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改革开放的歌唱家李谷一
艺术家就要跟着时代走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张园园
10月18日,北京北展剧场,“改革开放四十年,引吭高歌新时代——李谷一及她的学生们音乐会”上,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和她指导过的学生们同台献唱,为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礼赞,为激人奋进的新时代放歌。
深沉婉转的旋律,是时代的留声。音乐会上,一曲《乡恋》未了,不少观众眼中已泛出盈盈泪光。《迎宾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绒花》……一首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串起了改革开放40年的温暖回忆,唱响了时代主旋律,也唱出了李谷一浓浓的爱国情怀。
作为原东方歌舞团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团长,我国著名的民族声乐艺术家和戏曲表演艺术家,李谷一的艺术实践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作品影响了几代人。
李谷一1944年出生,17岁被选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为演员,从此开始了舞台生涯。20世纪70年代,她成为中央乐团独唱演员。
1979年年底,在词曲及演唱上皆有一定创新的歌曲《乡恋》应时而生,李谷一的歌声如一缕春风,吹进人们沉闷已久的心扉,让人耳目一新。批判与溢美之词也同时袭来,长达三年的时间里,这首歌被批为“靡靡之音”。直到1983年,央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应观众点播,李谷一再次献唱《乡恋》。
《乡恋》得到认可,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文艺探索创新的一颗信号弹,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的成功,是人民对新时期文艺的呼唤。”李谷一曾表示。她说:“改革开放以后,最重要的就是人们思想的解放,文艺界能率先感知到这个问题。文艺创作者就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
歌声乘着春风来。从艺50余年,李谷一开启了中国民族歌曲现代唱法的先河,成为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她演唱的近800首歌曲中多有佳作,《浏阳河》《妹妹找哥泪花流》《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更是被广为传唱,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她是春晚的“常青树”。1984年春晚舞台上一曲《难忘今宵》唱了32年,至今仍是春晚的压轴曲目。
扎根改革的热土,艺术家的创作之源永远不会枯竭。
李谷一曾表示艺术家要跟着时代走。多年来,她在文艺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她创立了中国轻音乐团,为我国音乐园地增添了新的品种。她致力于民族声乐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勇于开拓新歌风尚,花鼓戏演员出身的她,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戏歌”的概念,将戏曲元素融合进音乐,变成歌曲新的唱法。她还多次登上国际舞台,为声乐艺术的对外开放作出了贡献……
一生对艺术不懈追求,为时代留下了永恒的经典,如今,这位时代的歌者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她多次在青年歌手大奖赛等节目中任评委、点评嘉宾,近年来还积极与青年人合作,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新。2016年,她与彭宇、马可合唱的《唠嗑歌》一上线便引发网友热议。2018年,她与年轻歌手霍尊共同演绎的歌曲《一念花开》,具有浓郁东方神韵,收获大量好评。李谷一表示,对年轻人的提携,正源于她明白创新机会的来之不易。
歌声飘过40年。这位“愿永远为时代和群众歌唱”的老艺术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改革开放让文艺工作者如沐春风,解放了思想,同时明确了艺术创作方向。歌唱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动机与效果统一。文艺工作者是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创作,遵循“真善美”的原则释放情感,这一点绝不可以脱离。“文艺创作是有温度的,要以人为本、扎根生活,以作品折射时代、用歌声鼓舞人心,这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正如她所走过的艺术道路,“艺术家追求的高峰永远在前面,而不在脚下”。
对外开放法制建设的积极实践者张月姣
亲身见证中国法治建设40年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在12月18日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改革先锋称号,其中,作为“对外开放法制建设的积极实践者”,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首位中国籍“大法官”、世界银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月姣的名字赫然在列。
今年已74岁的张月姣,一生可谓历经风云:她是第一位中国籍世界银行法律部的法律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助理法律总顾问、局长,西非开发银行的董事,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国际发展法学院董事;她曾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条约法律司处长、副司长、司长,长期奋战在中国外经贸法制建设的第一线;她曾参与重要经贸规则的制定并参与多项国际经贸协议的谈判与制定,审理了大量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投资、贸易争端案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法治形象和地位;她参与的外资三法、对外贸易法等一系列对外开放基础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国涉外经贸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卓越贡献;她参与我国和欧美等经济体长期进行的对外贸易、投资、知识产权谈判,因精通法律和国际贸易及多国语言,且工作非常认真刻苦而被誉为“铁女人”,并为中国的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经历不仅是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贡献,更是对世界法治建设的贡献。
历数自己所参与的多项立法起草工作,曾在谈判桌上纵横驰骋的张月姣直言,自己深受时代发展的馈赠:“在国外,如果一个法律人参与了一部法律某个条款的修改,都会觉得很了不起,都会写本书。当不少国外同行听说我参与了这么多法律的起草,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我觉得这是时代给我的机会,是国家的改革开放给我的机会,我确实是时代的宠儿。”她用亲身经历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就是中国法治建设的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当下,中美贸易关系正遭遇波折,亲身参与了历时12年的中美、中欧知识产权谈判的张月姣,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她说:“中国与美国社会制度不同,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不少贸易摩擦。但是中美双方有很多共同利益。中美之间必须加强相互了解,求同存异,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这也是对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贡献。”
此次受到表彰,谈到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张月姣由衷地说:“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我们的眼界更开放了,在国际组织能够承担更重要的工作。”
如今,像张月姣这样进入国际组织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在她看来,这是中国人为世界做贡献的难得机会。而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她建议,要想同她一样希望在国际组织中发挥自身价值、为国际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与智慧,就要坚持学习,要有国际视野,要有兢兢业业的研究精神,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的组织与领导能力,成为懂经济、法律、国际关系、外语和技术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并为国际的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勇于奉献。
“我们要继续坚持国际法,坚持多边贸易的规则,反对单边主义。我们国家的经济强大了,国家实力强大了,就有定力,能够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位“铁女人”的声音依旧是那么铿锵有力。
深度贫困地区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优秀代表余留芬
带领乡亲们继续奔向致富之路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见习记者 徐阳晨
“我来自贫穷、偏远地区,和全国的杰出人物站在一起接受表彰,这是一种鞭策。”得知自己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直言非常震撼和兴奋,“这次的表彰,对我来说是无上光荣的,同时也感觉到了更大的责任担当。我深知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我要继续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继续带领老百姓奔向致富之路。”
众所周知 ,岩博村的“人民小酒”只卖99元,限量销售50000瓶。对于这款近年来十分火爆的网红小酒限量又限价的初衷,余留芬笑着解释道:“只卖99,是为了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买得起,喝得起。限量不是刻意减少产出,而是我们目前的产能跟不上,为了保证每一瓶酒的严格工序,口感质量,必须控制产量,达到标准才能出售,岩博村不做昧心的生意。”
余留芬从村妇联主席到村党委书记,修公路、建活动室、赎买林场、筹划山庄、栽种大棚蔬菜,再到成立岩博酒业,十几年间,余留芬的拼搏只为一句誓言——“改变岩博的面貌!”
在基层党员干部的位置上,在改革开放大好时机中,带领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的谋生存,求发展,余留芬分享了自己的两点心得。
党员干部心中要有规则和尺度,眼睛要看到百姓的苦乐冷暖,同时脑子里要有一本“致富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员干部的眼界不能墨守一方,不仅要实干苦干、更要巧干会干。”余留芬认为,把自己的想法、实际行动贯穿到全国市场经济大潮中,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超前谋划布局,把自身的特色与时代亮点结合,才能做好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国家的政策扶持,方向引领真正给了岩博村一剂“救命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岩博村爬坡上坎过程中,一路受到国家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的指引。
因脱贫攻坚优惠政策,岩博酒厂顺利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没有这个证,就不可能把小酒坊发展成一个规模性产业。”余留芬适时抓住了这个机会。
扶贫贷款、政策性贷款,特别是妇联多年来的持续性小额贷款,对岩博村经济起飞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使当时我和村民们自己掏腰包,投入仅有的几万元积蓄,如果政府后续不扶持,资金就无法盘活,岩博村也走不到今天。”回想过去,余留芬不禁感叹。
做好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通过“人民小酒”这一宝贵的明星品牌发展相关产业链,带动村集体进一步脱贫致富,是余留芬接下来的担子。她的眼神明亮,语气自信而坚定:“岩博村未来的愿景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我心里一直装着规划蓝图,但要一步一步地走,走得太快会失衡,我们要的是:产业、生态、百姓幸福指数和谐共进。”
“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推动者陈冯富珍
要让老百姓能够更多地享受医改红利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张明芳
“中国用不到10年,建立起覆盖超过13亿人口而且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医保网,是前所未有的。”11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在博鳌亚洲论坛青年会议上如是说。
陈冯富珍于2007年就任世卫组织总干事,成为首位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中国人,并于2012年顺利连任。接棒执掌世卫组织的她,被认为不仅是香港的光荣,更是中国人、中国女性的荣耀。
陈冯富珍积极推动世界卫生组织改革,领导该组织和成员国成功应对埃博拉、寨卡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全球卫生安全与人类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推动世界卫生组织与我国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支持我国两支应急医疗队成为最早一批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推动中医药等传统医学逐渐纳入各国医疗卫生体系,促成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现年71岁的陈冯富珍于去年7月份卸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不久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青年会议上,她发表演讲指出,“1978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元年,1978年到今年,刚好是40年。这是很了不起的40年,我们国家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邓小平先生打开改革开放之门,也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不单是解决历史遗留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一国两制’也让香港有机会参与、贡献和受益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谈到她最熟悉的健康卫生事业时,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卫生与健康事业确实有很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继续改善。如果从健康指标来看,例如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中国水平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这个是很不简单的。中国用不到10年,建立起覆盖超过13亿人口而且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医保网,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陈冯富珍也指出我国在卫生领域面临的一些挑战,比如说城镇化、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越来越厉害,这给国家尤其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大挑战。因此她也提出自己的希望,在未来医改方面,继续在预防方面多下功夫,尤其能够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
今年3月份陈冯富珍又以全国政协委员的新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并带来了关于全科医生培养的提案。在接受采访时,陈冯富珍对于公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医疗需求在不断增长,但医疗资源是有限的,要让老百姓能够更多地享受到医改红利,就要不断推进分级诊疗,慢性病、常见病一定要让患者在家门口、在社区医院就能看。”陈冯富珍说。
塑造传承“女排精神”的优秀代表郎平
走下领奖台 一切从零开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张园园
12月10日,郎平刚刚过完她的58岁生日,众多网友在第一时间为她送去祝福。从敲响世界的中国女排主力队员“铁榔头”,到如今带领年轻的中国女排奋战在世界赛场的“郎导”,郎平——这位中国女排的标志性人物,她的赛场传奇鼓舞了几代人,是塑造传承“女排精神”的代表。
从当年老女排的“五连冠”,到如今中国女排的强势回归,中国女排的这两段辉煌都和郎平息息相关。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上,郎平一记重扣,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日本队,夺得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当时举国沸腾。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勇夺桂冠,亿万国人为之振奋,“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庆祝口号响彻天空。
在球员时代,郎平是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她包揽了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的冠军MVP,和队友们共同缔造了“五连冠”的传奇。
在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女排的胜利让国人扬眉吐气,永不服输的“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人自强不息。
之后的30多年里,中国女排几经浮沉。在中国女排处于低谷时,郎平两次临危受命,执教中国女排,把她们送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
1995年,郎平首次执教中国女排,次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在国人乃至业界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她率领中国女排闯进决赛,获得银牌,1998年又率队获得世锦赛亚军。
2013年,郎平再次挂帅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她一步步调教队伍,一手带出了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优秀队员,并运用多年国际化执教经验,调动国外优势资源和人员,组建了一支国际化、年轻的教练团队。
全新的中国女排开始崛起。在郎平的率领下,中国女排再次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从2014年到2016年,连夺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金牌。
尤其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场上,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斗志、向死而生的勇气、史诗般的胜利让国人心潮澎湃,惊呼“女排精神”荣耀回归。时隔12年,中国女排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重返奥运之巅,而主帅郎平也圆了球员、教练双料奥运金牌梦。
对于“女排精神”,郎平曾表示,“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在挫折中前进,在逆境中上扬。中国女排队员换了一代又一代,“女排精神”却一直在延续,历久弥新。如今,“女排精神”已成为一面旗帜,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中国排球学院院长,如今,郎平身兼多职,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她,正率领中国女排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
2018年,中国女排再次表现出色,在世界女排联赛、亚运会、亚洲杯、瑞士女排精英赛、世锦赛五项大赛中,获得两项冠军,两项第三名,一项第五名,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郎平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当日,她在微博中表示,这是莫大的荣耀,“因为40年前投身中国女排,我能够有机会成为‘女排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今天我能接受表彰,应该说是代表中国排球人,代表几代女排运动员,我只是她们中的一分子。这个表彰,是大家对中国排球,特别是对女排的认可,对女排这种拼搏精神的认可。”她说,“从中国女排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我们就一直在说‘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女排的冠军之路,和我们为之拼搏奋斗的事业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个人站在这个位置上都会为国家荣誉而战,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传承‘女排精神’。”未来,她还将带领中国女排续写传奇。
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樊锦诗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敦煌女儿”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田珊檑
一个清瘦的身影,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身朴素的衣着,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五十多载如一日扎根大漠,守护敦煌,倾其心力投身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她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2018年12月,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这是敦煌研究院集体的荣誉,我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谈及获此殊荣,她坚定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瞩目的珍贵世界文化遗产。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怀揣理想和信念,来到大漠深处。莫高窟宏大的规模、精美的壁画、动人的彩塑、精深的价值令她痴迷,吸引这个在上海长大的姑娘,克服水土不服、与恋人分离等种种困难,在敦煌安了家,扎了根。
“那时莫高窟没电灯,没有自来水,喝的是咸水,住的是土坯房”回忆刚去敦煌时的情形,条件艰苦难耐,但樊锦诗话语里却充满了动力和向往。作为一位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的青年学子,敦煌莫高窟这一宝库有太多东西等待她去学习和发现。她沉浸敦煌石窟,潜心考古研究,引入考古学的类型学和地层学对敦煌石窟遗址的洞窟作出时代判断,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研究。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樊锦诗带领敦煌研究院的考古专业人员,完成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作为敦煌石窟研究的基础资料,它通过人文、理工等跨领域多学科交叉协作,用文字记录、科学测绘、摄影技术等手段,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记录了本卷11个洞窟的所有遗迹,为中国其他石窟寺遗址的考古报告提供标准与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获得了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奖项的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著名国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称此报告“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英国伦敦大学名誉教授韦陀先生称赞其具有从未有过的资料系统完整的科学性。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在樊锦诗的坚持和倡导下,敦煌研究院面向国际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管理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在她的努力、支持和奔走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的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大阪大学,美国洛杉矶盖蒂保护研究所、纽约梅隆基金会、芝加哥西北大学,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英国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等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敦煌石窟保护、研究、管理等合作项目。通过国际合作把先进的科技方法和手段引入敦煌石窟的保护中,使敦煌石窟的保护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科学保护,攻关敦煌石窟病害壁画和彩塑的修复诸多关键问题,完成莫高窟崖顶风沙治理、崖体加固和栈道改造,构建起科学现代的石窟保护管理监测体系等。敦煌石窟迈入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科学保护管理阶段。
在与国内外合作过程中,敦煌研究院引入国际上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起了一流的保护实验室;学到了先进的保护科学技术和工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青年业务骨干。不仅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发挥作用,也为推动甘肃、西北乃至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再好的方法,也不能使年老多病、材质脆弱的敦煌石窟青春永葆,生命永驻。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业持续发展,到访莫高窟的游客呈“井喷”式的增长,对敦煌石窟文物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如何使莫高窟久远长存?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观赏敦煌艺术的需求?成为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日夜思索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计算机”。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樊锦诗心中渐渐明晰起来——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构建一个“数字敦煌”。樊锦诗坚持不懈带领大家努力探索,同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敦煌壁画数字化采集、拼接、存贮与再现,使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艺术的珍贵价值及其信息实现高保真、永久性保存的要求。全方位的“数字敦煌”资源库逐步构建起来,2016年5月,“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节目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
基于“数字敦煌”的研究发展成果,敦煌研究院于2014年8月建成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过播放主题电影和球幕电影,形象展示敦煌石窟艺术,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在国家的高度专注和支持下,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敦煌研究院在全国文博界率先建立起“总量控制、网络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的旅游开放新模式,在充分满足游客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需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达到了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科学管理到“数字敦煌”,在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一起,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探索创新,为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樊锦诗长达半个世纪的坚持,为了敦煌石窟,为了敦煌研究院这个“大家”,她牺牲了自己的“小家”,与在武汉工作的丈夫彭金章相隔2000多公里,两地分居19年。孩子的童年、少年时光,大部分在丈夫和亲戚朋友身边度过。但让樊锦诗满心欣慰的是,丈夫、孩子深深理解她对敦煌执着的热爱和浓浓的感情,特别是丈夫彭金章主动放弃了他在武汉大学的事业,来到敦煌和她并肩作战,共同致力于敦煌事业!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樊锦诗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放弃守护敦煌的决心。“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就是樊锦诗半个多世纪守护敦煌的生动写照!
如今已80岁高龄的她,仍在继续着对敦煌的守望。
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优秀农民工代表胡小燕
奋斗,让我的梦想开花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春霞
12月18日,作为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优秀农民工代表,胡小燕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胡小燕参加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特意系上了一条黄色丝巾。
“我为自己生在改革开放年代而感到幸运。”现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副主席的胡小燕有些激动地说。胡小燕曾任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成品车间副主任、销售主管,获得过“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胡小燕自强不息,踏实苦干,2008年成为第一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作为代表提出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等多项建议。开设“海燕信箱”专栏为农民工维权,积极推广“小燕成长”职工学历提升计划,建立多个公共场所“爱心妈妈小屋”,尽心尽职为广大农民工服务。珠江电影制片厂以其为原型拍摄了打工题材电影《所有梦想都开花》。
1974年胡小燕生于四川广安农村,16岁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98年,因为要还2万元外债,24岁的胡小燕忍痛撇下一对刚满两周岁的双胞胎女儿,从四川出发,三天三夜后辗转来到佛山。
“哪个工种能挣钱就去做”的胡小燕,半年后经人介绍来到陶瓷厂“看窑尾”,虽然比原来的工种更辛苦,但能多赚100多元。胡小燕还利用业余时间“偷师学艺”,学会了分选、印花和淋釉。掌握一定技能的胡小燕四年间先后跳槽了5家工厂,与丈夫一起还清了外债。
2002年6月,胡小燕来到新明珠陶瓷厂做分级员,因为对工作认真负责,将“因边上没有打磨好就降级的瓷砖”稍做返工成为优等级别,被车间副经理偶然发现,后经考核被提拔为跟班质检。
2004年,胡小燕通过竞聘走上了公司车间管理岗位。一个人负责招工、培训、考核、生产,有时候凌晨4时起床,5时到车间,到晚上11时还在车间工作。
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胡小燕在厂内被评为优秀管理者,先后获得三水区、佛山市“十佳外来工”称号。
2008年1月21日下午,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投票。胡小燕高票当选。
在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胡小燕利用休假时间走访工友、用博客、QQ空间等工具搜集群众信息、撰写建议,从自己身边人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包括欠薪入罪、医保对接、异地高考、住房福利等20个建议。
2012年,广东试行在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中选拔公务员,她进入了佛山三水区总工会,成为职工们的“娘家人”。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胡小燕到广东奋斗满20年。这20年,胡小燕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外来妹’,我能深切理解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的不易。作为女性,我一直奉行自尊、自重、自律、自爱、自立、自强的原则,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和实力。”胡小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对于这次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胡小燕说,我是代表农民工群体来参加会议,背后体现的是政府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关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群体,以前的发展和以后的发展都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
“志不言老” 继续深挖青蒿素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耿兴敏
从1978年屠呦呦和团队的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到2015年因为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再到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40年时光荏苒,在屠呦呦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对荣誉加身的从容淡定,对国家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对自身工作的孜孜以求……
影响是世界的 功劳是大家的
1977年青蒿素作为化学物质第一次公开发表于科学通报,1979年在英文版“中国建设”介绍了这种新的抗疟药,1981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疟疾化疗会议上系统介绍了青蒿素和它的抗疟效果,作为一种全新化学结构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从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1986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发的青蒿素获得新药证书,1992年双氢青蒿素获得新药证书。北京地区生产了“科泰新”片剂(双氢青蒿素)。上海药物所研制出蒿甲醚,1987年获得新药证书。桂林制药厂研制了青蒿琥酯,1987年获得新药证书。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了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1992年获得新药证书和国际专利。军事医学科学院还研制了复方磷酸萘酚喹(磷酸萘酚喹+青蒿素), 2003年获新药证书。广州中医药大学研制了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1997年获得越南批准,2003年获我国新药证书。广州中医药大学还研制了青蒿素哌喹片, 2006年获我国新药证书。
上面这些药物在国内外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正像改革的春风激荡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度,青蒿素的连锁反应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暖暖的力量。
在过去的近20年,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走向国际抗疟临床,并成为全球抗疟的一线药物。
疟疾是全球头号虫媒传染病,全球40%以上的人可能感染上疟疾,其中恶性疟的死亡率极高,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年因疟疾死亡83.9万人,其中72.3万是5岁以下的儿童。2004年WHO推荐青蒿素联合疗法(ACTs)为一线抗疟药,2006年WHO推荐ACT作为治疗恶性疟的首选一线药物。2016年WHO再次肯定ACTs是治疗疟疾的最佳疗法, 尤其是用于治疗恶性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可能患疟疾的人群中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全球共挽救了620万人生命。这一成绩归功于疟疾防治的综合措施,包括ACTs在内。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中医药的青蒿素影响了世界,体现出中医药是世界医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面对这些成就,屠呦呦平静地表示,荣誉应该是集体的,这个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奖应该授予全国523工作者,我只是其中的一名成员。
影响是世界的,但屠呦呦认为,功劳是大家的,是全国抗疟工作者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当然,这一显著抗疟成效的取得还要归功于全球抗疟工作者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
屠呦呦说,自己衷心向全球的抗疟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感谢。她期望和预祝WHO消除疟疾规划的主要目标在2030年能得以实现。
科研创新需要加强驱动力
青蒿素研究继续前行
在屠呦呦看来,在探讨中医药的现代发展时,有一种模式比较常用,即传承经典+现代多学科创新。这个模式可以做出创新发现,但这仅是方法学层面的模式。还需要关注精神层面的模式,也就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
全国523团队的研发工作显示了国家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与担当。
屠呦呦的心里,523团队和自己的经验和最大法宝就是“在这种爱国精神驱动下,就有了奋斗与奉献,就有了团结与协作,就有了创新与发展,才使得青蒿素联合疗法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
“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谨以此和各位同行们共勉。”屠呦呦说,中国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投身于科技创新发展义不容辞,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责任与担当。
虽然发现青蒿素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但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仍模糊不清。
近年来,青蒿素研究中心引进了新生研究力量,比如创建了青蒿素多靶点学说的王继刚研究员。他曾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研究血红素激活青蒿素的过程。这个血红素激活的多靶点学说已得到国际抗疟学界的认同。
屠呦呦介绍,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我们继续以多靶点学说为框架探索着青蒿素的重要靶标和相关通路,有望揭示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并促进更有效的临床用药,同时也有望对于青蒿素的耐药现象做出合理的评估并寻求对策。
除了青蒿素抗疟研究之外,屠呦呦的团队也十分关注青蒿素的抗癌等功效。对此,她表示,青蒿素的抗癌机制与抗疟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处,即相比于正常体细胞,肿瘤细胞中血红素的合成更加旺盛,从而激活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随后激活的青蒿素以多靶点方式杀灭肿瘤细胞。目前这只是基础研究,有效不等于可以成药。青蒿素能否成为抗癌药需要大量的后续研究工作。
对于未来,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志不言老”:国内多个单位开展了扩大青蒿素类药物适应证方面的研究,有关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红斑狼疮的工作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再如对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哮喘等等,兄弟单位正用不同动物模型研究青蒿素类衍生物的药效及相关机理。青蒿素研究中心正在发起成立国内的“青蒿素科技联盟”,以推动青蒿素研究继续创新。
回顾以往,屠呦呦再次强调:四十年来,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疟临床广泛应用,走出国门并影响了世界。这是全国523工作者对改革开放做出的杰出贡献。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四十年来,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疟临床广泛应用,走出国门并影响了世界。这是全国523(工程)工作者对改革开放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常说,好奇心和兴趣是科研创新的动力,全国523团队更是把爱国敬业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并化为对国家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与担当。在使命担当的驱动下,就有了奋斗与奉献,就有了团结与协作,就有了创新与发展,才使得青蒿素疗法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我们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投身于科技创新发展义不容辞,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责任与担当。
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