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吴军华
□ 谢婷如
7月21日上午,福州市连江县江南乡梅洋村响起了一阵热闹的鞭炮声。村民们自发举行仪式,庆祝凤梅公路进村段拓宽改造工程竣工。
凤梅公路是梅洋村通往县城的唯一公路,进村段不仅路窄,两车交会困难,而且经过多次台风侵袭,早已破损严重。如今改造后的路面拓宽到了6米,大大方便村民出行和游客的进出。
“这个工程多亏了我们的陈书记,没有她的争取和奔波,根本搞不起来。”一位村民感激地说。
这位村民所说的陈书记名叫陈燕金,是梅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梅洋村村干部以来,这位“85后”女“村官”为梅洋村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很多让村民感动的实事。
陈燕金在梅洋村出生长大,200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梅洋村是一个市级贫困村,共有370户、1063名村民,其中900多人长期旅居海外打工或经商,长住在村里的仅有50多位孤寡老人和少数年轻村民。“当时我就想要尽我所能,改变村里的穷困状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陈燕金回忆说。
梅洋村有4万多棵梅花树,是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近年,村“两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休闲生态观光农业。为了推进村里的旅游发展,陈燕金回村后,先后主持或参与策划、实施了梅花节、书画写生、山地自行车、徒步上梅洋等一大波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
前些年建设的梅园是村里的主题公园,也是吸引旅客的主要景区之一,近年受台风袭击,毁损比较严重,陈燕金多方筹资进行了修补和扩建,使村里的“一园一湖一片林”旅游框架更加完善。
梅洋的名声越来越响,游客越来越多,但瓶颈是进山的13公里凤梅公路破损严重,旅客进出不便,大大制约了梅洋村旅游产业的发展。2015年陈燕金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后,便开始谋划解决这一“旧疾”。
梅洋村底子薄,缺乏资金,想要修路谈何容易,但陈燕金愣是在村里挖出了“富矿”。她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翻遍了村里的宗族谱,找出了从村里走出去的700多位华侨的名字和他们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然后“厚着脸皮”去联系、拜访,希望他们为公路改造捐款。
那段时间,陈燕金上班不讲时间,也几乎没休过周末,一周跑三趟县区,就为了多谈几户侨家。她的这股子劲头感染了许多侨胞和乡亲,他们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个月,500万元的捐款就到位了,加上政府的拨款,公路改造资金问题终于解决。2017年上半年,工程正式启动。
凤梅公路的拓宽改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道路滑坡、塌方多次出现,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还给村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去年9月,“纳沙”“海棠”双台风来袭,凤梅公路又遭受重创,出现有多处滑坡。个子矮小、身体单薄的陈燕金,带领村两委干部查看受损路段,还徒步几公里为留守村民送去新鲜蔬菜。饭点过去了很久,她自己还没来得及吃饭。有村干部劝说她注意自己身体,不用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但她说:“不到现场去看情况,我就不安心。”
除了修园修路等基础设置的建设,这几年,陈燕金还带领村“两委”推动了多项产业的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比如为贫困家庭提供扶持资金和技术支持,利用村里森林和花种较多的优势,发展酿酒、养蜂、种花等产业。
目前,村里的养蜂农户已有40余家,有规模酿酒的6家。此外,她还引导、支持村民经营乡村酒舍和农家乐,通过开展旅游服务增收致富。
这几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梅洋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保持至少12%的增长,如今已达到1.6万元,全村已基本实现小康,完成了从“贫困村”到“精品村”的蝶变。
由于劳碌和操心,陈燕金的体重由回村时的120斤降到了90多斤,以致村里许多老人一见到她,就叮嘱她“多吃一点”,甚至送上自家出产的地瓜,让她增肥。
“我跟村里人的关系一直像亲人一样。之前,我只觉得梅洋是我的母亲,现在我觉得更像我的孩子,未来或许它会更像我的伴侣。”谈到在梅洋村工作这些年的感受,陈燕金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