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任然
“口香糖”“粘什么”,当张雅丽说完“粘屁股”后,11位小朋友马上整齐地坐在了垫子上,等候老师的下一个口令。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蓉西新城家庭教育示范基地三楼的教室里,不时传出小朋友的笑声。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温江区儿童之家公益服务微项目“儿童安全成长营”活动。张雅丽是此次活动的社工老师,在她的“口香糖”指令下,小朋友行动格外有秩序。
张雅丽还给每一名小朋友发放了问卷,让他们把知道的安全知识写下来,并引导他们将这些安全知识分类,按照类别贴在纸上。
在温江区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那便是温江区重点打造的儿童之家。在那里,随处可见一张张稚嫩可爱的笑脸,随时能听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今,温江区儿童之家的建设率居全国前列,深受当地孩子们的喜爱,被他们称为“第二个家”。
作为成都市儿童之家建设区域试点区,2013年,温江区率先在成都市启动儿童之家建设并进行了积极探索。按照“党政牵头、典型示范、分层推进、整体覆盖、公益惠民”的建设思路,温江区走出了一条以满足儿童需求为导向,以点面结合、多样模式以及打造精品项目、项目孵化队伍为举措的儿童之家的建设实践。
针对需求提供服务
温江区天府家园社区的很多居民因工作无法按时接送孩子,不少家长无法辅导孩子学业。了解到居民的这一需求后,天府家园社区儿童之家分年龄段开设了430课堂,下午放学后,会有家园志愿者到学校接孩子到家园。
寿安镇岷江村有留守儿童,建在此地的儿童之家便为留守儿童建立了亲情平台,方便其与外出务工的父母用视频交流,并通过发展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开展了“帮助妈妈回家”行动,希望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在儿童之家的建设过程中,温江区妇联首先确立的思路便是“需求导向”,以儿童多样化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专业服务,并针对特殊群体儿童开展个性化服务。实践方式则采用了点面结合、示范引领,先期选取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12个示范点作为样板打造,为后期的儿童之家建设提供经验。
此外,温江区妇联还鼓励尝试不同的发展模式。目前儿童之家的主要运营模式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型、社区+社工服务型、社区管理型等多种模式,以社区为主导,社工组织为辅助的运营模式让儿童之家公益微项目的服务顺应了群众需求,工作开展得也更加专业化。
对接需求打造精品项目
架子搭好了,还需丰富内容。针对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温江区妇联在各个儿童之家继续下“细”功夫,打造了多个特色项目。
金马镇光明社区开展的“做绿色生命的使者”项目,通过组织开展插花课程、烘焙课程,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涌泉街道瑞泉馨城社区为了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进行了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公益微项目,让孩子在参与、交流中感受读书的魅力;
涌泉街道双堰社区则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播撒爱的种子;
……
在温江区妇联的努力下,2015年,温江区将儿童之家公益性儿童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列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从2016年开始,区妇联每年拿出部分经费用于采购儿童之家公益服务微项目落地到各儿童之家。自2016年区妇联开展第一届儿童之家微项目征集活动以来,已累计投入经费63万余元,支持175个微项目落地各儿童之家,打造了社区植物地图、儿童安全成长营、国学亲子诵读、0~3岁早教公益课堂等多个儿童之家品牌服务项目。
项目孵化志愿者队伍
5年来,温江区儿童之家的建设始终贯彻以需求为导向,目前已进入成熟模式、精品项目和优质队伍的良性循环发展中。
正是通过项目的发展孵化,促进了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注册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巾帼志愿服务日益活跃和规范,一大批优秀的巾帼志愿者参与进来,为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涌泉街道开展的以新手妈妈(怀孕与孩子在0~3岁)为主的“新手妈妈 共筑家园”家庭服务项目中,除回应新手妈妈在育儿、婚姻、家庭方面的需求外,也发现了不少有能力、有资源、有意愿、有想法、有时间、有网络的新手妈妈和服务新手妈妈的志愿者们,她们在引领其他新手妈妈、带动家庭参与社区治理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
此外,各社区儿童之家还定期为孩子和家长设计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和家长课堂,在心理关爱、家庭教育、儿童保护、亲子沟通、素能提升等方面入手,通过周活动、月活动、节庆活动、国际夏令营、冬令营等,为孩子们打造快乐幸福、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通过社区、家园、家庭三点互动,家庭积极广泛参与,既拉近了亲子关系、邻里关系,也为社区与居民的交流沟通提供了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