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2月19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特别报道 巾帼改革先锋:壮阔潮头奋楫者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巾帼改革先锋:壮阔潮头奋楫者

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年家国同梦。40年来,亿万人民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同频共振,最终凝聚成中华民族一往无前、迈向复兴的历史跨越。

今天,中国妇女报编辑部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40人》特刊,聚焦40位在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的女性,她们中有搏击商海的民营企业家,创新前沿的科技工作者,扎根大地的基层干部,纵横赛场的运动健儿,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40年间的阵阵春潮拍岸中,一位位代表着巾帼力量的弄潮儿已被时代定格。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向她们致敬,正是在激励新时代女性,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接续奋斗中,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在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发展,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赢得出彩人生”。

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于漪

67年矢志当好合格的教师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丁秀伟

□ 朱丽叶

提及中国基础教育思想的变革,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演变,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于漪。

今年89岁的于漪,从事教育工作67年。1978年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今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漪改革先锋称号,并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于漪的记忆力和精神头让人惊讶。谈起改革开放、聊到教育,她与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

迎改革春风 立教育潮头

对于教育,于漪有着热忱的追求。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着动荡岁月中百废待兴的校园,饱经风霜的于漪毅然选择重返讲台。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是1978年4月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他还提道: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这句话在我心里扎了根。时隔不久,我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这份荣誉对我的鼓励非常大,因为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代表着社会上尊师重教风气的重新兴起。”于漪坚定地说。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边干边学,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超越。每一节课后,我都会写‘教后记’,一面是记下学生的‘闪光点’,另一面记下自己的不足。”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超过2000节公开课。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多次提出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

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学科开始被工具性所左右时,于漪深入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再次主动撰文《改革弊端,弘扬人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该观点被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所采用,在全国影响广泛,深层次地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模式。

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

新世纪,她还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即要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融合,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这与现在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全一致,获得全国认可。

薪火相传

培养优秀教师

“教师是教育的希望,要薪火相传。我老了,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了,要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于漪发自肺腑地说。

功成名就后的于漪并没有停步,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农村种子教师、主持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德育实训基地等师资培训基地……这些年,于漪致力于当教师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年轻教师,在她的帮助下成为教学骨干力量。

在基地授课过程中,于漪注重引导学员之间彼此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于漪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都是于漪的学生。他们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这些“桃李”站在讲台上更好地育人——这是于漪老师的骄傲。

“我深深体会到一所学校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有多少优秀的教师。我们现在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高素质、专业化呢?简单地概括为16个字:即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结构合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就是要德才兼备。充满活力就是必须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于漪说。

“国有国魂、民族有民族魂,教师要有师魂。对我而言,67年上下求索的就是追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耽误学生宝贵的青春。教育是接力棒,一棒一棒地接下来。”于漪坚定地说。

从教67年,退休近3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理想教育的步伐。如今已89岁的她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执着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力量、坚守与超越,成为“为教育而生”的一代师者楷模。

全面从严治党中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 王瑛

一生践行邪不压正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任然

尽管她离开人世已整整十年,王瑛的故事,在四川省巴中市,至今仍常常被人提起。她的先进事迹曾被拍成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并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大地方电视台播放。

她是当地人的骄傲,更是人人学习的楷模。

她1961年11月出生,生前曾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原常委、纪委原书记。在纪检监察一线奋战的20年间,她无私无畏惩腐败、热忱服务促发展、真情为民办实事、乐于奉献树形象。

如今,王瑛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中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无私无畏惩腐败

有案必查,查就查个水落石出,办就办个铁钉钉木。王瑛看似娇小柔弱,却一身正气,从不畏惧任何邪恶。

2003年5月,一封举报“南江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干警何某,在办案中玩忽职守致人死亡却逍遥法外”的信访件从市纪委转到了王瑛手中。王瑛当即召集县纪委、监察局一班人认真分析案情,迅速展开调查。

当案件查办到关键时刻,各种阻力接踵而至,有人甚至扬言:“敢查这个案子,你们几个是不想活了。”王瑛没有退缩,更没有被吓倒。她鼓励办案人员:“自古邪不压正,只要我们坚持一查到底,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专案组深受鼓舞,又全力以赴投入到办案之中。

为打开工作局面,王瑛连续五天五夜战斗在办案第一线,吃住在办案地点,亲自对主要涉案人员进行谈话,相继突破3名关键人物,案件查办取得实质性进展。2个多月时间,王瑛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果断查结了这起重大案件,10名违纪违法人员受到应有的党政纪处分和法律制裁。当年,王瑛 作为全省唯一的基层纪委书记被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先进个人”。

王瑛直接牵头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大要案件达百多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

热忱服务促发展

2002年初,县内发生两起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案件,立即引起王瑛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如何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的深层思考。经过深思熟虑,王瑛提出了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零”工作方法(建立投诉中心,为民服务零距离;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开展“三最佳”创评,监督监察零空档;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

2003年春节,一名群众反映:县交通运输公司有职工在车站强行收取组客费。当时,王瑛正在巴中老家,她顾不上与家人共度佳节,匆匆赶回南江,立即组织调查。经查证,县交通运输公司调度股股长唐某趁春运之机利用职权,擅自收取外来客车组客费1万余元,严重扰乱客运市场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县纪委给予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唐某立即退还违规收取的组客费。

王瑛一直关注事关和谐稳定大局的民生问题,先后对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农村公路、水利、教育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剖析农村公路28条,纠正违纪违规行为1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真情为民办实事

“坚持把难题解决在农家院,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这是王瑛身体力行的准则。

2004年12月,她同县委“下访服务队”来到人称“上访村”的长赤镇莲花村。莲花村土地纠纷的问题长达十多年没有解决,这天,在村民刘月润家的院子里,她同下访队员一起冒着刺骨的寒风,用了近4个小时听取村民代表的执证和要求。经过多方了解,“下访队”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妥善解决了问题,平息了各方矛盾,村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008年初,前所未有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南江大地肆虐。县委要求县级领导到挂联的乡镇开展“抗雪灾、送温暖、促发展”活动。王瑛与挂联乡镇燕山乡联系,约定三天后到该乡秧坝村慰问。三天后,王瑛洗漱完毕,打开窗户一看,窗外漫山遍野覆盖着雪。

这时,单位打来电话,询问慰问活动是否取消,那时,王瑛已被查出肺癌晚期,前一晚她刚因病痛整夜未眠,但她还是说“定好的事就不要随意更改了”。冒着泥泞,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到了挂联乡镇。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乡里提出是否可以把受灾农户通知到乡政府来,但王瑛说“我们是来查灾慰问的,必须到农户家中去。”

乐于奉献树形象

为了工作,王瑛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长假。

上两乡新立村耿燕因家庭贫困辍学在家,王瑛到该乡调研获知情况后,当即决定把耿燕作为资助对象。每到春秋开学时,她都要托人为耿燕捎去学费或学习用具。据了解,她为西南农业大学黄敏等两名学生按月提供生活费用累计达6000多元。2007年1月,王瑛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上级奖励给她2万元奖金,但她却将奖金专户另存,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由于长期工作劳累,早在去世前两年,她就时常感到身体不适,可一直没挤出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有时感冒,就吃点止痛药品或让医生在办公室输点液就应付过去了。2006年7月,南江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为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她连续10多天冒着酷暑战斗在抗旱第一线。随后,她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几次晕倒在下乡途中,当她被送进医院,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几乎都惊呆了——“肺癌晚期”。

她选择坦然地接受,刚刚做完化疗后,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王瑛置虚弱的身体于不顾,同群众并肩战斗,数次深入村组宣讲政策、查灾核灾,并带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灾民手中。

就在去世的前一天,王瑛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代她到挂联的燕山、高塔、八庙等乡镇走访慰问,了解灾后恢复重建和贫困群众安全过冬的情况。

初心不改的农村的先进模范代表申纪兰

太行山小村庄实现大转型的推动者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姜军旗

“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89岁的申纪兰语气坚定、声音洪亮。标志性的发型,标志性的西装,一如她几十年坚定的信仰。

11月27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拟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使申纪兰和平顺西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人民代表制度活化石

1929年12月,申纪兰出生在山西省平顺县龙溪镇杨威村,一个太行山腹地的偏僻小山村。

1946年秋,申纪兰嫁到了西沟沙地栈村,从此开启了和这个村庄的传奇故事。

1951年12月10日,西沟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李顺达当选社长,22岁的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成了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发动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参加劳动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关键。但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当地仍然流行着“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的古训。

“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申纪兰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最终社里的22个妇女下田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当时,按照社里的规定,男人下田一天记10工分,妇女下田一天记5工分。于是,申纪兰带领西沟妇女和男人们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义的“劳动竞赛”活动,并最终争取到“男女干一样的活,记一样的工分”。

申纪兰没有想到的是,她带领西沟妇女所取得的这场胜利,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发展史和妇女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讲述了申纪兰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迹。当年4月,申纪兰作为代表,赴京出席全国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6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赴丹麦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9月,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4年9月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所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毛泽东则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亲笔为西沟村写下了热情洋溢的按语。自此,西沟村因为“男女同工同酬”和西沟精神成了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在此后的近60多年间,申纪兰作为唯一一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媒体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化石”。 她也是资格最老的全国劳动模范,先后受到毛泽东同志的3次亲切接见,到周恩来同志家里做过客,和邓小平同志一起照过相。

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看望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并题词“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

改革开放实践者

在大多数人眼里,申纪兰是“男女同工同酬”首倡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但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申纪兰还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11月27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拟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申纪兰位列其中。

1983年,西沟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984年,在申纪兰的主持下,西沟试行“双层经营”模式:耕地所有制保持不变,包产到户、自主经营的体制保持不变,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成林和有林山坡收归集体经营,新建的企业和文化、社会等公益事业设施由集体管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1985年,西沟村利用本地丰富的硅矿资源优势,建起了西沟村有史以来创办的第一个村办企业——西沟铁合金厂。这一年铁合金厂实现利润150万元。

之后,申纪兰又带领西沟人先后建成了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等十多家集体企业。到1996年底,西沟村办企业已取代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成了西沟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西沟依托生态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提出发展红色、绿色生态旅游,打造“红色乡村休闲旅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几年村里关停了一些污染大的企业,现在西沟生态环境好了,乡村旅游也发展起来了。”作为时代发展的亲历者,申纪兰也是家乡巨变的推动者。

2015年,西沟村建起香菇大棚基地,在全县率先试行“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立体化农光互补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光互补+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2016年,申纪兰积极促成西沟村引进了山西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解决西沟村及周边贫困妇女近200人就业。

2017年,西沟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成为平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庄。

如今的西沟村,高标准的敬老院、卫生院一应俱全,村民享受多项福利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村级养老补助金制度。山上两万多亩林坡、300亩果园,3万株核桃树……当年申纪兰极力推动的西沟转型发展,为这个太行山小村庄带来了再次辉煌。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西沟的今天,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好!”89岁的申纪兰语气坚定,声音洪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