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迪士尼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到《爱丽丝梦游仙境》,再到《七龙珠》《名侦探柯南》与《海贼王》,400余幅动漫原画与珍稀赛璐璐,还原了神奇的动画世界是如何诞生的?
这是“他们”首次来到北京,第一次在中国展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钟玲 文/摄
“妈妈,你看,这些画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每张又都有不同,这张右脚是放下来的,那张右脚是抬起来的……”
7月,一个炎热的上午,在国家图书馆的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三、第四展厅里,一个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小男孩儿,正在一边手舞足蹈地比画着,一边认真地对妈妈描述着他所看到的景象,在交流中,他还恍然大悟“如果把那些画叠起快速地翻,画上的人就会‘动起来’!动画片,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 小观众正在学画动漫
隔着厚厚的玻璃,他们正在欣赏的是几十张迪士尼动画电影《睡美人》的珍贵手稿。幽暗的展厅里还有很多经典动漫人物,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名侦探柯南……7月21日开幕的“动漫原画特展——一支铅笔诞生的世界”,将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让小朋友们走进一个神奇的动画世界,也让已在成年人的世界游离太久的人们回到过去,回到童年……
原画、赛璐璐……众多经典角色重现
进入展厅,依左侧顺向而行,《明日之丈》《幽游白书》《城市猎人》《小鹿斑比》……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一幅幅被镶嵌在镜框中的原画和赛璐璐,以五彩斑斓的颜色与单一的黑白色调,交替展示着一个我们从未曾“到过”的动漫世界。
穿越时光,“他们”以最原始的模样,向我们走来——
跳跃、欢喜、惊慌……那个我们最熟悉的米老鼠,这一次以画纸上一个个简单线条绘制的形象出现,那是《一只爪子的故事》中米老鼠的铅笔手稿,也是米老鼠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上时的样子。
柯南、鲁邦三世、次元大介……电影《名侦探柯南》中的角色,以赛璐璐原片的形式出现,依旧是各自睿智的、狡黠的、严肃的模样。
鸟山明的《七龙珠》,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两部王牌动漫的手稿和赛璐璐,算是“巨星”,《七龙珠》的手稿,甚至能够清晰可见,上面的修改痕迹,以及作者的构图设计。
还有,1940年的《木偶奇遇记》、1951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1955年的《小飞侠》这些诞生于1939年到1995年间的迪士尼动画的原始拷贝、原画和赛璐璐……在这些作品中,很多展品都带着沃尔特·迪士尼先生珍贵的亲笔手签,还有84幅来自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工作室的创始画师Vaytch Robin先生的私人收藏和创作,这些由其女儿提供的作品,大多是迪士尼动漫人物在成型之前的最终创作稿。
从1939年迪士尼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到如今仍在连载的《海贼王》,400余幅动漫原画与珍稀赛璐璐还原了一个神奇的动画世界最初的模样。
这是“他们”首次来到北京,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
不只是欣赏,一次“特殊”的奇妙旅程
什么是原画?动画创作中一个场景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的画面,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
什么是赛璐璐?画师为了制作动画电影胶片,把动漫人物手绘画在透明胶片上的原画。上好颜色的赛璐璐胶片放在背景画上进行拍摄。
在被分隔成原画区、赛璐璐体验区等不同“空间”的展厅里,走走看看,你会发现欣赏作品并不是唯一的事。
米老鼠活泼可爱,爱丽丝美丽优雅,映衬着五颜六色的背景,长两米、宽一米有余且画着不同动画故事的“玻璃房”,营造出了一个个赛璐璐的动画情境,这个展厅里的赛璐璐体验区,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何为赛璐璐,还可以体验自己被“叠加”进赛璐璐作品的感受;展厅里的每一幅或者每一组作品都附有语音导览,可以让感兴趣的人一边欣赏一边听其背后的故事;将作品与我们分隔成两个世界的玻璃窗,上面记录着一些不同的文字。有一些是动漫作品的故事梗概,而有些除了向人们“科普”关于原画与赛璐璐的“知识点”,还于只字片语间告诉人们,“他们”的珍贵。
一部动画电影需要15万张不等的赛璐璐,这种胶片的材质,虽然可再次利用,但因为会留下划痕,一般只能使用3次。又因为数量很多,动画电影制作完成后,迪士尼的赛璐璐就会被销毁或处理,只有极少数作品流传下来。在存世量极少的迪士尼赛璐璐作品中,能与背景水彩画同时成套保留下来的就更少,这次展览展出的100幅带背景的赛璐璐,其价值不言而喻。
展厅最为醒目的地方是右侧的上空,有一处画纸叠加折成的造型,以阶梯形状自下而上,像一只又一只飞翔于天空的海鸥,画纸上,或是米奇,或是匹诺曹,或是白雪公主……而在这些画纸的下方,同样以阶梯形式“布展”的是一些看起来并无多少区别的手稿。
看似简单的线条勾勒,没有色彩的润色填充,来自1959年的《睡美人》,每一张手稿,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在陈诉着我们所看到的动画电影,要经过多繁复的工作才能完成——电影放映的标准是每秒24帧,而动画制作里的每一秒,通常由24张静止的画面组成,就像电影人物的24个分身,各自扮演着动作、场景变化中的不同定格。不由得惊叹,60分钟的动画电影,原来需要86400张手绘稿,才组合成我们所看到的流畅、生动的画面……
玻璃窗之上,“一秒钟里的24个分身”,用静态的图片、静态的文字,清晰地讲述着一部动画电影的诞生过程,可在那一张张泛黄的画纸背后,你仿佛能看到画师在埋头工作的场景,也似乎能闻到那凝结了画师汗水的独特气息。
身临其境,在动画诞生的瞬间
犹如两个世界,在展厅的隔壁,除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涂鸦墙,还有一个让人们拿起画笔动手操作的绘画工作间——与展厅里的冷色调不同,暖色调的画室看起来更加温馨。木制的工作台,张贴在画板上的原画和手稿,散落在房间各个角落桌子上的铅笔、画纸,还有近出口处摆放着几十种艳丽的油彩……这是一个“模拟”的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画师的工作间,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一些小朋友们在那里认真地涂涂画画,有照图描摹动漫的,也有坚持画自己想画的“对象”的……而身临此境的自己,终于,也拿起画笔开始在纸上涂鸦,想起童年时候看过的一部部动画片;想起那时喜欢的一些动漫人物;也幻想起20世纪那个黄金年代里,迪士尼的画师们于这样的画室里,手绘那些经典卡通形象的一个又一个瞬间。
多少年前,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地方,用一支铅笔绘出一个个经典的动画故事,向世人传递“爱”“勇气”“梦想”和“希望”……
走出展厅时,再遇那对母子,小男孩儿用稚嫩的声音问着:“妈妈,以后我的画也会挂在那个墙上吗?”身旁的母亲微笑着鼓励:“会的,只要你努力。”
忽然想到,也许,于今天这个时代,展厅里这些带着岁月尘埃而来的作品,能被那个小男孩儿认出的角色没有几个,可在这个一支铅笔绘出来的动画世界,“他们”却依然能做到,为他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于此时站在展厅中,早已将那些动漫人物烂熟于心的我,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