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全民健身十年,向美好生活再出发 3岁接受面试培训,学前掌握3000汉字 “高龄失独母亲怀双胞胎”戳中社会痛点 莫忘海外游学的“初心与远方”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3岁接受面试培训,学前掌握3000汉字

——幼升小果真需要如此“衔接”?

□ 新华社记者 胡浩 吴振东 周畅 潘旭

语文、数学、英语、面试技巧、仪容口才……本应恣意奔跑嬉戏的年龄,许多孩子却被家长塞进教室接受“幼小衔接”培训。

疯狂的培训

在上海一家专为应试民办小学招生而开设的“幼升小精英培训班”,孩子们拿着平板电脑做题,并模拟升学面试一般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个培训班里,最小的孩子仅有2岁半。

当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中班孩子的幼升小课程时,一位姓杨的老师反问孩子此前有没有上过拼音、英语培训班。记者回答说“没有”后,这位老师反复强调,必须抓紧了,时间不多了,“因为已经荒废了两年”。

杨姓老师给记者介绍了一个让孩子“迎头赶上”的方案:暑期里孩子每天来机构学习,开学后每周来两次,收费3万元。按照这家机构“幼升小”孩子的知识标配,幼儿园毕业前孩子要掌握3000个汉字、100以内加减法和简单的英语会话,此外还要基本掌握汉语拼音。

在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一直是家长择校的重点环节,其中以竞相追逐知名民办中小学为主流,某些“第一梯队”民办学校招生甚至百里挑一。

部分民办小学采取面谈方式招生。“不能告诉老师自己爱看动画片、玩游戏,不能说自己的外号是‘小霸王’‘小淘气’,也不能说平时父母没时间陪,都是姥姥姥爷陪着……”某“幼小衔接”培训机构的老师反复提醒孩子们,按照事先背好的标准答案回答老师提问,万一老师问了其他问题,也一定要说“好的一面”。

安徽合肥一家培训机构自称“已成功开办幼小衔接教育五年以上”,该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会重点教宝贝怎么表现自己,以便更好地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喜欢。”

焦虑的家长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在内的19个热点大城市幼升小就近入学率已达到99%。既然绝大多数小学都已实现就近入学,为何“幼小衔接”培训仍然大受追捧?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民办小学可以通过面谈等方式选择招生,这成为培训机构紧盯的市场。它们倡导超纲早学,培训具有极强的应试针对性,家长也在机构营造出的“鸡血”环境下越发焦虑。

广州李女士的孩子暑假后即将升入大班。为了明年的幼升小,李女士已经搜集了厚厚的攻略:某某小学面试时家长和孩子分开,会考孩子算数题、画画、跳绳、叠被子等;某某小学面试时有三个老师,第一个老师问姓名、来自哪里,然后计算题、英文从1数到10,第二个老师考看图说话,第三个老师问父母电话号码、工作内容……

“每个民办小学的要求都不同,培训班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李女士说。

即使是打算就近进入公立小学,家长们也普遍担心如果孩子“零基础”入学,会跟不上进度,遭到老师“嫌弃”,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小学一年级时,通常大部分学生都提前学了拼音、计算,老师就会随着‘大部队’的进度走,一个星期就教完拼音,没学过的孩子就跟不上了。”正在某培训班等着接孩子的曹女士认为,即使小学可以就近入学,但孩子将来总要面临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

“中考就是一道坎。倒在坎下的,可能就是不一样的人生。”北京一名6岁孩子的家长孙东说。

正本清源的责任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小学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园组织测试等行为的,将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通知还强调,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范和生认为,仅靠禁令仍然不够。整治“幼小衔接”乱象,要看禁令是否得到了真正落实。主管部门要走出办公室,到那些违规的小学校、幼儿园去,到火爆的培训市场去,看一看禁令发出后的成效。工商等相关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从根本上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一方面,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让家长们从容地为孩子选择教育路径;另一方面,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也应跟上,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上小学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宗莉说,“如果一定要在入学前教孩子一些什么,那么自理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语言表达等才是关键,而这些能力的养成是一个自然发育的过程,尤其需要在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锻炼,靠突击、强化可能会有利于一时,但无益于长远。”

因此,郭宗莉认为,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要教给孩子的不是“抢学”,而是要承担起孩子入学后一系列适应性行为养成的教育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