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今年5月初的滴滴顺风车空姐遇害风波尚未完全平息,8月24日温州市女孩又在乘坐滴滴顺风车途中被害……几个月来,女性乘车遇险的恶性刑事案件不断曝出,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女性安全出行问题成为公共议题的热点和痛点。
声讨凶手、谴责不良企业、向有关部门建言、出炉各种贴心的女性安全提示、出行须知、防暴攻略……全社会都在为保障女性安全出行尽一分力。而在这中间,一则暖闻显得格外有温度。
9月3日,华南理工大学保卫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重磅发布!我工推出校园夜间护送服务》,宣布从9月10日起正式推出“校园夜间护送服务”,服务时间为凌晨零点到4点,目前服务对象为女教职工及教工家属,预期10月8日之后将扩大至五山校区女学生。
据悉,此举在广东高校中应属首例。而据媒体梳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都推行过类似服务,一般可在5到10分钟内到达求助地点。
看似简单的一项服务,其实背后并不简单:一方面,需要校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对校方治理与应对能力的严峻考验。首先,近年来大专院校掀起“合并风”,期望通过资源整合达到“1+1>2”的效果,校园面积越扩越宽,“东校区跟西校区谈个恋爱都算异地恋”,护送距离不近。其次,扩招与并校导致师生规模空前,相应的,护送的需求量也不小。再次,求助师生的需求时间和宿舍地点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合理安排人员、规划路线有难度。以武汉大学为例,每天晚上需要安排5台巡逻车、10名保安在4个学部值班巡逻。
尽管投入高、任务重、难度大,校园夜间护送服务仍然值得推广。原因在于:其一,大大增强了广大师生尤其是女性的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感,让他们得以安心攻读授课,潜心创造科研成果,也有利于稳定老师队伍,留住人才;其二,“防患于未然”,有力地维护了校园秩序,震慑不法分子,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其三,从“先乱后治”到“先治后不乱”的思路转变,有效地提高了校方的治理和应对能力。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方式方法上如何推陈出新,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不能动摇的根本。唯有时刻将师生的安全与幸福放在心上,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尽力保障他们的需求,才能把学校管好。
嘘寒问暖,不如补短;千言万语,不如实举。期待有更多学校行动起来,将校园夜间护送服务送到师生的心坎儿上。毕竟,一千条安全提示,也抵不上一次暖心陪护;一百倍的事后补救,也比不上始终守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