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担起这一重任的是如今的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简称动力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踩着曾经技术贫瘠的泥土,走出了一条中国自行研制航空动力“从无到有”的道路。如今,实现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跃升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新一代航发人手中——刘永泉,正是新一代航发人中的领军人物。
从业34年来,刘永泉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前行,从工程师到研究室副主任,从副总设计师到总设计师。面对一个困难重重、压力巨大、充满未知的领域,刘永泉带领团队屡创佳绩,突破了数十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制约型号研制的重大难题,使得新型号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信凭借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加上航发人的不懈奋斗,总有一天,追赶世界航空发动机强国的目标必然实现!”刘永泉坚定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这是一代代航发人共同的心声。
老一辈航发人的精神鼓励我前行
“我之所以能进入航空行业,是被我中学物理老师‘劝导’的结果。”对于与航空发动机的结缘,刘永泉抛出了这样的答案。
“其实更多的是激励和期许。当年报考大学时,我对于航空行业并不了解,是我的物理老师告诉我们‘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专业还很落后,需要你们年轻一代去扭转这一局面,这一行有干头!’”
简单的一句话让好强的刘永泉上了心,于是,他毅然在志愿表上填写了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发动机系。而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本科毕业后,刘永泉选择了我国航发设计研究所里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动力所,期间又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攻读硕士学位,之后再次回到所里主持科研设计。
刚到动力所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国外战斗机已普遍使用第三代涡扇发动机,而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还停留在第二代的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同时,那时我国的航空工业还很不景气,研究所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落后。而就在那样的条件下,刘永泉见证了老一代航空发动机设计师凭借执着进取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大家一定要‘搞自己的发动机’的韧劲非常足,每当遇到问题,大家都全力去解决,不放弃,不沮丧,加班加点连轴转都习以为常,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士气。”
回忆起30年前的场景,刘永泉依然记忆深刻,因为正是这奋进的团队氛围鼓舞着他咬牙坚持度过了工作初期的艰难,也树立起他的远大志向。他先后经过了部件室、试验室、总体室的锻炼,一边在老同志的带领下进行航空发动机设计、总装、分解、调试、排故的实践,一边时刻关注着国外先进发动机设计特点和发展动向,学习先进技术。
善于学习、观察的刘永泉进步很快,通过几位优秀老前辈的例子,他发现:只要下的工夫足够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他以此激励自己,也在日后这样鞭策着团队里的年轻人。
一路走来,艰难是主基调
“一入航空深似海啊!”刘永泉这样感叹道,外界形容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是在摘取“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其中的过程却远没有字眼上描述的那么浪漫,而是充满了艰辛和困苦。“在这过程中,艰难是主基调,能够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很长一段时间,动力所的工作条件非常有限。刘永泉举例说,当时的试车台都很简易,没有消音塔,如果有发动机试车,近距离噪音会达到150分贝,说话完全听不见,心脏都有要跳出来的感觉;从动力所到试验基地,有30公里的路程,当年都是“大篷车”,沈阳冬天1个小时的车程把技术人员冻得跟冰棍一样……
条件艰苦其实还不算什么,最艰难的是航空发动机产品的系统之复杂和研制周期之长。刘永泉介绍说,航空发动机技术涉及材料、空气动力学、燃烧学、传热学、结构力学、工艺学、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从科研到生产使用,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风险多,它的发展要依赖于国家整体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美国在《国家关键技术计划说明书》中这样描述航空发动机:“这是一个技术精深得使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它需要国家充分保护并利用该领域的成果,需要长期数据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国家大量的投资。”
然而,再难也要坚持去做。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飞机的心脏,属于国家战略装备。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配装先进动力的航空武器装备是夺取制空权、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总是依赖进口,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无法真正自主掌控飞机的性能,无法真正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对于自己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所有航发人都非常清楚,刘永泉更是铭记于心。
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放在心里。经过几十年时间,刘永泉和全体发动机参研专家同仁一道,在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部件设计、系统设计、系统和发动机匹配、发动机和飞机匹配以及工艺、材料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他本人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2016年1月,被授予“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目前我国拥有的“昆仑”“太行”等重要型号的航空发动机产品,都沾染着刘永泉的汗水和泪水。
“昆仑”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台走完自行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全过程的航空发动机,研制“昆仑”的时候,刘永泉刚入所不久,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昆仑”发动机的研制过程是他从设计员到设计组长的成长过程;“太行”发动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是打基础、上水平的航空发动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时的刘永泉已经担任了动力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全面参与“太行”的研发。
经过一代代航发人历时半个世纪的积累,如今再谈起我国发动机技术的世界定位,刘永泉兴奋地说,我国是能够研发大型航空发动机俱乐部当之无愧的成员!
培养航空人才是未来关键
在刘永泉看来,目前对于发展航空动力事业来讲,最稀缺和宝贵的是人才。
作为总设计师,刘永泉在平时的工作中十分注重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团队成员们。“我对他们的科研工作很严苛,甚至近乎无情。”“对于细节上的事,我抠得很细。搞航空发动机就需要严谨,就需要一丝不苟,就得高标准严要求,只有这样成长的速度才会更快。”刘永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用心良苦。
据介绍,多年来,动力所几代总设计师有个传承的理念——“完成一个型号,培养一批人才”,就是要结合重点型号的研制工作,让年轻的技术人员投入到实战中去得到真刀实枪的培养和锻炼,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总师文化氛围,凝聚和稳定科技人才队伍。
刘永泉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他也会让这种快速有效的方式继续延续。
刘永泉还特别重视对研究氛围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喜欢在研制过程中与年轻人一起讨论技术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团队之间良好的沟通与经验共享,会使团队合作更为畅通,有利于技术问题的解决。
多年来,刘永泉勤奋忘我的工作热情、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务实的工作方法对于整个团队成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年轻人在实践中成长起来,培养出中青年副总师、学术技术带头人、主任设计师等数十名,逐步形成了一支有较高素质、较强实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梯队。
“未来,我们不仅要研制出新产品、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还要通过产品带动整个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前行。”刘永泉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