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朱村第一批种植大棚蔬菜的妇女。
三元朱村第五代蔬菜大棚。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山东潍坊寿光市的三元朱村,几百个高大、结实的新式冬暖大棚在冬阳下整齐排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委会旁一个矮小、破旧的塑料大棚。
“这是一个纪念。”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这是最早的一种蔬菜大棚,用烧煤来加温。后来因为耗能太大被淘汰了,经过几代改良,换成了如今我们见到的新式大棚。
不远处,一个投资60万元的高标准新式大棚正在建设中。
蔬菜大棚,几乎成了三元朱村的标志。
这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小乡村,40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贫困到富有,发生改变的不只三元朱村。
在它的影响下,寿光市成为“中国蔬菜之乡”,从这里发出的蔬菜摆在了几百公里外的餐桌上。
而三元朱村的变化,正是我国农村40年间沧桑巨变的缩影。
“蔬菜革命”里的万元户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而在距离小岗村600多公里的三元朱村,一场关系着百姓“菜篮子”的“蔬菜革命”也正悄悄拉开序幕。
1978年9月,王乐义当选为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
因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的制约,三元朱村贫穷、落后。这对于刚做完直肠癌手术的王乐义来说,是个不轻的担子。
此时改革开放的好消息传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三元朱村的农民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积极性大大提高。
但靠种地维持生计的三元朱村依然为土地低产所困。
“以前大多种菜、种粮食,地里收成很差。”三元朱村一位王姓老人告诉记者。王乐义找来了专家,决定栽种林果。
“东岭苹果西岭桃,南岭山楂带葡萄”。三年后,三元朱村村民靠着林果赚了钱,眼看拔“穷根”有了希望,王乐义又把目光转向了三元朱村的老本行——蔬菜种植。
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老百姓的冬季餐桌上,大多是白菜、萝卜。王乐义瞄准了“反季节蔬菜”这一机会,并决定用“大棚”来实现。
1988年,王乐义带着村干部到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学习求教,从需要烧煤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到改良后靠日光加温的新式蔬菜大棚,王乐义和16位村民带头建起17个示范大棚,在里面种上了黄瓜。
几个月后,在日光沐浴下生长的第一批越冬黄瓜上市了,引来全国各地菜商高价抢购。三元朱村的第一批万元户便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到了第二年,不再需要王乐义挨家挨户动员,三元朱村一下子建起了180多个大棚。
由此,一场影响到我国北方甚至全国百姓“菜篮子”的“蔬菜革命”打响了。贫穷落后的三元朱村也靠着这场革命拔掉“穷根”,昂起首挺起胸来。
从“中国菜王”到“蔬菜之乡”
渐渐地,三元朱村因为种大棚有了万元户的消息传到邻村邻乡,乡亲们都想来取经,想学学种大棚的窍门。
王乐义毫无顾虑:“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全国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才是咱的追求。”
他主动担任了原寿光县冬暖式大棚推广小组技术总指挥。一年下来,全县建起了5130个大棚,每个大棚户平均收入1.5万元。仅种大棚这一项,全县就增收6000多万元。
种大棚,逐渐成为寿光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
有数据显示,寿光如今年产蔬菜约450万吨,蔬菜大棚共种植约67万亩。
寿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这一切与王乐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不仅在寿光,王乐义还主动向全国各地农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全国推广普及冬暖式蔬菜大棚。
30年来,王乐义到过20多个省份。为了让新疆的农民也能建起大棚,吃上自己种的蔬菜,王乐义先后10多次远赴新疆,传授大棚种植技术。
毫不吝啬、倾囊相授的王乐义,被不少农民称为“中国菜王”。
如今,寿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被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向全国20多个省份提供了蔬菜集成解决方案。
三元朱村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蔬菜培训中心,配套建设了多功能培训大厅,2017年有7000多人次到村里参加培训。
然而随着大棚技术的推广普及,全国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曾经让三元朱村出现万元户的反季节蔬菜也早就不新鲜了。
三元朱村的蔬菜种植似乎遇到了瓶颈。
“希望能让全国的农民过上好日子”
思来想去,王乐义觉得,还是得从蔬菜品质上下功夫。
此时恰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风吹来,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向着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农业生产主体方向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很难形成统一标准。没有统一标准,就无法保障农产品安全。”王乐义说。
2016年底,三元朱村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全村128户种植户全部加入。“合作社能使农民组织起来,农资、销售、技术等就有了统一标准。”王乐义解释说。
村里有了合作社,社员们从蔬菜良种、农药、化肥、农家肥、农用机械购买,到农残检测、蔬菜销售,都将严格执行合作社的标准。
三元朱村村民许崇杰表示,在合作社要求的农残检测标准下,他种植的黄瓜比其他收购点每斤要多出两毛钱,一年下来,能多收入一万到两万元。
冯传荣则告诉记者,她一个人打理着一个黄瓜大棚,一年净收入能有5万元。“棚里的活儿一点都不累。该浇水了,一拉闸,水就顺着水渠流进来;该摘菜了,用机动车把菜拉到村头,我自己就能把菜卖出去。”冯传荣的轻松得益于前几年大棚的再次改进。
在三元朱村的一处新式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沙培模式。
据介绍,传统的土壤种植会透支地力,产生土壤板结等问题,现在的沙培模式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让农户至少省工60%。
如今三元朱村的200多个蔬菜大棚全部改为新式大棚,亩产效益比较高,一年能为村民增收2000多万元。
三元朱村的村容村貌也在发生着变化。
“现在村里所有的道路都硬化了,村民全部住进了新房,冬天集中供暖,生活比以前方便舒服了很多。”三元朱村“两委”成员王学军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新建起的学校、幼儿园育托幼儿150人;投资220万元建成的敬老院让村里的老人过上了“不发愁”的好日子。
回顾三元朱村40年的发展之路,王乐义表示:“知党情、报党恩、听党话,这是我的真心话,也是我和村‘两委’、党员们多年如一日的行动纲领。”
“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和‘新六产’,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王乐义为记者描绘着三元朱村的新“蓝图”:“‘乡村振兴’除了产业的上档升级,还包括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不仅如此,王乐义始终认为,自己和三元朱村重任在肩。“一个村富了不算富,一个县富了不算富,全国的农民兄弟都富了才叫真的富,步入新时代,三元朱村将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在提高蔬菜创新水平上下功夫,发挥特色优势,带领村民种好菜,种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下一步将大面积推广辐射到全国,切实提高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