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峥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义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却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非暴力沟通》,作者:为马歇尔·卢森堡,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本书着重介绍了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和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方式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例如,一位母亲可能对他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诉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非暴力沟通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因为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同时,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你可以说“欧文在过去的五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环节尤为重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首先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也许对方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例如,一位女士说:“我请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说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在被鼓励说出直接的愿望后,她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作者强调,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中亲密关系。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反应。然而,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在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家长则可能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和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书中,作者强调了“用全身心倾听”的重要性。不论别人以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的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例如作者谈道:有一次女儿在照镜子时说“我丑得像一只猪!”“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我大声宣布。女儿很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喊了声“爸呀”,然后摔上门出去了。我的安慰看来不合时宜,也许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也许当时我最好问她“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很失望吗?”
作者在书的最后提供了一个非暴力沟通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容易地使用进行非暴力沟通:
一、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 观察:“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 感受:“我感到……”
3. 需要:“因为我需要/看重……”
4. 请求:“你是否愿意……?”
二、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 观察:“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 感受:“你感到……吗?”
3. 需要:“因为你需要/看重……”
4. 请求:“所以,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