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耿兴敏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由此,关于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引发社会热议,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人口负增长不是人口危机的代名词,人口数量不是一个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老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何况人口负增长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全力炒作人口负增长与人口危机毫无意义。
在原新看来,当人口出现负增长之时也就是中国人口规模达到最高峰值之日,预计峰值人口为14.2亿~14.5亿之间,即使人口负增长持续一段时期,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也不会根本改变。
而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中国人口总量很有可能在2024年以后退居印度之后,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并将一直保持到本世纪末。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但是绝对不是决定性要素。人口问题不能也不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背黑锅’。”原新教授表示,“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增长缓慢,说是因为人口太多、增长太快。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又说是因为人口老龄化。这是不对的逻辑思维。”
原新认为,一方面,相对于中国的资源环境禀赋,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生活水平从贫穷落后,走向基本解决温饱,实现基本小康社会,到即将达到全面小康社会,40年迈出三大步,连上三个台阶,每一个中国人都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发展成果,同时也实实在在感受着资源环境承受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环境需求的压力。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使我国在201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一直保持至今。
目前,我国创造了占世界约15%的GDP总量,人均GDP从改革开放初期约160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超8800美元。然而,相比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第三大经济体日本以及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我国的人均GDP水平依然不足世界平均值,依然处在世界中等水平,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始终存在。
“国家兴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在于人口多寡,而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原新说。
对于人们担忧的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老龄社会问题,原新表示,老龄社会的本质问题不是人口问题,也不是民生问题,其本质是经济问题,“老龄社会是整个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结果,不但是人口老龄化,同时还是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变化,还有人口素质与迁移分布的变化。老龄社会的本质是经济问题,其次才是民生问题。”
原新表示,老龄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加剧是客观事实,所以在老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问题核心,即把“经济蛋糕做大”的问题,而老龄社会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则是经济利益分配的问题,是公平“切分经济蛋糕”的问题。只有把蛋糕做大了,老年人才有可能分得更多蛋糕,老年生活才能有所保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人口负增长只是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出现早和晚的问题。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人口负增长可能比预期到来的要早一些。这是目前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转向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的现象。
“人口负增长”尽管是由于中国社科院报告而引发关注,但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早在2000年左右已经发生了转向,将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人口发展经过几十年发生了转向,以往面临数量的挑战,现在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面临结构的挑战。如果一旦出现人口负增长,对于社会必然会带来多重影响,不仅对经济社会,对于社会生态文化都会带来影响和改变。
事实上,我国在应对人口问题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上一直在做积极探索和实践。
陆杰华表示,几年来,我们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比如放开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全面两孩”政策。但面临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新形势,需要改变过去单独的“生育低了就放开生育”的思路,应该采取综合的政策制度。
比如,针对生育率低的问题,其中有结婚晚生育年龄晚等原因,也有不愿意生育二胎的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生育友好政策应该打一套综合拳,这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事情。需要探究为什么结婚越来越晚,为什么不愿意生育二胎?这需要包括从家庭税收、住房、教育、女性就业等多方面都采取积极应对的政策体系。
人口负增长问题对于家庭、对于女性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对于家庭来说,由于孩子少,养老、医疗等面临大的挑战。
社会养育成本的改变、老龄社会的到来,综合因素叠加,需要建立有利于生育和养育的公共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老龄社会的思维应对未来挑战。陆杰华建议,首先,应建立性别平等政策评估委员会。
“目前许多社会政策中,不是所有的政策都有利于性别平等。”陆杰华说,哪些是与性别平等相悖的,哪些是有利于性别平等的,需要对政策进行整体评估,而对于那些不利于性别平等的政策要进行及时修改。
只有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友好生育的生育文化和生育环境,有利于女性发展的友好生态,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政策环境,才能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
“政策要立足于长远,任何政策都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见效的,所以制定充满前瞻性的利于社会长久发展的政策,是上策。”陆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