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韩亚聪
时隔短短三个月,继郑州空姐遇害案后,又一个花季女孩倒在滴滴顺风车司机的“魔爪”之下。
一直以来,头顶着种种“创业光环”的滴滴,忙着抢市场和扩大用户规模,这种野蛮生长的诟病正以“接连发生事故”的方式暴露出来。然而,这种以生命逝去为代价的暴露方式显然过于沉重。
一辆驶向未知危险的顺风车,足以带走我们的一部分公共安全感,而更血腥的伤害远非感官所能概括。
5月空姐案之后,滴滴曾公布了一系列顺风车整改措施,包括司机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等。然而在此次事件中,这些措施并未阻止悲剧再次发生,而滴滴客服接到受害人朋友的求助后更是长达4小时才提供司机车牌号等信息。更让人愤怒的是,犯罪嫌疑人曾在一天前便被女乘客举报性骚扰,却依旧能顺利接单。我们不得不怀疑,整改只是平息舆论、躲避危机,推脱和漠然依旧根深蒂固。
滴滴顺风车的安全风险由来已久。据了解,顺风车车主的审核明显比快车和专车要宽松很多,似乎“是车主就能注册”。今年6月份就有媒体曝光,连随便租赁来的车,都能注册成功。大幅度降低审核门槛带来的结果就是大量的低素质司机涌入,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从目前来看,滴滴在遇到类似乘客遇险的报警和投诉时,没有一套有效的应急预案,导致客服人员只会一推再推,缺少基本的救助行为和救助意识,仅凭一句“涉嫌泄露用户隐私信息,无法提供”就将乘客置于无限危险之中。
此外,平台内外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也为种种风险埋下了隐患。滴滴在一次次危机后依然“固步自封”,缺少对顺风车主的约束和监管,让危险的漏洞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新的互联网业态,监管部门显然“包容”太多,“审慎”太少,不严加监管,不让无视责任的企业付出惨重代价,又如何能为“任性”戴上“金箍”?
作为一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平台,对于滴滴而言,安全风险意识不仅事关生产企业的正常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事关社会公共安全环境和人民群众个人生命财产安全。正因如此,它的每一分松懈,每一次不负责任,或许带来的就是一个生命的遇袭。
如果一个个生命的消逝,依然唤不醒企业的安全风险责任意识,历经多次整改后依旧原地踏步——面对这种深入骨髓的漠视,或许只有刮骨疗伤更加彻底有效。
滴滴顺风车的设计初衷包含“让乘客间用车需求形成信息交互,合并同类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一次次的生命威胁,却让这个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产品变得有些狰狞。
因为,资本的无限扩张欲,正让安全变得失控。
滴滴顺风车已在全国下架,我们想知道,接下来,滴滴如何用实打实的安全升级,真正兑现“让出行更美好”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