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5月1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科技新知 触摸未来品质生活 普及救援常识  挽救更多生命 搜寻与救护 创意与发明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及救援常识 挽救更多生命

专业救援知识的普及与普通人群息息相关,就像要求普通公众有一些基本的急救医学常识,如心肺复苏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一样,在地震和其他灾害现场,如果普通公众有搜寻和急救知识或技能,同样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 张田勘

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成都举行了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四川大学华西紧急医学救援国际高峰论坛。论坛上,焦点话题汇为一个,如何提升灾难医学水平,救援更多的生命。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人类都会遇到种种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山洪、台风、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雾霾、沙尘暴、雷暴等。面对以地震为代表的自然灾害,人类的防线至少有两种。一是灾害前的预防;二是灾后的救援。

在灾后的救援中,灾难医学扮演着首要角色。灾难医学水平提升越高越快,拯救的生命就会越多越好。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无论是专业界还是公共领域都在反思,更在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此次峰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全面总结、科学探讨和经验交流的极好窗口。

现在,对于以抗御地震灾害为代表的灾难医学已经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灾害发生后,往往会造成大规模伤亡事件,对其快速有效和合理处置分为几个方面:伤员的搜寻与营救;伤员的分类与初步治疗;临场的针对性临时治疗和伤员疏散后的深度对症与康复治疗。

为此,医学界总结了医疗救援三大策略:现场验伤;近灾区重症救治;非灾区康复治疗。同时,卫生防病也需要做到:关口前移,救防同步;全面覆盖,重点推进;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对危重伤员则要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原则进行救治,才能更多地挽救生命。

所有这些认知,都是以灾难中的无数生命为代价和医护人员的忘我工作、精心救治和探索性思考所获得的。而且,很多认知都要亲历现场才能体会和获知。

首先,在现场验伤上面,就不只是普通救援人员需要学习,专业人员也需要重新学习。在正常情况下,现代医护人员习惯了医院的分诊、多种仪器和器械的检查,但是,在断水断电、房屋塌陷和缺医少药环境下,很难再利用多种设备对伤员进行有效判断和分类。

在黑暗中,如何检查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等生命体征的改变等,已经与常态下的环境不同了。汶川地震的一个教训是,有些医护人员没有掌握最关键的检伤分类技术,而是伤员中谁喊疼痛,谁的叫声大,谁就会先被救援施治或被抬上飞机运往后方。但真正的重伤是那些昏迷、失血过多、肝脾破裂者,他们已经不会发声,因而得不到及时临场救治和转运到后方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救治,客观上耽误了救治机会而丧失生命。

有鉴于此,对于专业人员来说,需要进行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训。2008年9月,同济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了中国高校首个灾难医学系,要求医学院临床系的学生必须通过两学期共64学时的理论和实践课——灾难医学的课程,才能毕业。灾难医学涉及灾难学、管理学、心理学、气象学、地质学、天文学、水文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经过10年探究,灾难医学已经从理论和实践走上体系化的轨道。

其实,灾难医学的普及与普通人群息息相关,就像要求普通公众有一些基本的急救医学常识,如心肺复苏就可以挽救更多在公共场所突发疾病者的生命一样,在地震和其他灾害现场,如果普通公众有搜寻和急救知识或技能,同样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这次紧急医学救援国际高峰论坛上,世界灾难和急救医学协会理事长科比·佩雷格提出,通过对中学生搜救能力的一日培训,可以多救活上千人或更多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么多的专业队伍来搜救所有坍塌的建筑,但16~18岁的学生人数则有很多。

事实上,这种普及培训也需要扩大到所有单位和人群。灾害突发时,90%的人并非由专业人员救出,而是靠亲戚朋友和邻里的互救,以及自救。让所有人或大部分人学会自救互救,才能更有效地挽救生命。

在灾害医学的知识更新和特殊性上,同样需要专业和非专业人员提升认知。过去所称的灾后72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尽管这个时间段是成立的,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废墟下能坚持超过7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因此除了持续搜救外,还要掌握特殊的救援方法。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叫陈坚的年轻人在废墟下压埋了大半个身子,坚持了80个小时迎来救援人员。可就在被抬出废墟半个小时后,他趴在担架上离开了人世。事后的医疗探讨发现,这是由于挤压和突然解压造成的隐性失血性休克引发的。如果在抬出陈坚前后,对其输液、输血,同时对其缓慢解压,用绷带等在其肢体和腹部等缠绕适当加压,过一段时间再缓慢解压,让身体慢慢适应,是可以救活陈坚和类似的伤员的。

因此,灾害医学的主要问题是,大量伤员的健康需求与可利用的医疗资源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对此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增加医护及急救人员的种类和数量,尤其是需要灾害医学的专业人员和全科医生;扩大营救及急救人员到达灾害现场的路径,包括海陆空通道,尤其是空中路径和空中救援;提供充足的医疗设备及补给品;普及全民的急救和灾难医学常识和技能;全方位探讨灾难医疗的理论、措施和程序等。

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改善,未来加上地震预报预警的进展和全面修筑抗御地震的房屋,就有可能在发生地震灾害后,挽救更多生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