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而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
每一年中秋时节许多人就开始期待鲜美的大闸蟹。吴曼云在《江乡节物词》曰:“粉膏圆影月分光,每际中秋得饱尝”。从前的人们按照季节享受自然的赐予,一季一季的等待、期盼、享用、轮回,到了季节,也是适可而止,一尖一团足矣。不会暴饮暴食,而是慢条斯理,细吹细打,丝毫不能浪费。每一个人,诚诚恳恳,温良恭谨,才会有一个社会,和谐如一篇起承转合的文章。
时至今日,月到中秋最圆,而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月饼和其他中秋美食,却越来越成为一种忆旧、思亲的象征,其中无不蕴含着人们浓浓的亲情、乡情和期盼美好的心愿。真可谓——岁岁年年食不同,年年岁岁情更浓。
月饼象征着团圆。拜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美好的月色需要静静去品,中秋佳节,何不选择此刻大自然的馈赠,与家人朋友一起去庭院喝茶赏月,再伴上几块云腿月饼。溶溶月,淡淡风,饼儿甜,家团圆。
从南到北,月饼代表团圆的心
■ 陆瀚阳
追溯中秋,“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然而,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的传统美食月饼,也是产生在宋代。
我生活在北京,北京的中秋节,少不了那粉彩的兔爷。如果你去南锣鼓巷,亦或一些四合院密集的地方,总能看到卖兔爷的,而兔爷的存在,是北京中秋的一个特点。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家中的主妇忙着用月饼拜月,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拜月用的“兔儿爷”。
北京人的中秋节,可以少了兔爷,却少不了有三禾标志的稻香村的月饼。我素来不爱吃,但为了应景,还是会选择的。
月饼象征着团圆。拜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月饼的制作方法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明代的人喜欢馈赠月饼,明人多于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
说到欣赏,北方人在这点上比不上南方人雅致。且不说风花雪月,仅仅就是在吃的方面,可能南方更胜一筹。
结束了禁渔期的南方,海鲜总是少不了的,而作为南方的代表,苏州、杭州,两地也有不同。我素来喜欢苏州,而民国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夫人就认为,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掐指一算,阳澄湖的大闸蟹恰恰是在中秋能够在餐桌上出现。作为中国白案糕点的代表,苏式月饼,也恰恰是南方人的喜欢,甜而不腻的口感,总是让人怀念。
至于杭州,这个季节是热闹的,且不论如何热闹,仅仅这杭州的桂花,就能够香到让人打个喷嚏。若是风朗天清的日子过中秋,别是一番滋味。
杭州有的人家,会选择在西湖孤山路的楼外楼定上一桌家庭宴,而后选择附近的游船,同游西湖。一般的人家,则会出来赏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就是能够看到月亮最好的西湖景点。但是游客偏多,我又不爱去。
如若让我选个地方,其实哪里都一样,只要在小舟中,吃着月饼,喝着桂花龙井,抬头一看是天上的月亮,水中是三潭印月的倒影。中秋日的三潭印月,则会被放入蜡烛,天上,湖面,烛光若现。这或许是杭州一种独特的风景。
至于云南的中秋节,却又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云南是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如果仅仅以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而言,如纳西族祭月、白族拜月放灯、阿细人跳月、德昂族串月、苗族闹月等等不胜枚举。我以为,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之上,海拔相对较高,往往中秋时分的云南又是温润的,月亮自然也是光亮的,中秋若是能够在云南度过,该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在自己的院子里看过月亮,最喜欢三种情况:
月亮东升的时候,站在天井边看月亮,星辰伴满月,此时,若是桌上有茶杯,从茶杯中看到的月亮,朦胧可爱。
月亮逐渐到制高点,在院子的慕月堂通过窗户欣赏月光,则更是别致。桌上烛光闪烁,空中的月光,疑似一面会发光的瑶台镜,此时赏月,若有缥缈的音乐,则会觉时空静止,岁月静好。
月到远处,则要站在二楼,凭栏眺望。月逐渐远去,而月光洒在屋檐上,似乎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轻纱。
美好的月色需要静静去品,中秋佳节,何不选择此刻大自然的馈赠,与家人朋友一起去庭院喝茶赏月,再伴上几块云腿月饼。
溶溶月,淡淡风,饼儿甜,家团圆。美哉中秋!
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三笼屉或四笼屉。就这样蒸两三个钟头,月饼就蒸好了。再用木制的“点朵子”沾上红颜料,于是暄腾腾的白面上有了朵朵红花。如今,日子真的很好很好了,月饼真的很多很丰富了,可是我却越来越思念儿时家乡的大锅蒸月饼。
我思念,家乡的大锅蒸月饼
■ 梦瑶
进入9月,琳琅满目的月饼开始弥漫着浓浓的中秋味。我尝试着购买过多种月饼,就是没吃出记忆里的滋味。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临近,孩子们都特别兴奋,妈妈们则忙坏了。妈妈们要早早地收集晾晒的盏花、葫芦花、玫瑰花、香豆叶,接着用石头“匠窝子”捣碎和面,再托人从城里购买些红曲、姜黄。
在日常劳作间歇,还要收集枯树枝、烂树根,收工后背回家晒干了,或者在院墙外晾晒些牛粪块。蒸月饼比不得平常蒸馍馍,必须有烧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临近中秋的前几天,妈妈将自家提前制作好的“糟子”用温水泡开了,调上酵头发面。按照我家“八卦”蒸笼的大小,将发好的面均匀地揪成若干团,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推开成半公分厚、直径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张面饼。将新榨的胡麻油均匀地涂抹一遍,再撒上姜黄和白砂糖,然后撒上一层厚厚的白面;最后紧紧地卷成一卷压成一团,压实了,再擀成刚才的形状,再撒上一遍……
如法炮制,最后擀一个薄如纸的面皮儿将整块月饼完全包裹起来,要双人四手抬到笼屉里,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三笼屉或四笼屉。
这时,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里早已烧好了沸腾的开水,笼屉次撂在大锅上,再用干净淋湿的碎布片将锅沿缝隙塞严,用柴火烧上半个钟头的旺火。停顿一刻钟后再用温火烧半小时。就这样蒸两三个钟头,月饼就蒸好了。
那时候,为了蒸月饼,每年我都会向老师请假担任“烧火丫头”的角色。
月饼蒸好后,用木制的“点朵子”沾上红颜料,于是暄腾腾的白面上有了朵朵红花,晾上一个晚上,揭掉表皮,切成15公分大小的方块,便可吃了。
当皎洁的月亮爬过树梢立在屋顶时,深邃的天空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有若无,亮汪汪的月光洒落在农家宽敞的院落里,比白昼更亮堂。
此时家家户户搬出自家方桌,端一块完整的、画着月亮的月饼,恭恭敬敬地供献在方桌中央,四周的拼盘里供奉上自家收获的水果或别的什么好吃的,叫“献月”。
老人们还会讲“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每当这时孩子们三五成群,悄悄地溜进邻家院子,掰一小块月饼,或拿一串葡萄,嬉笑着又去别家串门了……
如今,日子真的很好很好了,月饼真的很多很丰富了,可是我却越来越思念儿时家乡的大锅蒸月饼。
为了“愿月”,母亲常常做一种叫“月徽”的面月饼。“月徽”的形状大多是圆形的,馅一般使用红糖,在那些月徽当中,往往有一个大如脸盆,在“愿月”时摆在桌子当中。吃着母亲做的甜甜的“月徽”,心里高兴得不得了。每到中秋节,我就会想起母亲的甜“月徽”,想起一家人坐在月光下的幸福时光……
中秋“愿月”吃“月徽”
■ 石广田
乡村的中秋,正是收秋种麦的大忙时节。在忙碌的间隙中,人们一直保留着“愿月”的传统。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中秋节,母亲是最忙碌的。为了“愿月”,母亲常常做一种叫“月徽”的面月饼。“月徽”的形状大多是圆形的,馅一般使用红糖,在那些月徽当中,往往有一个大如脸盆,在“愿月”时摆在桌子当中。
对“月徽”的制作,母亲总是精益求精。在精心包好以后,上笼蒸制以前,还要对“月徽”进行装饰:母亲用饭碗的碗口和碗底,在“月徽”上压出均匀的圆圈,再用筷子点出不规则的小圆点。有时候,我们还会到路边采一种叫作“蔴锁”的果子,用这种硬币大小的果子印出来的花纹,就像是一颗颗放着光芒的小星星,漂亮极了。
当中秋节的月亮升起来以后,“愿月”活动才会正式开始。我们会在院子当中摆上一张桌子,上面再摆上一把带棵子的大豆,把那块儿“大月徽”摆在桌子正中,然后点燃香烛,鸣放鞭炮。按照“男祭灶,女愿月”的习俗,这些活动中,母亲都是主角。整个中秋节晚上,村子里的鞭炮声都会此起彼伏,硝烟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各种仪式结束以后,就是吃“月徽”了。母亲拿来菜刀,将那块大“月徽”切成小块儿,分给每一个人品尝。吃着母亲做的甜甜的“月徽”,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当“月徽”蒸熟的时候就想吃,可是为了“愿月”的等待,把那些“馋虫”勾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欢。现在想起来,那种朴实的“月徽”除了甜味儿以外,和现在各种档次、万千风味的月饼根本没法比。不过,“月徽”却仍是中秋节时我们最好的点心。
吃过“月徽”,接下来就开始干活儿了。一家人坐在院子当中,在皎洁的月光下,或剥玉米,或择花生,听着父亲、母亲讲着月亮的神话,不知不觉就会月至中天,浓重的雾气和露水,悄悄地浸湿了衣服和头发。中秋节的晚上,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过去。
如今,甜“月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新式的月饼取而代之了。每到中秋节,望着圆圆的明月,听着鞭炮的欢响,我就会想起母亲的甜“月徽”,想起一家人坐在月光下的幸福时光……
中秋话蟹
■ 梁实秋
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蟹不一定要大闸蟹,秋高气爽的时节,大陆上任何湖沼溪流,岸边稻米高粱一熟,率多盛产螃蟹。
七尖八团,七月里吃尖脐(雄),八月里吃团脐(雌),那是蟹正肥的季节。记得小时候在北平,每逢到了这个季节,家里总要大吃几顿,每人两只,一尖一团。照例通知长发送五斤花雕全家共饮。有蟹无酒,那是大煞风景的事。《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母亲对我们说,她小时候在杭州家里吃螃蟹,要慢条斯理,细吹细打,一点蟹肉都不能糟蹋,食毕要把破碎的蟹壳放在戥子上称一下,看谁的一份儿分量轻,表示吃的最干净,有奖。我心粗气浮,没有耐心,蟹的小腿部分总是弃而不食,肚子部分囫囵略咬而已。每次食毕,母亲教我们到后院采择艾尖一大把,搓碎了洗手,去腥气。
在餐馆里吃“炒蟹肉”,南人称蟹粉,有肉有黄,免得自己剥壳,吃起来痛快,味道就差多了。西餐馆把蟹肉剥出来,填在蟹匡(蟹匡即蟹壳)里烤,那种吃法别致,也索然寡味。
食蟹而不失原味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笼屉里整只的蒸。在北平吃螃蟹唯一好去处是前门外肉市正阳楼。蟹到店中畜在大缸里,浇鸡蛋白催肥,一两天后才应客。我曾掀开缸盖看过,满缸的蛋白泡沫。食客每人一份小木槌小木垫,黄杨木制,旋床子定制的,小巧合用,敲敲打打,可免牙咬手剥之劳。
在正阳楼吃蟹,每客一尖一团足矣,然后补上一碟烤羊肉夹烧饼而食之,酒足饭饱。别忘了要一碗汆大甲,这碗汤妙趣无穷,高汤一碗煮沸,投下剥好了的蟹螯七八块,立即起锅注在碗内,洒上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锅老油条。除了这一味汆大甲,没有任何别的羹汤可以压得住这一餐饭的阵脚。以蒸蟹始,以大甲汤终,前后照应,犹如一篇起承转合的文章。
蟹有许多种吃法,烧白菜,烧鱼唇,烧鱼翅,都可以。蟹黄烧卖则尤其可口,惟必须真有蟹黄蟹肉放在馅内才好,不是一两小块蟹黄摆在外面做样子的。
蟹肉可以腌后收藏起来,是为蟹胥,俗名为蟹酱,这是我们古已有之的美味。《周礼·天官·庖人注》:“青州之蟹胥。”我有一位家乡在芜湖的同学,他从家乡带了一小坛蟹酱给我。打开坛子,黄澄澄的蟹油一层,香气扑鼻。一碗阳春面,加进一两匙蟹酱,岂止是“清水变鸡汤”?
海蟹虽然味较差,但是个子粗大,肉多。生平吃海蟹最满意的一次,是在美国华盛顿州安哲利斯港的码头附近,买得两只巨蟹,硕大无朋,从冰柜里取出,却十分新鲜,也是煮熟了的,一家人乘等候轮渡之便,在车上分而食之,味甚鲜美,和河蟹相比各有千秋。
陆放翁诗:“磊落金盘荐糖蟹。”我不知道螃蟹可以加糖。可是古人记载确有其事。《清异录》:“炀帝幸江州,吴中贡糖蟹。”《梦溪笔谈》:“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大抵南人嗜咸,北有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
如今北人没有这种风俗,至少我没有吃过甜螃蟹,我只吃过南人的醉蟹,真咸!螃蟹蘸姜醋,是标准的吃法,常有人在醋里加糖,变成酸甜的味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