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熊孩子”频频出现在社会公共议题当中是近几年的事,与“坏人变老”同在最容易震荡舆论情绪的议题之列。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一项最新调查结果又将“熊孩子”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
这项有2009人参与的调查涉及“熊孩子”数量的个体感受、成因及反感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感觉现在“熊孩子”多。89.4%的受访者认为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69.5%的受访者归因为父母无原则的宽纵和溺爱;88.5%的受访者反对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熊孩子”犯错推脱。这不禁令人想起,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你遭遇过哪些‘熊孩子’?是如何处理的”,第二高票回答相当直接:“‘熊孩子’必有‘熊父母’。”
绝大部分受访者将“熊”之根源的矛头直指家长并非主观臆断,而是确有事实支撑。2017年6月,《法制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熊孩子”的背后,往往都站着素养缺失或教育错位的“熊家长”:有的孩子辱骂长辈时,父母在旁边微笑;有的幼教老师教育孩子几句,家长就上门来大闹。更有甚者,有媒体报道,深圳某舞蹈培训机构的一名孩子将老鼠药分给小朋友们吃,导致一名小朋友被送医。而该名孩子的家长事先知道他将老鼠药放进了书包,事后竟然还称“无毒无害”。今年3月底,河南一名11岁的孩子一脚蹬坏电梯门,面对物业的索赔,妈妈却如此回应:电梯有质量问题,“物业该感谢我儿子”。
“熊孩子”岀没,孩子本身固然有错,但根源不在孩子,而在于家庭教育。家长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可以理解,但不能要求全世界都以你的孩子为中心;你惯着孩子,不能要求全世界都惯着孩子。孩子不可能永远躲在家长的羽翼之下,他(她)总要承担自己的人生。你不教育孩子,总有人替你教育他(她);你不教会孩子恪守规则,他(她)就要为违背规则付出代价;你放任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总有一天错误会将他(她)反噬。
要避免培养出“熊孩子”,家长首先不要当“熊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及监护人,父母不只是孩子的奶瓶,还身兼精神食粮提供者、性情品格塑造者的重任,365天×24小时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告诫父母们:“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么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 ——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意义。”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唯有先端正自己的三观,培养健康的教育观,时刻谨言慎行,才能教出品格优秀的好孩子。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两种趋势:一是将“熊孩子”这个词标签化、口袋化、扩大化。百度搜索上,以“熊孩子”为关键词的相关结果多达2150万条,哭闹喧哗是“熊孩子”,奔跑嬉戏是“熊孩子”,爱发脾气是“熊孩子”,爱打人、喜欢到处搞破坏也是“熊孩子”,“熊孩子”俨然成了一个口袋词汇。二是对待孩子刻薄化、厌童化。前不久,一篇“熊孩子故意猛推孕妇试试会不会流产”的文章成了热议话题,制造了N篇“10万+”爆款文章,也让很多微博创造了点赞纪录。网友的跟帖触目惊心:“他们还是孩子,请多判两年,因为年轻人有的是时间。”“对待‘熊孩子’,一顿毒打是他唯一能听得懂的语言。”然而,这只是一则未经核实的网帖。今年4月27日,四川遂宁某公交车上,7岁男童玩闹踢到了一名男子,男子竟将男童过肩摔并连踩头部三脚。这则新闻下面,也不乏网友的叫好声。
诚然,我们不能纵容孩子肆意妄为,但应该体谅、理解与容忍孩子正常的哭闹声、嬉戏声。即便是对待犯了错的“熊孩子”,也不该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报复,毕竟一般的儿童无论是在身形、体格、力量上都与成年人不在同一个量级。
每个人都曾经是儿童,善待儿童是宽容人类自己。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善待、呵护、教育他们,让他们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人类的责任,也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