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2月22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 治理 福建泉州:女性进村“两委”比例创新高 关爱贫困户温暖过寒冬 山东平邑“供销e家”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环境革命”赋予高原藏区新气质 新乡贤走上“前台”献力家乡 危房变新房 快乐迎新年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境革命”赋予高原藏区新气质

美丽的藏乡扎尕那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袁鹏

12月初,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寒气袭人,距合作市区28公里的佐盖多玛乡新寺镇村村民格日草家里则温煦一片,从院里到院外整洁干净,井井有条。屋里各种家用电器俱全,桌子一尘不染。

这座山坳里的村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农宅,这些色彩迥异的建筑,在冬日有些荒凉的高原上,营造出美丽又带几分神秘的风景。村里学校、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还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一些年轻人正在打篮球,欢快的声音让这个高原村庄显出别样的活力。

2015年以来,甘南州着眼于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实现“全域无垃圾”为目标,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新寺镇村就是“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典型。

“‘全域无垃圾’活动开展以来,从城市到乡村,全市真正做到了环境卫生房前屋后一个样。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另外我们通过公益性岗位、网格化管理等手段措施,使得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了常态化。”合作市副市长旦正道吉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如今的甘南,不仅城市环境整洁有序,乡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更是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美丽、干净的高原环境,自信、自强、积极饱满的干群精神面貌,赋予了整个甘南新的形象与气质。

环境改善了,生活方式也变了

“以前,村民的居住沿袭了牧区的习惯,人畜不分离,一层圈养牲畜,中间一层住人,最上面一层储存粮食,有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是‘下面是畜牧局、中间是人事局、上面是粮食局’,现在,这样的状况完全改变了,农村家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说到“环境革命”,甘南州宣传部副部长徐永全认为,农村家居环境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一个标志。

“以前在牧区的时候,成天忙碌,没有洗澡的条件,卫生很差,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手上也总有厚厚的垢甲。现在不一样了,家里有洗澡设施,有水冲厕所,衣服两三天就换一套,生活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一身暗红色藏袍的格日草,聊起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尽管不时需要乡干部翻译,但说出的心里话却十分生动。

记者来到村民卓玛草家的时候,她的孙女儿刚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年近六十的卓玛草老两口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女儿在合作市打工,平时老两口就在家里带带孙女儿。

卓玛草一家是10年前搬到这里来的,以前生活在牧区,各方面都不方便,生个病要骑马到乡镇上去,如今在村里就可以看病。在牧区的时候,他们一家住的是帐篷,烧的是牛粪土炕,吃的是酥油、奶茶和糌粑,很少有蔬菜吃。现在,他们住的是有藏族风格的砖木结构房屋,烧的是生活用煤,想吃什么随时可以去村里的超市买。

卓玛草和老伴儿已经适应在村里的生活,每天接送孙女儿上下幼儿园、打扫卫生、做饭。不过,她有时还是会去附近的草场上捡点牛粪以备不时之需。这是她唯一保留的牧区生活习惯。

据了解,甘南州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来,新寺镇村获得2000多万元资金,先后完成了主干道宅前道路及巷道硬化、主干道排水渠、垃圾填埋场、排水渠仿树皮栏杆、混凝土预制栏杆等建设;入户方面,已完成新建菜园围墙、墙头改造、土墙改造、改厨、改暖、新建户厕、新建杂物房、养畜暖棚等各项工程。村民的人居环境和家居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生活方式及习惯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观念变了,生活质量也在提升

从牧区到定居的村子,对村民们而言,最重要、最困难的也许不是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变化,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则经过了一个过程。

据了解,环境卫生整治以前,在甘南州很多村庄里,“粪堆、草堆、土堆”屋前屋后到处可见,牛羊在街上乱跑,甚至还有村民随地小便。不少群众认为,过去的生活卫生习惯延续了一辈又一辈,没必要改变,人只要能吃饱饭就够了。针对这一情况,甘南州妇联动员广大妇女从我做起,从家庭卫生整治做起,全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以美化庭院容貌改变贫穷的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还通过落实“爱家护卫”星级评比活动,营造了“人人讲卫生、户户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在卓尼县木耳乡力赛村,村妇联主席景彩花每周带领村里的妇女捡拾垃圾,并在村里开展了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在村妇联及其他村干部的带动下,经过一天天的努力,居民的院落、村子的环境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居民房前屋后的“草堆、粪堆、土堆”逐渐减少了。一些居民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生活习惯也悄悄在改变。

“变化有一个过程,在环境整治活动中,居民们从最初的不认可、不参与,到后来渐渐认可,积极参与,越来越多重视自家的环境卫生,邻居之间开始对比,到后来,家家户户都参与了环境卫生治理。”景彩花说,“现在,全村从老人到小孩,大家的意识都转变过来了,从个人生活习惯到家庭环境卫生,以及整个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改观。我们村绝大部分家庭都获得了美丽庭院的称号。”

观念改变之后,村民们不仅整治好了家庭环境,也在用新观念维护村庄的美丽。“有一天,村里有个老阿妈发现一个外地游客要从车窗里扔垃圾,老阿妈立即上前劝阻,对他说现在大家都在捡垃圾,希望他也能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最终那个游客听从了劝告。”景彩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力赛村是个半农半牧的村子,以前,村民们以养牛羊和种植小麦、玉米等为主要收入,效益较低。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环境整治以后,居民家庭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改观,加上这里的藏家风俗和高原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许多村民开起了“藏家乐”“农家乐”,增加家庭收入。

景彩花也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她说:“过去我家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我在‘家务农’为收入来源,现在靠我们家的农家乐,一年下来,收入要比以前好得多!”

“‘环境革命’不仅改变了藏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卫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还影响并改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卓尼县妇联主席后凌霞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甘南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0亿元,已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003个。生态扶贫的推进,也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甘南州的贫困人口由2012年年底的20.61万减少到2017年年底的4.74万;贫困发生率从36.75%下降到8.54%。

甘南,正汇聚起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强大正能量,让4.5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大草原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