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近年来,家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 11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等,给予了家庭教育重要的政策支持;而重庆、贵州、山西、江西等地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则为家庭教育立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然而,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如何?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容易出现哪些偏差、需要哪些具体而专业的指导?近日,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与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主题学术年会暨专题研讨培训活动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英分析了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现状——
家长普遍认同自我成长
目前,家庭教育的观念已被家长广泛接纳和认同。刘秀英在《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现状的调研报告》中提到,有七成家长明确赞同“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73.1%的父母认为“孩子出现的问题总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95%的家长对育儿知识有需求,其中“非常需要”的占41%。
研究显示,现实中有31.5%的家长接受“言传、身教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指导,而期望接受此方面指导的家长则为55.4%,说明家长意识到做好家庭教育,关注点不仅仅在孩子身上,更应该以自身行为影响孩子。同时,家长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是如何管教孩子,家长自身也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项调查还显示,家长在现实中接受有关“家长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处理”指导的各项内容中,“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方法”排第一位,为43.0%;而对于“家长的教育观念”,现实中接受指导的为27.2%,说明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重方法轻观念。
对孩子德育教育知行脱节
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得到家长们的广泛认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仍存在认知冲突。《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现状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的“家庭价值观现状及教育研究”中发现,部分家长认可一些良好道德品质的价值,但并不对孩子进行此方面的行为培养。以“诚实”为例,调查发现,在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合作、遵纪守法、公平公正、勤俭节约、奋斗、孝敬父母等10项品质中,爱国、孝敬父母、为人诚实是家长最看重的3项品质。其中,爱国为45.1%;诚实为22.0%;孝敬为15.6%。家长对诚实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但对“老实人吃亏”这一说法,13.2%的家长表示完全符合,16.3%的家长表示大部分符合,26.6%的家长表示基本符合,三者相加的比例高达56.1%。
刘秀英介绍,“全国家庭德育现状调研”发现:69.0%的家长认同“孝敬长辈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24.3%的家长基本认同,两者合计为93.3%。但是,8.5%的家长完全认同“今天的家庭里‘孝敬长辈不足,疼爱孩子有余’”的说法,43.2%的家长比较认同。两组数据说明许多家长对于“孝敬”品行的重视并没有落实到培养行为中。
部分家长既认同个体具有某些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又觉得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不实施德育行为,造成知行脱节。据“全国家庭德育现状调研”显示,在道德约束与个性发展之间,30.3%的家长担心立规矩(道德约束)会制约孩子的个性,31.4%的家长表示有点儿担心。近半数的家长对“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能会让他在实际生活中吃亏”持肯定态度。
家长对儿童权利认知欠缺
尊重儿童的权利被提倡了很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法律和文件也已在我国实施了许多年,但是,据“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家长对此“不知道”或“听说过”,“认真学过”4个文件的家长不足被调查者的一成。以《儿童权利公约》为例,高达75%的家长“没听说过”,且鲜有家长了解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能准确说出儿童四项基本权利的家长更是微乎其微。可见,家长对法律法规的高度认同并不等同于对具体内容的深入了解。
同时,家长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和实践也有失偏颇。如在儿童发展权保护方面,家长最关注的是儿童受教育权,而在对儿童休闲娱乐权和社会发展权的保护上依然显得薄弱,存在片面性。家长对儿童的不尊重,主要表现在对儿童生活的包办、对儿童时间的挤占、对儿童生活空间的窄缩。家长虽然能够支持并给予未成年人参与自身事宜的机会,但未成年人的参与是不充分也不全面的,哪些方面能参与、参与程度如何,仍然受家长“利弊”权衡的影响。
儿童受保护权指保护儿童免受身心摧残、伤害和凌辱,免遭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刘秀英表示,调查发现:只有55%的家长从不“挖苦、讽刺或者冷落、不理孩子”,45%的家长偶尔(44%)或经常(1%)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或冷暴力。“打自己的孩子,别人管不着”“打他也是为教育他”的错误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些家长的行为。
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明显
如今的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显示,选择“和孩子一起吃饭、聊天”“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比例远远高于“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游戏玩耍”“锻炼身体”“读课外书”“旅游、娱乐”“参加公益活动”的比例。
从亲子沟通的内容来看,50.43%的家长和孩子谈话最多的主题是学习,90%以上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论学习问题;有31.5%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交朋友;33.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26.3%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用钱;38.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什么是爱;47.8%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生命和死亡的问题。这表明,与儿童发展相关的重要的价值观教育话题被很多家长忽视了。
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也成为部分家长评价自己和配偶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判断标准。研究表明,学业优秀的未成年人,其家长评价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不太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仅为2.96%,而学业较差的未成年人家长自我评价低的比例则高达33.69%;学业优秀的未成年人,其家长认为配偶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不太合格”和“很不合格”的比例为8.76%,而学业较差的未成年人,其家长对配偶评价较低的比例则高达31.66%。对未成年人学习成绩的过度看重,显著影响着家长对自己和配偶家庭教育的判断力和自信心。
家庭教育需父母共亲职
仍有不少父母认为,男人的主要任务是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养育孩子主要是母亲的责任。研究发现,在0~6岁儿童家庭中,对于“谁应当承担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谁应当负责孩子的日常饮食”“谁应当负责准备孩子的生活用品”“谁应当负责孩子的安全、健康”“谁应当负责陪孩子玩”“谁应当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谁应当带孩子运动”“谁应当负责孩子智力方面的启蒙教育”“谁应当负责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等9个问题,认为应当“父母一起”的家长不足六成。其中,在大多数养育情景中都认为“以母亲为主”是最好的选择,只有“负担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及“带孩子做运动”两项被多数家长列为“以父亲为主”。这些数据表明,仍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对于父亲参与孩子的生活照料、情感陪护等方面教育活动的角色认知不足。
同样,在“辅导孩子学习”“接送孩子上下学”“开家长会”“培养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等14项家庭教育内容上,“爸妈共同承担”的占40.6%,“妈妈为主”的占40.3%,“爸爸为主”的占11.6%。总体上看,家庭教育分工距“夫妻共亲职”的理想养育观念和模式仍有较大差距。
刘秀英介绍,研究表明,父亲在家庭中的亲子影响力不及母亲。由于父亲在承担子女的教育责任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角色缺失,使父亲在亲子沟通方面的质量也不及母亲。
期待更专业化的家教指导服务
如今,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期待更专业、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刘秀英提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指导渠道、内容、形式、频率上都与家长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在接受指导服务的渠道方面,家长接受学校指导的比例最高,达到59.4%;大众传播媒介次之,为16.9%;社会专业指导机构排第三,为6.8%。而在现实中,家长期望接受社会专业机构指导的比例最高;期望学校指导的比例第二;期望传播媒介指导的排第三。
在内容方面,52.9%的家长接受“所处年龄段的易发问题与处理方法”的指导比例最高;其次是接受“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系统知识与方法”指导,为26.5%;第三是接受“自己孩子存在的特殊问题与解决办法”指导,为13.8%。从家长的愿望来看,他们最期望接受“自己孩子存在的特殊问题与解决办法”的指导。与普遍性的知识相比,家长更关心自己孩子的问题如何解决。
在形式方面,28.8%的家长参加“集体性指导活动”;23.3%的家长接受“文字音像指导”;21.6%的家长接受“个别指导”。家长期望得到“个别指导”的为27.4%,比现实高出5.8%。家长最希望得到专家、教师的“个别指导”。
在接受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指导”方面,47.4%的家长使用“上网查询”,比期望高了30.3%;而对于“网上面对面交谈”“网上文字互动”“网上语音互动”的期望比例则比现实高出了20.1%、11.6%、9.1%。
刘秀英表示,这些数据表明,家长期望家庭教育指导更专业,指导形式具有更强的个性化和互动性,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