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苏建军
一个城市女性,离开熟悉的城市生活,来到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去帮助贫困村的乡亲致富,是一个怎样的全新挑战?
2015年8月,河南省焦作市发改委的王晶,在结束了一个省级贫困村的三年驻村任务后,又来到了另一个省级贫困村:焦作沁阳市常平乡的九渡村,任第一书记。
她吃住在村里。几年来,从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王晶,成为乡亲们的贴心人。
找寻“金钥匙”
九渡村是整村搬迁村,关键时刻,工作推进困难。初来的王晶迅速融入工作,在九渡村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她每天徒步走访入户,了解情况、倾听村民的心声,又上报情况,争取到市发改委县级和中层以上干部43人来分包村里110户贫困户,共同帮助贫困群众致富。
她徒步走到15里外的尚河,听到老乡们反映出行不便,急在心里。她与相关部门协调,最终争取到国家农村道路资金60万元,配套资金46万元。目前道路已全面竣工,解决了村民数十年未解决的道路交通问题。
立足村情,“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作为第一书记的她,深挖致贫根源,依托本村优势资源,进行产业谋划,努力提高乡亲们的“造血”功能。她发现九渡村具备国家传统村落保护条件,村民不了解相关政策,不知道这是把“金钥匙”。她积极争取省市住建系统支持,顺利通过评审,争取到国家传统村落保护资金300万元,用以改建现有破旧房屋,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带动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她和旅行社联系开展徒步户外游,同时将蜂农养殖的蜂蜜由旅行社挂牌包销,村产蜂蜜全部销售一空,并且形成长期供销合作;她利用互联网、微信、自媒体等多角度、多方式宣传推介九渡村,邀请摄影家来采风,拍摄民俗民风。2017年春,为了拍摄到最好的雪夜景色,她陪同摄影师到深山中的尚河村,吃住在农家。山中没有水、没有卫生间,她们克服困难完成拍摄。为抓紧工作,她们冒着风险,将车装上防滑链,在积雪十几厘米厚的山路上开车下山。
她数次与河南理工大学联系,请求免费为村里量身定做,上百名师生进村调研,耗时一年,九个学院共同合作,完成各种图纸300余份,提出“一带两翼六区”,以山水景观休闲带为发展轴线,打造旅游、加工、康体娱乐等产业方案。
她一心想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希望开通焦作至九渡的客运公交车。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带动旅游产品的销售,又能够解决村民出行交通难题。她通过朋友介绍找焦作客运总站、运管处、交通局联系,协调焦作方面同意发车,还需要协调沁阳地方。由于存在车辆线路、客源的问题,经过一次次、一轮轮的沟通、方案的调整,和相关线路的车主协商,托人做沿线车主的思想工作,第二轮协调后,沁阳方面同意发车。这时又知道,还需要景区管理局同意车辆才能进入村里。她抓紧与景区管理局联系,商量相关方案,力争实现共赢。三家机构为王晶书记的真诚所感动,最终共同促成了线路的开通。现在,村民出行一小时就可到达焦作,沿线老百姓别提多高兴。路顺了,村里游客大幅增加,村民销售的土特产能够每天销售一空。
危难时刻显身手
2016年夏天,村里发山洪了,河水漫到村道上,巨大的乱石滚入河中,一棵棵树被冲倒,几条山谷的水流汇成2米多高,冲到村里的中心广场上,又盘旋而下,流进农家院里。她和村民齐心努力就近抢救车辆,整个村里停电、停水,通讯中断。九渡村经历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山洪,村路上全是乱石,良田冲毁,河桥成危桥,路基被掏空,上下游均有人员伤亡。王晶一直坚守现场指挥,组织村民积极自救。由于自救得当,九渡村无人员伤亡。
去年夏天,全省建档立卡整改工作开始,她连续工作150多天,又逢暑假,女儿无人照顾,她将女儿带到村里工作,始终保证全天在岗。
村里有一个贫困户叫潘建设,患双侧股骨头坏死,长期服药后双目失明,没有劳动能力,王晶为他13岁的女儿潘宁争取到儿童公益基金助学款900元,联系公益企业每年为潘宁捐助生活费3000元,一直助学到18岁;她还在寒暑假带潘宁外出旅游,扩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