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在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中,来自沈阳的樊榕和妈妈赵惠东讲述了作为一个有智障孩子的家庭,从孩子出生到6岁被诊断为脑梗塞,艰辛求医、辛苦求学的经历,让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动容。
“有了这个孩子,是我一生的痛。”一句话道出了母亲一生的心酸,也道出了所有同类家庭的苦楚。
为了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为了让他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赵惠东用母爱为他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幼儿园、小学,樊榕以编外学生的身份学习到了13岁,而到了初中,再也没有学校能接纳他了……
就在赵惠东几乎绝望的时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阳光工场”走进了她的视线。“只要能找个地方收留我的孩子,我能外出打工赚钱就行。”起初,赵东惠并没有抱有过高的期望,但是“阳光工场”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不仅给他们的生活照进了阳光,也让樊榕的人生变得色彩斑斓。
“他刚来的时候就像两岁的孩子一样,还跟妈妈要棒棒糖吃!”回忆起樊榕第一次来到“阳光工场”的情景,妈妈赵惠东绝望和无奈的眼神让董事长李文君心疼。看着孩子的天真无邪,看着妈妈的痛苦绝望,从那时起,李文君更加坚定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这些智障孩子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是残疾人的李文君深知残疾人在社会上就业的艰难,更能深深体会残障家庭的不易,2008年,李文君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企业交给他人打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阳光工场”的建设中。
从“阳光工场”接收的第一个“孩子”开始,十年来,李文君用自己的企业贴补“阳光工场”,为智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为智障家庭减轻负担,让这些在别人眼里“不一样”的“孩子”重拾自信和尊严、快乐生活搭建了一个温馨的港湾,打造了沈阳首家为轻微残障人士提供技能和就业机会的公益性机构。如今,“阳光工场”已经有在册78名“员工”,李文君也成了78个“孩子”的“李妈妈”。
走进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三楼的“阳光工场”车间,“孩子”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包装紫菜。他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按照各自的分工,在生产线上熟练地操作。
“姐姐好!”看到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走进车间,“孩子们”主动打招呼问好,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事实上,这些“孩子”大多已成人,但是在“妈妈”们眼里,他们永远像孩子一样纯真、善良。
“我们也会根据他们的残障程度在流水线上将工作再细分”,“阳光工场”左春英经理向记者介绍。在“阳光工场”中,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能正常的工作,还有一些时常“捣蛋”的孩子,左春英笑着说,我们从来不指望他们做这项工作能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益,我们只希望让孩子们能够和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今后真正地融入社会。
“与其说我们是一个工厂,不如说是孩子们的另一个家。”负责“孩子们”生活的吴老师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30“上班”,有些“孩子”6:30就来了,唱歌、跳舞、打球、写毛笔字,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不仅提升了技能更打开了心扉,通过不断地与老师交流和专业的训练学习,85%的智障“孩子”提升了智力和自理能力,他们可以从事简单的劳动,学会了待人接物,更学会了跟妈妈们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记者了解到,培训中心的老师和员工70%均为女性,为更好地为这些特殊“员工”服务,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2012年和平区妇联在和平区残疾人培训中心成立了“妇女之家”,在妇联的带动下,“妇女之家”开展手工编织培训、为女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带领女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妇女之家”组织的手工编织培训中,一些“孩子”展现出了过人的编织天赋,很多孩子的作品栩栩如生,部分作品已经可以达到销售的标准,有的甚至可以卖到国外。
从事手工编织几十年的于建华老师说,我一生收徒无数,但是“孩子们”的作品,是我最满意的!
为了让“阳光工场”能够支撑下去,创建之初,李文君曾把自己家的房子卖了用来贴补运营的开支。很多人曾经劝她,这么难,你何苦让自己那么累。但李文君说,一旦这78个孩子白天没有人看管,那么这78个家庭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既然我已经是他们的母亲了,我就要承担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自从上了《向幸福出发》栏目,李文君的“阳光工场”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很多看过节目的家庭慕名而来,希望能把孩子送到这里。而此时的李文君也意识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智障孩子的家庭需要这种公益机构来缓解家庭的负担,李文君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阳光工场”根据更多家庭的需求“升级”开展托养服务,让更多的残障“孩子”在这里得到照顾,重拾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