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史玉根
春日,河南省潢川县伞陂镇陈集村的田野里,绿意盎然,池塘、湖沼,碧波荡漾。
“今年我准备再种五六十亩芡实,种子早就播下去了。”站在村头一口池塘前,陈集村芡实种植大户余秀芳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对于我们这些留守农村的家庭来说,种芡实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增收门道。”
余秀芳所说的芡实,俗称鸡头米,属于睡莲科水生植物,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之中,其果实可食用,也可做中药药材。潢川县农村水资源丰富,坑塘众多,适合芡实生长和规模种植。近年来,在该县特别是伞陂镇,种植芡实的农户越来越多,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余秀芳种芡实始于2000年。此前,她和丈夫都在外面打工,返乡后不久,闲不住的她利用村里一口闲置的小池塘,尝试种植芡实,除了满足家人食用,更想挣点钱补贴家用。“潢川人历来喜欢嗑芡实,但本地很少有规模种植的,市场上供不应求。另外,种植芡实,除了自己的人工,其他投入不多。”余秀芳回忆说。
谈起芡实种植流程,余秀芳滔滔不绝:芡实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直播方法简单、省工,但产量较低;育苗移栽比较费工,但产量较高,适宜浅水种植。“我们都是育苗移栽。每年农历正月下种子,在农历四月底五月初拔起来分棵移栽,两个多月后就能采摘果实了。每株芡实可以收割6茬,一直到农历九月全部收完。”
看到许多野生芡实生长旺盛,余秀芳以为人工规模种植也无需太费劲,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一年,她种了100棵,喜获丰收,赚1万元。第二年扩种了300棵,收成也不错,赚了3万元。然而,第三年,她移栽的芡实苗全部死光。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找不到途径学习相关技术,余秀芳只能边干边摸索。
“人工种植芡实其实很有讲究。”余秀芳说,“比如,池塘里的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接受不到阳光,太浅了又会被晒死,一般75厘米比较合适,还要根据不同生长期调节水位;芡实对泥土的要求也很高,不能太瘦也不能太肥,所以要恰当施肥,我们施的都是农家肥。在同一个池塘连续几年种芡实,土壤肥力也会下降,所以还要进行合理轮作,提高土壤养分。”
和其他植物一样,芡实也会生病、遭虫害。有一年,许多芡实茎秆上长出一个个“肿瘤”,果实很小甚至不结果。余秀芳苦苦寻找病因,问了几个“农把式”,都说不知道。最后她根据自己种蔬菜的经验和知识,初步判断可能是土壤里缺少硼元素所致,她尝试着给芡实施了一些硼肥,结果,这一病症再也没有发生。“芡实病虫害还是要早发现要防治,发现迟了,就会影响收成。”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余秀芳从一个芡实种植门外汉成长为一个芡实种植专家,许多病虫害,她都可以手到病除。种植芡实越来越顺利,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从最初的一口小池塘发展到现在五六十亩的水面。“每亩有四五千元的收益,除去成本,一年可以赚十七八万元。”
芡实剥壳、打磨等加工流程都是很费劳力和工时的活儿,每到收割季节,余秀芳都要雇很多人来帮忙,进度还慢。后来,她和丈夫徐少军反复琢磨、试验,又几经改进,终于发明了一台打磨机和一台剥壳机,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一台机器可以顶20个劳动力。我们家用绰绰有余,还可以帮别人家的忙。”
伞陂镇妇联副主席李柯告诉记者,近年来,余秀芳种芡实种出经验后,鼓励和带动本村和邻村的留守妇女一起种芡实,热心帮助她们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难题。现在,当地已有50多户人家种上了芡实,不仅在农闲有了正经事儿可做,还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余秀芳也因此获得信阳市“巾帼创业之星”称号。
“尝尝我们家的芡实!”余秀芳端上一盆刚刚煮熟的芡实,请记者品尝。棕色的薄皮、洁白的肉,一粒入口,软糯而香甜,果然美味。“在潢川,芡实是待客的佳品,男女老少都喜欢吃。”余秀芳告诉记者,她家种的芡实都卖给了本地熟人和回头客,每年还供不应求,只能限量销售。
“我们还想扩大种植规模,帮助芡实种植户学习种植技术,尽自己的力量带领更多的乡亲一起发家致富。”余秀芳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