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艳霞
清晨的江津湖面春雨在窗前,
襄阳的阿爹捎来故乡黄酒鲜。
荆州的东门城楼时有好风景,
穿梭于古之城间匆匆已十年。
不知不觉间,父亲母亲已经是花甲之年。我在荆州,他们在襄阳。思念的距离有多长,对于我和父亲母亲而言,大概就是这两座古城的距离。
听闻五一小长假我要回襄阳探望他们,两位老人提前一个星期就开始准备。母亲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饭菜,父亲在一旁提醒我要提前把车票买好。不一会儿他们又发来视频通话,跟我说天气预报说要降温会下雨,别忘了穿外套带雨伞。搁在十年前,父母的絮叨于我而言无异于唐僧对着孙悟空念的紧箍咒,如今而立之年的我,早已明白父母对我牵挂的心情,他们啰唆的话语,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家的温暖。
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父亲母亲苍老而又欢喜的脸庞和一大桌丰盛的饭菜。父亲喜欢喝上一两小酒,一小碟兰花豆或是一小碟孔明菜就是他最好的下酒菜。我劝他多吃点桌上的鸡鸭鱼肉,他反倒劝我多吃一点,不要总想着减肥,身体健康才能照顾好家庭搞好工作。父亲母亲不让我吃中午的剩菜,他俩却把剩菜吃了个精光,碗里一如往常,干净得一粒米都没有。对此,我也习以为常,从很小的时候起,家里的饭桌上就是这样,每次吃过饭,饭碗里从来不会落下一粒米,吃不完的菜也不会倒掉,热热下顿吃完。
记得小时候,在单位负责水电气修理的父亲就经常教导我,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亲读书少,不懂教我有文采的诗句,但总是告诫我“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还说毛主席一生吃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他还给我讲周总理穿百衲睡衣、朱老总踏补丁布鞋、邓小平喝绿豆稀饭的故事。父亲说,节俭要从饭桌上做起,饭桌上珍惜粮食,养成节俭好习惯,才会有感恩之心,才会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父亲小时候家里穷,他十五岁就参加工作,当学徒跟着师傅学习水电气修理。父亲有个可以斜挎的木质的工具箱,里面的工具父亲经常拿出来擦拭、上油,工具箱时间长开裂了,他用铁皮将裂开的地方箍好继续用,背带磨断了一根又一根。不论在哪里看到有掉落的螺丝螺帽,父亲都会拾起来放进工具箱。同单位的叔叔伯伯常笑父亲太吝啬,几十年也舍不得换个新箱子,但他们哪里知道,单位上的水电机械保养,家属院内张家李家的家用电器坏了都是靠父亲这个工具箱里面的宝贝,父亲从没收过别人一分钱。
记得当初父亲母亲专程赶来荆州考察我的男友,让他到我住的单身公寓来吃饭,同时也让我邀请了几个和我要好的年轻同事。父亲母亲张罗了一桌好饭菜招待大家,男友不善言辞,却总能静静地听我和同事们谈天说地。他陪父亲喝酒,不仅给父亲斟酒还询问我的同事要不要再加点。饭桌上,男友夹菜不小心掉了一块茄子,也小心翼翼地夹起来吃掉,并且他吃罢饭,碗里也是干干净净,一粒米饭都不剩。父亲母亲露出了赞许的眼光,我知道男友通过了考验。后来他成了我的丈夫,再后来我们当上了爸爸妈妈。
望着两鬓斑白的父亲母亲,我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个情景:漫天冰雪的冬夜,父亲母亲和我围坐在炭火盆旁,父亲一边烤火取暖,一边将红薯埋在炭火下面烤给我吃,当空气中弥散着焦香的甜味,父亲拿起火钳,自言自语“就是这个点儿”,他夹出炭火灰下的红薯,清理干净递到我手中。红薯很大,我吃了几口便饱了,母亲把剩下的红薯接过去掰成两半,一半递给父亲,一半留在手里,边剥皮边教我背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亲望着我和母亲微笑,笑容仿佛能够融化冰雪,温暖一整个冬天。
是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父亲母亲一辈子身体力行,我们也当如是教导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他们常怀感恩之心,让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传承饭桌上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