创意在这个时代孕育而生。但是随着“互联网+”开拓的不断成熟,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巨头林立,想再入场非常不易。除非有新的好的创意,或者技术上进行革新,能够颠覆某些痛点。然而想出好的点子是不容易的,而技术更是拉高了创业门槛。
2018年,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赚钱已经成为了最头疼的问题,“结构优化”也因此成为了这一年的热门话题。券商、房地产等因为经济周期压力大幅裁员,知乎、斗鱼、趣店也在年终寒风凛冽之时对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精简,哪怕是 BAT、华为这样的巨头今年也传出了缩减社招的风声。
经济不景气只是引发裁员潮的导火索,真正的炸药则为我国大部分企业人力成本压力已逐渐超出其自我变现能力。《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 2018》显示,有 53%的受访企业人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30%。
国家统计局2018年3月的调查结果也指出,中国40.2%的企业普遍认为人力成本过高。尤其在2018年9月颁布的社保新政中社保缴费的规范化,使得众多以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的企业从2019年开始将面临激增的人力成本压力。
人力成本当属北上广深最为高昂,近年来非一线城市创业补贴力度加大,对创业者的吸引力逐渐加强。IT桔子数据库显示,新经济领域选择一线城市创业的公司近五年来逐年减少,已从2014年的68%下降至2018年的54.51%。相对应的,新一线城市5年以来比重提升了8%左右。随着创业公司向下延伸带来的产业多样化,新一线与二线城市的工作机会逐渐增多,伴随着各地人才吸引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创业地域分布结构将更加均衡健康。
新经济最高融资额首次达万亿级别 但资本更谨慎
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之时除了考虑增强变现能力与精简开支之外,融资也是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的方式。虽然“钱荒”在2018年席卷了整个中国社会,但是这一年新经济领域融资总金额还是可观。2018年,我国新经济领域融资额为1.19万亿元人民币,首次到达万亿级别。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59%,这一数字也是2015年我国创业顶峰时的2倍余。
不过在新经济领域整体吸金力量加强的同时,融资事件数量2015年以来却是直线下滑的,这也就意味着资本如今选项目更加谨慎了,但是遇到好的项目还是愿意投更多的资金。
资本谨慎性的提升从近五年新经济领域融资事件所处阶段的变化上也可窥得一二。虽然动辄听说某个基金天使投资获数百倍盈利的神话,但是早期投资风险之高素来是九死一生之事。尤其是当社会上好项目逐渐变少之时,资金也逐渐收紧的投资者们对早期项目的总体投资数量一定是减少的。
近五年来,投资者的投资偏好逐渐从偏早期阶段(A 轮及以前)向中后期与成熟期转移。在融资数量上,A轮以前的获投比重已由2014年的84.9%逐步下滑至2018年的71.0%。
与之相对应的是成熟期公司(D到F轮)获投比重的快速增加。2018年成熟期项目占所有获投项目的15.4%,较2017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这一数字也是2014年的5倍。成熟期项目拥有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资本还可以利用这些成熟项目在短期内实现退出,风险较低,所以在资本“过冬”之际会对这些项目更加欢迎。
从资金投入来看的确如此,成熟期项目不光在数量上比重不断增加,其资金流入更是增长迅速。2018年我国成熟期项目融资总额占2018年的64.2%,达到 7617亿元,是2017年的近2倍,也是2014年的10倍。结合之前提到的我国融资数量不断走弱,融资总额不断走强的情况,我国成熟期项目对资金吸引力愈发强劲,马太效应更加强势。
企业服务、硬件、医疗健康赢得资本青睐
另外,在互联网红利消失之际,资本关注行业的变化也同样具有特点。2018 年我国新经济领域获投数量TOP3的行业分别为企业服务、硬件、医疗健康领域。
纵观5年融资数量的变化,上述三大领域的融资数量所占当年全部融资的比重是节节攀升的。可以看到我国资本投资标的从C端转向B端,从模式创新转向了技术创新。
相比于C端市场的成熟开发,我国各行各业互联网改造尚不深入,痛点深刻,例如腾讯在2018年也将其未来战略定位到了B端“产业互联网”。另外,得益于互联网发展之根基,人工智能技术日益蓬勃,是帮助我国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资源运转效率,未来实现弯道超车的不可或缺之力,拥有巨大的需求。
医疗健康投资的内部构成已由互联网医疗向生物技术和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等医疗科技上转变,成为硬科技领域的一大代表。
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力度不断促进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产生,在我国医疗科技痛点重重,关键领域市场主要份额仍把控在国外医药巨头手中背景下,我国所积累的研究成果迎来了转化拐点,相关产业获得了国家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多的医疗技术顶尖研究者带着其成果走向市场。这些项目其技术壁垒强,可取代性弱,并且从整体上看,需求广、成长好、风险低,综上医疗科技在近两年成了资本最为欢迎的领域之一。
当然,并不是每个领域都是走强的,比如说文化娱乐和游戏,这两大领域较 2018年投资比重进一步减少。一方面,泛文娱领域早期烧钱过于剧烈,而至今其自身优质内容产生能力较弱,盈利模式与发展前景不明,早期资本投入的大量资金因此难以退出。另一方面,我国相对应监管政策接连出台令其遭受冲击,政策性风险也是资本对泛文娱领域驻足留步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