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0月22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心无旁骛创新创造 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在新时代党的真挚关怀下不断奋进 她为中国核事业隐姓埋名30年 妇女工作妇女群众做 妇联组织形态得重构 当好“四个引路人” 育好新时代接班人 妇联有权要求答复性别平等评估意见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八一中学教师张亚红

当好“四个引路人” 育好新时代接班人

张亚红和学生们在一起。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见习记者 徐阳晨

“那是我人生中意义非凡的一个教师节。”说起2016年9月9日,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张亚红记忆犹新,“最开始得知总书记要回母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兴奋。我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总书记同北京市和八一学校教师学生代表座谈,并在会上发言。”

“座谈时,总书记站起来向全体教师问好,祝大家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那一刻,我想不仅是我,在座的所有老师都感受到了师者的荣耀和幸福。”张亚红笑着说,总书记很亲切地和老教师们谈心,语言平和温暖,和大家分享当年上学时的故事。

“总书记清晰的讲述、关于细节的回忆,都让我们不由得感叹,他对母校、对老师、对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张亚红说。

总书记给我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1988年至今一直坚持在一线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张亚红说,首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这就要严格教师的品德和素质,并从情感层面要求教师以爱和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老师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学生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感染和影响。”

张亚红一直在思考:教育,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是总书记的一番话给了我启发。”张亚红说,“总书记告诉大家,他的知识30%是从学校获得,70%靠自学,但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都是老师培养的。”

张亚红认为,座谈会上总书记告诉教育者们“培养人的问题”“如何教学生的问题”,这和“四个引路人”相契合,为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标准,指明了方向,唯有此,我们才能培养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艺术教育要以“技”育“美”

近年来,不管是理论教育还是乐团实训,张亚红都在朝着“大美育”的方向努力。

“孩子们需要去学习乐器、唱歌、舞蹈,不同的艺术方式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艺术体验,但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学习,提高孩子们的素养和品德,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张亚红说,本质上,学习音乐就是为了让人幸福,因为艺术教育给学生带来了“美”的概念,审美的形成和提高是精神世界不断进步的基础。

张亚红一直带有强烈的使命感,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时常运用新方法、新理念来引导和启发学生。

八一中学是有着红色基因的学校,2017年暑假,张亚红组织艺术团学生去陕西梁家河实地锻炼;与延川县二中结成“友好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两校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演出。“让学生们踏着领袖的路,去了解领袖的成长,这是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初衷。”张亚红说。

在音乐创作中,张亚红非常注重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艺术团从活动素材的选择、剧目的编排上都会尽量贴近民族文化。张亚红介绍,“我们一直在探索‘京剧进课堂’的教育模式,结合经典新编了京剧曲目《老子说》《孔子拜项橐》《封金育子》等,这些节目不仅仅为了带入京剧的元素,更多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最美家风。”

在音乐教学中,张亚红喜欢针对特别问题,设计特别的教育方法。多年前,她发现大多数孩子更倾向听流行音乐,对民歌较为陌生。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张亚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鉴赏不同音乐风格中《茉莉花》的旋律,有江苏、东北版的《茉莉花》,也有西洋歌剧、世界音乐节中的《茉莉花》曲调……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茉莉花》表达的情感、蕴含的文化。张亚红说:“民歌,是一个民族最深厚情感的积累和表达,孩子们必须去了解和学习。”

检验教学实践成功与否,学生的成长和回馈是最好的标尺。一名已经毕业的学生告诉张亚红,他曾获得过音乐带来的诸多益处,但音乐带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教会他怎样做人,让他慢慢领悟责任、担当、协作、组织等能力。

对此,张亚红觉得很自豪:“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作为一名老师,培养出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我所有付出的最大回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