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志飞
“足不出村办婚礼挺好的!”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西永固村,张红星家是第一户婚礼新办简办的人家。说起孩子在村里办的婚礼,今年52岁的张红星连说了几个“挺好的!”
去年,张红星的儿子结婚,没有去县城宴请宾客,而是在村红白理事会的倡导和服务下,在村里举办婚礼。这场婚礼让大家看到了不少以前没有的好处:一是婚礼宴席的花费少了。按照新规倡导,婚宴桌数控制在10桌以内,每桌花费600元,以前一万多元的花销,现在能省去一半。二是随礼费用降低了。有人跟张红星开玩笑:“这样你以前送出的人情就收不回来了”,张红星却说“无所谓”,因为总体来说,在村里办婚礼还是省了钱。三是婚宴在村部的文化大舞台举办,场地、桌椅、餐具、水电等都免费,席上吃的基本都是自家产的。去年,张红星就提前准备了自家养的鸡羊,“自家的东西好吃还实惠。”她说。
对于婚事新办,张红星的儿子很支持,新娘子也说:“村上办,行!”大伙儿聊天时也说这样挺好。而且,村里的老年人也能近距离感受婚礼的喜庆氛围。以前在县城办酒席,因为交通不便,老人们一般都去不了。现在他们都能来坐坐,不必随礼,出钱多少无所谓,来走动走动就可以。理事会还能为办事的村民帮忙联系长期合作的婚庆公司,节约了婚庆成本。
张红星的女儿6年前已经结婚。说起儿女们结婚彩礼的事,张红星说没有什么硬标准:“孩子高兴就行,我们也是为了孩子好。”
这就是作为宁夏自治区级文明村,西永固村近年来推进移风易俗的成果。
张红星说,平时经常能看到红白理事会的人在村里为村民们做工作。农闲时,村干部们自编自演的快板节目也在一次次的宣讲中入了村民们的耳和心:“移风易俗要记牢,孩子的幸福最重要。”现在,村里的人情宴请明显少了,比如孩子满月也不请酒了。
西永固村妇联主席牛香玉平时也经常向村民们宣讲移风易俗。她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婚丧嫁娶中的跟风攀比之风日盛,随礼名目繁多泛滥,人情消费持续攀升,村民不堪重负,有的人家因此债台高筑。去年3月,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适龄青年登记在册,及时引导,动员婚礼简办,很快转变了村民们的老观念。
当了19年的村妇女干部,牛香玉常向村民们讲这样一个道理:都是普通人家,婚礼是两家人办一家事,彩礼过高反而会导致女方地位低,而且,高彩礼还会成为婆媳关系不和的隐患。她认为,女性在经济和人格上都要尽量独立。
在牛香玉看来,村干部就要时刻想着村民,为群众办事就要不怕麻烦,所以能干的事她都干,还爱管闲事。“我经常教育俺男娃要会干家务,能给家人做大餐。”今年冬天,她的儿子也准备结婚,“到时,婚礼也会在村里办,不收礼金。”牛香玉说。
推进移风易俗,西永固村并非个例,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的现象,庙台乡东永固村的村“两委”班子也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在充分尊重民俗传统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以村民代表大会形式固化。党员带头,让移风易俗演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据了解,西永固村、东永固村的新风是石嘴山市惠农区“333”工作法助推移风易俗的成果。近年来,惠农区积极创新思路和举措,以“333工作法”,暨以依托“三书”、做实“三表”、协调三方为抓手,助推移风易俗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三书”即移风易俗倡议书、移风易俗承诺书、移风易俗函告书。具体做法上,是由区民政局牵头,向前来登记结婚的青年或登记办理白事的群众,发放倡议书,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相关倡议、宣讲传达到人,不断提高公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度。在此基础上,引导群众签订承诺书,发挥承诺的作用,达到自我教育、道德约束、社会监督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惠农区民政局以函告书形式将登记注册的婚丧事宜通知到乡镇,乡镇联合村红白理事会对事主文明开展婚丧嫁娶进行全面的服务和监管,并将承诺书送达区文明办、事主所在的乡镇和行政村,实现上下左右信息互通合拍,形成合力。
“三表”即婚事白事操办登记表、婚事白事操办报告表、婚事白事协办表。接收到民政部门送达的移风易俗函告书后,村红白理事会积极跟进工作,主动上门送政策、搞服务、解难题,指导事主如实填表,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办事的时间、地点、宴请标准及预计桌数、邀请范围及人数、预计开支等,做细做实各项前期沟通协调工作,并予以备案。对积极响应号召,遵守诺言、履行承诺,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反对高价彩礼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进行宣传,营造深入推进的社会氛围;对没有很好履行个人承诺,婚丧喜庆事宜出现超范围、超标准、铺张浪费等现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予以抵制并批评教育。理事会还要填写婚事或白事协办表,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找准改进方向,推进措施,为做好后续监管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协调三方暨构筑宣传、民政、乡镇(行政村)三方协调“金三角”,实现多方参与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与纪检、教育、工青妇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移风易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节俭不失隆重等观念和做法需要民风民俗的改变,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服务到位。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也在于风俗文化观念的与时俱进与提升进步。成风化人,宁夏的美丽乡村在行动,并且新风劲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