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微博上“将长发剪掉捐赠给肿瘤患者服务机构”的一组照片引发社会热议。如何捐发?捐出去的头发如何送给肿瘤患者?捐发机构是怎样一种存在?日前,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了中国首个大学生捐发公益组织“青丝行动”,听他们讲述数千束头发背后的故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张明芳
坐在落地镜前的那一刻,韦彦尔还是免不了有些紧张。
她深吸了一口气,把眼睛闭了起来。当理发师将剪刀放在她已经扎好的发束上时,她的内心异常坚定,像过去4年一样,一直没有变。
2018年1月的一天,韦彦尔又一次告别了自己的长发。
2014年8月,第1位;2015年12月,第560位;2018年1月,第7068位。细数自己的三次剪发经历,韦彦尔见证了自己的头发由短变长、由长变短的周而复始,也见证了“青丝行动”从萌芽到壮大的发展历程。
“青丝行动”是中国首个大学生捐发公益组织。他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帮助癌症患者的公益平台,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头发募集、假发制作和假发捐赠,旨在关爱癌症患者,还其优雅青丝。
三人的“一拍即合”
中国每年新增307万例癌症患者。“难道除了鼓励、支持、陪伴,就没有更多的事可以做了吗?”韦彦尔想为癌症患者多做一点事,在国外上大学期间,韦彦尔了解到有一种为癌症患者捐发的公益组织,回国后却发现国内在这方面还是空白。19岁的韦彦尔当即联系了两位朋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李嘉文和王苏若,阐述了她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成立了为癌症患者捐发的公益组织,取名“青丝行动”。
2014年8月,韦彦尔成为“青丝行动”的发起人,也成为“青丝行动”第一位捐发者。
作为三名创始人中唯一的男性,李嘉文回忆起“青丝行动”创立之初的举步维艰,“当初大家都是学生,没有运营资金,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掏腰包垫钱。”
活动宣传,资金筹措,联系企业……很多次尝试,很多次失败,“青丝行动”在三个年轻人一往无前的热情中跌跌撞撞地前行。
幸运的是,“青丝行动”得到了多方支持。2015年9月,“青丝行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成立社团,并在一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申报中,成功申请到了项目经费,这让团队成员看到了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团队人员逐渐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与企业和医院合作,举行现场捐发和集体捐赠等活动,“青丝行动”社团日益发展壮大。
2016年,“青丝行动”正式签约为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专项基金。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提供财务、行政、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指导。
在一届又一届学子们的接力下,“青丝行动”如今约有30名来自上海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在这个社团,他们被统一称为“青丝儿”。
徐思涵是最早加入团队的一名“青丝儿”,“上高中的时候就关注到‘青丝行动’了,当时也有捐发的想法。”徐思涵说,“后来机缘巧合在大学期间加入了社团。”
一开始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捐发,徐思涵在第一次捐发时通过拍摄组照的形式介绍了捐发过程。“当时的场景已经在我心中上演了很多次。”徐思涵终于圆了梦想。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青丝行动”本是公益团队,却遭到了不少质疑,“为什么不能与受捐者见面?”“捐出去的假发成品数量为什么这么少?” 徐思涵总要一遍遍地解释。
诚然,质疑无法避免,但当他们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沉甸甸的一束束头发时,他们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正在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8537束头发的祝福
“亲爱的XXX:感谢您成为第8257位捐发者。您捐赠的头发将通过假发公司加工制成假发,并直接捐赠给因接受化疗而失去头发的女性。特发此证,以表感激。”5月23日,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传了自己收到的捐发证书,并写道:其实只是给了比我更需要它们的人。
这张制作精美的捐发证书来自上海松江大学城一家hana咖啡店。这里是“青丝行动”一个重要的“根据地”。全国各地的捐发者将剪下的发束寄来此处,由“青丝行动”的团队成员统一收集,并分批送往合作的假发公司。
青丝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每天轮流值班拆封快递,并根据随发束附上的小纸片上的信息书写、寄送证书。
截至5月27日,这家咖啡店已经收到8537束头发,寄出8371个证书。
这些头发都是长度超过30厘米,从未烫染过、清洁干燥的头发,它们用透明的塑料袋包好,并附上小纸条。
在数千张捐发者附上的纸条上,或是用清新娟秀的字,或是用潇洒俊逸的字,或是用歪歪扭扭的字记录了他们的故事。
一位男生讲述了自己的捐发故事。他在新闻里看到国外一个金发男孩把蓄了两年的头发捐出的事迹,于是他轻声告诉自己“我也可以”。
“可能是因为观念的问题,大家对男生留长发还是感觉有些奇怪。在半长不短扎不起马尾的时候,头箍也拯救不了我。而在扎大马尾的时候,大家普遍觉得我对艺术类主题有独到的见解”。但当他解释完之后,大家都纷纷赞赏他的做法。
他坦言,留长发的经历也让他体会到了女生平时打理头发的不易。
蓄发两年后,他走进了理发店。为了保证头发的长度,发型师给他扎了许许多多个小辫子,几乎是贴着头皮一簇一簇剪了,再汇成一个大马尾。
剪完发后,他形容自己“从武当转入了少林”。
“看着剪下的头发,感觉自己终于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这是对别人的爱,也是对自己的承诺。”这名男生最后写道。
……
每一束头发,每一张纸条,带来的都是远方的一个心愿。
尊严和希望
剪去的长发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意味着抛开过去从头开始,意味着对逝去亲人的纪念,而当它们被制成假发戴在癌症患者头上时,则意味着尊严和希望。
还记得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中的熊顿吗?那个正处于花样年华却被告知罹患癌症的乐观少女。患了癌症后,熊顿由于化疗的副作用开始频频脱发,后来她干脆剃了光头、换上假发,享受尝试不同发型的乐趣。
但事实上,很多癌症患者无法像熊顿一样去追求美丽,因为非真人头发制作的发套会刺激患者敏感脆弱的头皮,头皮瘙痒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市场上真人头发制作的假发价格高昂,动辄几千元人民币。
这也是为什么“青丝行动”一定要用真发来制作假发的原因之一。他们希望癌症患者能戴上更为舒服的假发,重拾美丽与自信。“最重要的是这些用真发制作的假发能让癌症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希望,更多的是精神的鼓励。”李嘉文说。
据了解,目前“青丝行动”捐赠出188 顶假发。其中一顶假发的拥有者让徐思涵印象深刻。
那是在一次集体捐赠活动中认识的患者,她曾是小区的楼组长,经常接触邻里,也喜欢与人沟通。生病后因为化疗掉光了头发,这让她一度丧失自信。收到“青丝行动”捐赠的假发后,她重新回到了以前的生活,也对“青丝行动”和背后的捐发者们心怀感激。
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理解“青丝行动”的善意。“他们中有人十分抵触我们的到来。”敏感的李嘉文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患者都在忍受病痛的折磨,她们不想看到别人的怜悯和同情。”
但是当患者戴上假发的时候,“青丝儿”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患者的笑容,“那一刻我会觉得我自己干的是实事,我没有作秀。”李嘉文笑着说道。
这件实事正得到更多的支持。2018年,松江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成立。“青丝行动”社团成为第一个入驻志愿中心“志愿项目孵化室”的公益社团。至此,除了hana咖啡店,“青丝行动”有了第二个“根据地”。
回想“青丝行动”成立初期李嘉文他们三人定的小目标,现在都一一实现了。
关于“青丝行动”的后续发展,徐思涵说:“现在有很多人捐发,但是申请的人并不多,希望能够增加和患者沟通的渠道,让假发捐赠覆盖到更多人。”
李嘉文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
在徐思涵看来,即使他们被病魔缠身,但是能戴着假发出去晒晒太阳,聊聊天,让他们有尊严地过完人生也是有意义的。
正如一位捐发者所说:“头发本没有生命,而当赋予它新的、有意义的使命时,它便活了起来,代我们传递着支持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