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2月2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致敬光辉岁月 重访改革地标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光辉岁月 重访改革地标

——中国妇女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全媒体直播实录

编者按

中国“第一代打工妹”有怎样的故事?三峡移民如今的生活怎么样了?安徽小岗村的“生死契约”有哪些内容?中国第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诞生地在哪里?为什么说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最快拿到中国绿卡需要多久?……

12月18日,中国妇女报分别派出六路记者赴深圳蛇口、上海自贸区、河北雄安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重庆三峡移民库区、湖北武汉汉正街,重访改革开放地标,并与北京演播室现场连线,以全媒体直播形式展现改革开放40年变迁。

■ 【北京演播室】

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直播,我是主持人王长路。

田: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田梦迪。

王: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重访改革地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直播正在进行中,就在此刻,我们的六路记者,正分别在广东深圳、安徽凤阳小岗村、湖北武汉汉正街、上海自贸区、重庆三峡移民库区、河北雄安新区进行采访,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田:其实呢,我们特别希望今天的直播能成为一次时光穿梭,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里,带着各位回到过去,看看这4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插入图片】“第一代打工妹”下班照片

王:首先,想请大家看一张图片。梦迪,作为一个“90后”,对这样的一张照片,你有什么感受?

【字幕】 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中国“第一代打工妹”从凯达工厂下班时的场景。

田:这个感觉有点像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啊,下课时的场景。

王:确实很像,梦迪的表述给了我一个启发。其实,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而言,刚刚开始的改革开放,对一位位普通人而言,是给了大家一个起跑的机会。但究竟要怎么跑步前进,还真就要像学生一样,将每一天的上下班,都当成一次学习。

田:那个时候肯定每个人都觉得既辛苦、又充实。您别说,我还真特别好奇,生活在那么一个所有人都在努力向前奔跑的时代到底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王:一会儿你一定要认真听听,作为“第一代打工妹”中的一员,郑艳萍会怎样讲述她的打工经历。

田:好的,我们赶紧将画面交给正在深圳的前方记者袁梦佳。

【字幕】深圳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

【直播点】

记者:我现在的位置在深圳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今天我们在这里采访“第一代打工妹”郑艳萍。艳萍,你好。

【字幕】“第一代打工妹”郑艳萍

【直播点】

郑艳萍:你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来到深圳打工的呢?

郑艳萍:我是1982年2月跟韶关的80多个姐妹坐火车到了广州,办好边防证,第二天再坐火车到了深圳。我第一次坐大巴,全封闭的大巴来到蛇口,一路颠簸一路呕吐后,成了蛇口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的一名女工。在那个公司工作了两年,1984年调到了蛇口工业区工会成为一名专职的女工干部。

记者:从当时到现在40年走过来,您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郑艳萍:40年过去,我从一名每天日薪3元钱的打工妹,经过深圳大学法律系和中国政法大学的系统专业学习,成长为一名专业、专职的女工干部,我也在这里定居、安家,后来又把女儿送到国外去留学,这一切巨大的变化,真的是无法想象的。我是改革开放的建设者,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

记者:展望未来,您对新的生活有哪些新的憧憬和期许呢?

郑艳萍:在深圳工作和生活应该是非常幸福和非常优越的,深圳的妇女组织给女同胞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很好的平台,期待在未来,全体女同胞能够在深圳特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在企业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有更广阔的天地发挥自己的才干。

记者:好的,谢谢,我们的采访就到这里。

■ 【北京演播室】

田:原来,第一代打工妹这个名称背后,还有这么多酸甜苦辣呀。王老师,我听说当年大部分打工妹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我们的城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澎湃前行的时候,她们的家乡是怎么变化的呢?

王:梦迪的话说到了一个关键。在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中国人口统计数据中,全国人口总数是9.6亿多,这中间农村人口是7.9亿多,比例要超过八成。这样的人口比例其实就注定了,改革开放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落脚点,正是在广阔的农村。

【插入图片】“大包干”红手印图片

田:这张图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上面的红手印,其实代表着当年安徽小岗村人“为了吃饱肚子”而付出的巨大勇气。

王:图片可能不太清楚,我给大家念一念这份“生死契约”的内容吧: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田:这份契约里的内容,还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头皮发麻。看来改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王:让我们把画面交给正在小岗村的前方记者刘丽君,她为我们请来了殷玉荣,为大家讲述小岗村这不平凡的40年。

【字幕】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殷玉荣 小岗村新18位致富带头人之一

【直播点】

记者:我现在是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的现场。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小岗村新的18位致富带头人之一,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致富带头人,这就是我们的殷玉荣殷大姐,殷大姐好。

殷玉荣:主持人好。

记者:其实从1978年我们的第一批18位致富带头人按下红手印实现分田到户之后,小岗村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听说那一年的粮食产量就有一个很大的增收。殷大姐,您家在那一年粮食产量有没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殷玉荣:有。听父辈们说那一年我们家分了十几亩地,那一年的水稻收成一年就收了1万多斤。

记者:脱贫之后要致富,作为1979年生人,致富路上,您有什么实践呢?

殷玉荣:2012年,我回到家乡养猪,现在年出栏达到1000多头,已卖猪苗为主,好的时候,一年五六十万都有,即使稍微差点,也能挣十几万。

记者:据我了解,小岗村还搭上了电商快车,通过大互联网+“大包干”模式,给村里的土特产增加了一条新的销路。殷大姐也是受益人之一,我们听听殷大姐怎么说?

殷玉荣:一开始我们也不懂,电商平台为我们每个人都开了店,通过不断熟悉,现在即使不太专业的人,每月也能通过电商平台挣几百元,专业的每月可以挣几千元。

记者:未来您对电商带动大家致富有没有信心?

殷玉荣:有,非常有。

■ 【北京演播室】

王:梦迪,看完在小岗村的采访,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细节吗?

田:其实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啊,是不是我们现在要想买产自小岗村的东西,直接上网下单就行啦?

王:你看得很细致,那我想考考你,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没有电商平台时,大家在哪里可以买到各种黑科技的实用小物件?

田:这您可问对人了,作为从小就痴迷于买买买的妹子,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逛火车站边上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了。

王:那你知道中国第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哪里吗?

田:我只知道义乌,不过是不是第一个我还真不太清楚呢。

王:我也卖个关子,把时间交给我们正在前方的记者姚鹏,可以给大家一个提示,这位记者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

【字幕】湖北武汉汉正街

【直播点】

记者:大家好,我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第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武汉汉正街。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讲这条老街的故事。

说起汉正街,人们会联想到改革开放,联想到个体户,联想到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大概在20多年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经常会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到这里来买东西。在那个收入普遍不高的年代,来汉正街购物是很多武汉人的选择,除了商品种类丰富之外,更重要的理由是这里东西便宜。

除此之外,汉正街也在精神上影响着武汉人。当时,说起在汉正街做生意的人,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万元户”, 语气中都带着羡慕。而汉正街也确实是一个“批发”万元户乃至百万富翁的地方。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武汉人很早就改变了对个体户的偏见,很多年轻人,包括外地的年轻人更是受到鼓舞,带着梦想走进汉正街,希望靠自己的勤劳闯出一片天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武汉市民到汉正街来淘便宜货的热情也在逐渐淡化,我自己甚至好多年都没来汉正街买过东西了。 那么,汉正街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按照规划,汉正街将会提升商业业态,建成一个全新的商贸旅游区。

不过,无论这里的业态怎么变化,汉正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武汉,有一个词被用来形容武汉精神,叫作敢为人先,而汉正街正是敢为人先的代表,四十年前,汉正街人正是因为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潮头,才有了后来的传奇故事。我相信,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汉正街精神,一定会继续延续下去。

■ 【北京演播室】

王:我感觉,当年汉正街最牛的一点就是,沿海地区生产的服装都要通过汉正街市场才走向全国。我们也可以从汉正街的发展轨迹看到,改革和开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形成中国前进的合力。

田:原来,要想愉快地买买买,也和改革开放密切相关。

王:说到开放,梦迪,你知道在中国的外国人,想要拿中国绿卡,最快的地方是哪里吗?

田:王老师,这个您可难不倒我了,肯定是在上海自贸区呀。只要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拿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的推荐,就可直接申请中国绿卡了。

王:是的,我们的记者此刻正在上海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而每天在这里“出生”的企业,已经接近200个之多。

田:这么高效率,赶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我们将画面交给正在上海的前方记者韩亚聪。

【字幕】上海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企业注册科科长 徐敏

上海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黄海霞

【直播点】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上海自贸区企业行政服务中心,站在我身边的这两位是自贸区的工作人员,更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我们把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她们。

徐敏:我在注册许可分局的岗位上工作了25年,见证和参与了我们的改革创新,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也让我们的改革创新、商事制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黄海霞:在这些年里,我们的改革也从未停止,特别是在去年的11月份,我们的窗口服务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涉及企业服务的事项全部纳入了我们的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发证,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

记者:我也想请两位介绍一下女性在咱们自贸区的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黄海霞:由于对外服务窗口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这个平台上女性工作人员的比例比较高,占到了70%左右,在自贸区改革进程中,也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比如我身边的徐敏同志,她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

徐敏:我们很幸运,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是在中国上海自贸区这样一个精彩的舞台上面,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绽放出我们女性特有的光彩。

记者:感谢两位对上海自贸区这个改革开放地标的介绍。

■ 【北京演播室】

王:见识过上海自贸区的高效之后,让我们沿着长江西进,来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改革开放之后设立的唯一一个直辖市——重庆。

田:提起重庆,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火锅、穿楼轻轨、自带笑点的方言。但我今天想跟大家介绍生活在这里的一群人,他们的命运和三峡工程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他们就是三峡移民。

【字幕】重庆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

【直播点】

记者:大家好,我是许真学,我现在身处的位置是重庆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站在我身边的是睦和村的村支书刘家奇,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这个人均耕地不足6分的移民村,如今已经是“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龙眼,冬有脐橙”的美丽乡村。现在请刘书记介绍一下他们村移民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央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的。

【字幕】 重庆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 刘家奇

刘家奇:我们是三峡库区重点移民村之一,整村耕地淹没50%以上。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就地发展的原则,选择了发展金果林。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村里全部耕地都种上了果树,现在已经实现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而且我们的果树四季常青,每种果树开花季节不一样,水果成熟采摘的季节不一样,为我们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今年又值改革开放40年,请问改革开放40年给睦和村带来了哪些机遇,您有什么感触?

刘家奇:我们要感谢党的领导,让我们库区移民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我也非常庆幸赶上了改革开放,赶上了新时代。搬迁之前,睦和村年均纯收入只有一千五六百元,到2017年,我们农民年均纯收入已经实现1.4万元,提高了将近十倍。自来水,天然气、沼气都已经通到每家每户,老百姓的住房条件,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相比以前,可以说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北京演播室】

田:听完这位村支书的介绍,真的觉得睦和村这个名字取得特别好,他们的生活就像名字一样,和和睦睦的。

王:从这份和睦生活的背后,我们也能感受到当地人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那份精气神。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有千年大计之称的雄安新区同样体现得十分明显。

田:没错,光从建设雄安的先后顺序来看就很有特点,这里是公共服务先行,前期的重点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另外呢,参与雄安规划的专家还告诉我们,雄安,不会走以往房地产开发的老路,来这里工作生活的人都有房子住。怎么样王老师,是不是想想都觉得很有诱惑力?

王:要不然怎么说是千年大计呢?雄安新区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为解决“城市病”提供一个好样本。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生活在雄安新区,但这里带来的新规划和新理念,一定会为其他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来自雄安的经验。

田:相信大家也很期待。那我们就快把时间交给正在雄安新区采访的记者徐旭,她邀请到了杨芳来为我们描述这座未来之城。

【字幕】河北雄安新区

雄安白洋淀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杨芳

【直播点】

记者:作为雄安人,您这一年的感受如何?

杨芳:我感觉心情特别激动。从成立新区到现在,我们这儿每天都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变化,从新区成立到现在,央企的入住,北京学校与我们当地学校的对接,还有污染企业的关停,使我们当地的空气越来越好,天也越来越蓝。

记者:那么这一年您在家庭生活方面有什么变化吗?感受最深的和我们分享一下。

杨芳:我觉得作为我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我们属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我希望将来我们当地的医疗和教育方面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将来我们的孩子不用到很远的地方去求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老人就医也不用再跑到北京去,在我们当地就能得到很好的医治。

记者:在工作方面,您现在接待游客和过去接待游客有什么不一样吗?

杨芳:客流量变化特别大。从4月1日新区成立开始,随后清明节就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高峰。在成员上也有不同,比如说我们以前接待的都是北京周边的游客,因为市场就在北京周边,但现在除了这部分市场之外,南方的客人也越来越多,而且除了常规的休闲、度假、党员活动,还有了一些商务考察团队,他们都想提前来感受一下雄安新区的变化。

记者:对雄安的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期许?

杨芳:我觉得我们雄安将来会在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上越来越智能化,我们的生活也更加舒适、便捷,实现真正的天蓝、水清、人幸福。

记者:好的,谢谢。

■ 【北京演播室】

王:梦迪,刚刚我们的记者带着大家重访了6个改革开放地标,你是不是也更加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这激荡人心的40年呢?

田:的确如此,一个个地标,串联起的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辉煌灿烂的40年,这也是世界观察“中国奇迹”的最好窗口。

王:是的,我们也更加坚信,只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就一定能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田: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再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