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继上海、浙江在试点基础上完善了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后,去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今年秋季开学,还有17个省份开启改革进程。
新高考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放开考试科目,以“3+X”的方式呈现,在给予学生和家长充分选择权、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让他们面临一些新问题,即如何把握未来的人生走向?
近年来,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也从侧面显示了学生提早做出选择的必要——不少大学新生,入学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选的专业,于是,再次和同学竞争极少的转专业机会;一旦这条路走不通,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甚至有的学生退学重考。而那些坚持到毕业的学生,又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几乎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如何确定选考科目,既关乎学生的高考成绩、院校和专业选择,也关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自我发展。因此,学生和家长无法回避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生涯规划”。
何时开始做“生涯规划”
“我是谁,我将成为谁?”多数学生刚踏入高中时,往往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
“生涯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的基础上,使之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和价值观,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理想定位;同时,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做出相应的设计,确定其最佳职业目标,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等诸方面的准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让未来不只停留在梦想的层面。
高中时期,是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起步阶段。高中生“生涯规划”有两层含义——学习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前者既能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即生活”的理念,也为将来更好地从事自己选择的职业打好基础。而后者的定位是否准确,与个体职业理想、人生理想的实现息息相关。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学生普遍接受“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也开始起步。据媒体报道,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这一课程帮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和职业的匹配度。比如想当外科医生,如果手脚协调能力差就不适合;而如果想从事服装设计,则需要有较好的色彩敏感性和美术基础。上海交大附中的“生涯规划”课,会为学生做专业的职业测试,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性格适合哪类职业,如果有喜欢的方向,怎样努力。
家长和孩子容易陷入误区
今年30多岁的蓝之枫曾经是个学霸,当年,他以绝对高分考入国内某知名985大学,成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时他获得了保研资格,但与学法学相比,他更喜欢音乐,最终放弃在国内读研,申请了法国的音乐学院,从本科读起,学音乐学和作曲。8年后,他博士毕业。如今,蓝之枫是一位独立音乐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在国内读大学的前两年,我一直在说服自己好好学法、学外语,将来做个涉外律师,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和稳定的、殷实的生活。这也是我父母希望的。然而,越临近毕业,我的内心就越挣扎,我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好律师,但我对做律师没有什么激情,它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饭碗’。音乐对于我,则截然不同。”蓝之枫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
据第三方数据公司麦可思对部分院校2015级、2016级本科新生研究发现,八分之一的本科生有转专业意愿。其中,近四分之一所学专业非首选的新生想转换专业。即便学了首选专业的新生,也有十三分之一想转专业。而对2015级、2016级有退学意愿新生的研究显示,29%本科生退学的主要原因为“所选专业与自己预期不符”。
学生高考前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发展潜质等因素缺乏准确的认知和评估,对大学专业的内涵也不甚了解;对孩子的“生涯规划”,不少家长更关心比较实际的问题,甚至一些家长将“生涯规划”简单等同于升学志愿填报指导,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某种所谓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和职业;也有部分学生和家长,更看重学校的名气,觉得只要进了名校的大门,学什么专业都行。
家长为孩子做主,大多根据日后孩子工作的难易程度、行业收入水平、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家庭的人脉关系等方面来评价专业的好坏,是基于父母自身的价值体系,更基于功利与物质的外部评价标准来做决定的,忽视了孩子的兴趣、能力。
可以说,缺乏“生涯规划”意识,学生和家长很容易陷入这些误区。
尊重孩子的兴趣
家长在协助孩子做“生涯规划”时,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的生涯知识、了解校内外的资源、了解孩子的特质和性格。其次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做出从只关心孩子成绩排名到关心其个人发展、从关心专业热度到关心专业适合度等方面的心理调整。如果孩子没有明显地彰显出特别的兴趣爱好,家长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学习优势,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兴趣特长。
家长指导孩子做“生涯规划”应遵循两个原则,即“喜欢”“适合”。
“喜欢”就是兴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尊重孩子的兴趣,它是孩子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正如孔子在《论语·雍也》说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家长不妨建议孩子把自己未来目标按喜欢程度顺序罗列出来,然后,根据现在的情况与能力,分析每个目标有多大的成功率,实现目标需要付出多大的和哪些方面的努力,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想明白自己是谁,真正看重什么,价值观怎样,哪方面有潜能,什么能让自己开心或让自己有成就感、幸福感……再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确定未来的职业取向。
“适合”即性格、气质、能力与专业的匹配度。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具有哪些性格特征: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安静的还是好动的、与人交往是慢热型还是自来熟……参考孩子的脾气秉性,分析孩子未来适合从事商业运作、广告策划、机械制造、数字分析,还是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等,然后选择相匹配的发展方向。
协助孩子做“生涯规划”,父母应给予孩子充足的自主选择机会和独立空间,可以提建议,但不过多干涉,最终由孩子自己决定。
社会助力学生“生涯规划”
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除了家长和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多方的配合。比如,从国家层面来开,可以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发教材,设立课程,保证该课程的常态化开设。
对孩子进行“生涯规划”教育,需要让孩子们获得感性认识,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可以将其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和外部资源,与社区、高校、相关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作为学生参观和学习的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就业模拟训练、职业角色扮演等方式,丰富实践内容,开阔眼界,切身感受多种多样的职业情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和发展自身的兴趣特长。
体验,是让孩子确定自己是否喜欢一份工作的最直接、也是最好的途径,寒暑假实习就是孩子们尝试各种职业的好机会。他们可以借此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有助于在未来为自己做出正确的规划。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家长、社会携手,为孩子们提供安全、适当的实习机会,激发孩子的职业热情。但是,不要向孩子灌输选择高薪职业或“体面”职业的想法,也不必把他们推向一个特定的领域,让孩子在实习的过程中,自己判断是否对工作怀有热情,并学会在未来的人生规划中学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