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近日,“推进新时代高校社会性别理论教育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上海市妇联、美国密西根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的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社会性别教育与女性发展,将社会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性别友善的职场环境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这是推进高校性别平等教育及中国社会性别研究跨学科发展的一次尝试。
■ 章羽
近日,“推进新时代高校社会性别理论教育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上海市妇联、美国密西根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负责人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社会性别教育与女性发展,将社会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性别友善的职场环境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田蔚风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的性别教育理念。上海理工大学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爱阳介绍了中心的宗旨及未来发展规划。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办公室主任李汉琳从文化视角讲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社会性别理论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上海市教委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彭超波就改革开放以来市教委对高校社会性别研究的推动和平台打造发表意见。
高校社会性别教育与女性发展
与会者主要从社会性别制度建构视角切入,讨论性别教育与女性发展问题。
美国密西根大学妇女学系/历史系王政教授从文化比较的视角讨论了高校社会性别理论的教育与实践。她介绍了社会性别学在国外的发展,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起同各级妇联与高校推动国内社会性别学的经历,厘清国内社会性别研究中的理论混淆,考察社会性别研究及学科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作为培养现代精神的前沿阵地,在中国高校开展社会性别学学科,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意义。她还谈了对国内高校社会性别理论教育与实践的期待,即加强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以推进社会性别研究跨学科发展;通过文化生产对不符合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社会性别知识进行改造,以真正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冯媛从实然和应然两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建立新时代的新型性别关系。她认为,现实中落伍于新时代的性别教育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女性在教科书和课程中出现次数少,且教材中男女形象设定没有摆脱性别刻板印象。教育应该看见和消除隐含的种种性别偏见和不公,开展导向平等和赋能的新时代性别教育。
复旦大学历史系陈雁教授从电影《建党伟业》与《建军大业》谈起,通过对中共二大、六大、八大至十八大妇女运动决议的内容的梳理,及对陈潭秋、陈碧兰等人的回忆录和自传文本的考证,采用社会性别视角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寻找被遮蔽的中国共产党中早期的女共产党员。
此外,与会嘉宾还通过分析大学生对不同阶段不同流派女性主义的认同程度,提出推动男女平等从意识到行动,需要从个体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这也涉及社会政策层面的积极推进;以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父权社会下文化与制度对个人性/身体的规训,提出保障个人权利,需树立以性别平等为基础包含成长机会的性别文化。
将社会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与会者一致认为,应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引入教学过程以体现时代内涵,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去发现被遮蔽的普通女性。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青红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其列举了许多中国近现代史未提及或提及较少的女性及她们所做的工作,并认为参观宋庆龄陵园、故居等景点也可以作为实践教学内容纳入高校性别教育与思政教育实践中来。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穆婷以“性别理论视阈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伦理观的培养”为主题,讲述授课过程中短篇、名篇中不同女性形象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体现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平等。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莲提出,社会性别主流化是联合国提出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是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领域。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努力可能引发的弊端和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方面,社会性别主流化要警惕自己被主流“吞噬”,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将目前的社会性别理论塑造成压制更多可能性的权威。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鲁晴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不足,而历史文化积淀和传统观念传承下性别教育的阻碍也很大,随着社会性别理论的不断完善可以更好地辅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性别友善的职场环境
构建性别友善的职场环境需要搭建企业与高校的互动平台,在企业的性别平等实践中推进。参加此次会议的企业界知名人士,分享了其推进职场性别平等的实践经验。
亚洲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郝阳女士关注“家庭暴力对中国工作场所的影响”。其所参与的相关研究表明,家暴对受暴者及其所在用人单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当前情境下员工和用人单位都存在一些顾虑。她表示应当增强对员工/公众的宣传教育并推动用人单位更好了解他们在家暴干预方面承担的责任,帮助其更好应对家庭暴力。
宜家家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其通过推动管理层中女性比例的上升,进而构筑宜家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将多样性和包容性融入日常工作的六个步骤,介绍了其构筑的女性互助网络。
玫琳凯责任经理杜怡佳以“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性别视角”为主题,分享了玫琳凯通过和妇联、国际组织的三方合作给予创业女性体系上的支持和能力培训技巧提升,并介绍了在这种模式下创业女性地位的变化和女性独立概念向尼泊尔的传播。
与会嘉宾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了“以创新方式推进职场性别平等”的主题讨论,分享了自己在探索企业和大学合作及推进企业性别平等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