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0月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甘肃妇联组织“朋友圈”越来越大 从端“铁饭碗”到当地“葡萄种植第一人” 云南保山妇儿工作连续8年纳入全市综合考评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合肥“葡萄小镇”的李勇、高丽华家庭:

从端“铁饭碗”到当地“葡萄种植第一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9月末的合肥,秋风渐凉,霜露渐起,热闹欢腾了一整个夏天的葡萄等各色水果也纷纷走下“舞台”。

而在合肥近郊、素有“葡萄小镇”之美誉的包河区大圩镇,经过农人们精心培育照料后的晚熟葡萄,依然高悬在大棚的藤蔓之上,等待前来采摘的人们。

在大圩葡萄种植区主干道——圩新路的“高大姐葡萄园”里见到56岁的李勇时,他正和爱人高丽华一起,把客人刚刚订购的几百斤“阳光玫瑰”,装入印有“大圩葡萄”标识的包装盒里。

事实上,在已拥有1.2万亩葡萄园的大圩,只有20多亩种植面积的李勇家,算不上种植大户。“现在的大圩不缺葡萄,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精耕细作、引进新品种和为新种植户做技术指导上,力求做到‘人有我好、人好我变’。”头发花白的李勇夫妻笑容平和,言语中洋溢着和年轻人一样的干劲儿和执着。

“如果没有李勇当初的执着,大圩或许不是如今的模样,是否能探路葡萄种植,成就如今依靠葡萄强镇富民的都市农业之路,也未可知’。”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说。

31年前的初春,大圩人李勇凭着一腔立志脱贫致富的热血,在大圩镇新民村世世代代种植水稻的土地上,撒下了第一颗“巨峰”葡萄种子。

其实,种葡萄并不是李勇擅长的技术,他曾经最擅长的是修房盖楼。

1985年,23岁的李勇成了大圩人人羡慕的对象——进入安徽省二建公司,跳出了农门,端上了“铁饭碗”,靠着一手出色的泥瓦匠技术,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被外派到阿尔及利亚做援外建设。

彼时,改革开放之初,九州大地春潮涌动。脑筋活络、“一心想干个体户”的李勇,不满足于“拿着固定工资,一眼看到老的安稳生活”,1987年,外派结束刚回国,不顾家人的反对,李勇果断递上一纸辞呈,告别了手里的“铁饭碗”。

回来干点啥?左思右想,李勇买上一张车票,去了山东夏津县姚村。在这个让他至今难忘的村庄,李勇“花20多天时间学会了食用菌栽培技术,沿途还看到了许多葡萄园。听当地人说,葡萄适应性强,好养活。回到合肥,我又去省农科院请教专家,请他们到大圩检测土质。”

大圩土质黏重,透气和透水性差,要想种葡萄,还得改良土壤。整个冬天,李勇和新婚妻子高丽华每天天不亮就扛上锄头,到自家的一亩多地里翻土,从城里一车一车往回拉垃圾,堆肥改良土壤,从合肥买水泥桩回来搭建葡萄架……

只种过水稻、油菜的村里人,无法理解李勇“一心要种葡萄”的那股子倔劲,一个劲儿地摇头叹息。父母怕他辛苦攒的钱打了水漂,也是拼命阻拦,“只有妻子信任我,陪着我一起风里来雨里去”。

冬去春来,当第一粒葡萄种子落入改良后松软的土地,“希望的种子”也在李勇夫妻的心里生根发芽。

而自打下定决心种葡萄,自嘲“从小不爱学习”的李勇,就成了“学霸”。到处搜罗各种种植葡萄的小手册、报纸资料,遇到“攻克不了的问题”,就去省农科院咨询。

功夫不负有心人,按照专业水准一步步试种的一亩多“巨峰”葡萄,在夫妻俩的精心养护下茁壮成长。1989年的夏天,第一批葡萄成熟上市,夫妻俩划着小船,载着新鲜采摘的几百斤葡萄来到合肥坝上街市场,“葡萄还没上岸,就被小摊贩们以8角一斤的批发价抢购一空”。

当年,夫妻俩种的一亩多葡萄,净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一季葡萄卖完,我俩把这笔‘巨款’翻来覆去数了一遍又一遍,愣是激动得几夜没睡着”,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原本还有些担忧的高丽华,再没有一点儿迟疑。1990年,夫妻俩用靠着夏天卖葡萄、冬天养蘑菇攒下的1万多元钱,在合肥买了套60平方米的房子。

“李勇家成了万元户,还在城里买了新房”,当消息飞快地传遍全镇的时候,原本把李勇当“疯子”的大圩人,也开始转变思路,当年就有11户农户在李勇的带动下种起了葡萄。

“做农业辛苦绝不止起早贪黑的劳作,天灾也难以预料。”李勇至今回忆起1991年7月那场洪灾带来的致命打击,仍泪水涟涟:“洪水过后,原本还有几天就要上市的葡萄全毁了。”

此后的十年间,血本无归的李勇带着全家离开了“伤心地”,到合肥市区重操旧业,做起了工程装饰。“其实他心里一直没忘了葡萄,常常跟我说,等攒够了钱,还要回大圩承包几十亩地再种葡萄”。

“即便自己没能回去继续种葡萄,看到乡亲们依靠葡萄一步步走上致富路,也打心眼里高兴”,2002年前后,大圩镇政府出台相关奖励政策,主动引导种植户,大圩的葡萄园达到了1000多亩。当年,“觉得农业大有可为”的李勇,也回到魂牵梦萦的大圩,以550元一亩的价格,承包了20亩土地。

回到土地,李勇和镇上的葡萄种植户们联手成立起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勇担任副会长,负责技术指导。

大圩镇则定位“合肥城市后花园”,瞅准了现代农业的“风口”,多措并举助推葡萄种植。

2003年,镇政府与镇葡萄种植协会谋划,争取上级政府支持,举办第一届“绿色大圩葡萄节”,吸引城市人到乡间摘葡萄、品土菜。

2004年,大圩出台《大圩镇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决定》,提出改变“一油一稻”的传统产业模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都市农业”的逐步升级。

随后,镇里精心打造“葡萄沟”,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集观光采摘、餐饮休闲为一体的葡萄科技示范园等多处旅游接待点,配套发展“阿庆嫂”等50多家“农家乐”……

这几年,大圩持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面积已达2万多亩,形成了瓜果采摘、观荷采菱、树木苗木、优质蔬菜四大特色基地,仿佛一个天然的“农家大超市”,成为合肥市民的菜篮子、果篮子。

15年来,每年一届的“大圩葡萄节”的品质和层级也在不断提升,合肥市包河区政府牵头、大圩镇政府主办,节庆活动一年比一年精彩。如今的大圩,从第一年接待游客不足10万人,到近几年年均接待数百万名游客;从过去只有‘葡萄节’来大圩摘葡萄,到如今周末随时可以到访,采摘、游玩、垂钓一条龙。

“现在的‘大圩葡萄’,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即便是葡萄大量上市的时节,二三十元一斤的‘大圩葡萄’也只愁买不愁卖。”李勇自豪地说。

15年里,夫妻俩谨守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好、人好我变”的16字箴言,在20亩葡萄园里精耕细作,年均30万元的收入,让这个祖孙三代5口人的小家庭富裕殷实。“大圩葡萄种植第一人”的美誉,让李勇仍要经常外出做技术顾问和指导,足迹遍布周边省份。他和爱人还谋划着要在葡萄园里开辟一块休闲广场,供采摘的游客休闲、品茗、纳凉;在葡萄园边上建一个五六万斤容量的冷库,调节市场供应。

三十多年风云激荡,从土地大片抛荒、寂寥的乡村,到如今依靠“一颗葡萄”迅速发展的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年近六旬的夫妻俩,常常会回忆起三十多年来大圩的变化,“真是从小小葡萄园里看到了农业农村大发展的轨迹。”李勇笑着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