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4月9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清明时节共忆女英烈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时节共忆女英烈

——走进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英雄者,国之干。”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成为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在英烈群像中,女红军、沂蒙红嫂等一大批女性形象,她们的英雄事迹,已深深镌刻在民族复兴的英烈谱上。

清明时节,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走进一座座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记录缅怀英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瞬间,展现全社会纪念、缅怀、崇尚、学习英烈的浩然正气和浓厚氛围,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嫂精神代代传

沂蒙红嫂协会会员代表及其后代在馆内参观。

地点:中国红嫂纪念馆

位置:山东省沂南县

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时间:2011年9月

4月5日清明节,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沂蒙红嫂协会会员及其后代。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来到这里,既是表达我们对红嫂的哀思,也是激励我们新红嫂在新时代传承红嫂精神,将红嫂精神发扬光大。”沂蒙新红嫂李秀莲说。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孩子和家长们认真地聆听战时托儿所的故事。通过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一段段视频资料,他们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真切感受沂蒙人民无私奉献、踊跃支前的伟大精神。

“沂蒙红嫂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她们在党的领导下,送子参军、送夫支前,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为革命作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和我党我军鱼水情深、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沂南县妇联主席丁淑萍说,“现代人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和发扬红嫂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清明节当天,除沂蒙红嫂协会会员及其后代外,“大爱沂蒙志愿服务队”等民间社团组织、各地党员干部群众也陆续来此参观学习,广泛开展缅怀先烈、弘扬红嫂精神活动,据统计,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达上千人。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了解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

在这里,记者看到,整个纪念馆由2000余幅图片、500余件实物、100多件实景雕塑、30多座碑刻组成。馆区设置有红嫂主体展馆展区、红嫂生活体验展区和沂蒙红色遗迹展区。该馆以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核心内容的红嫂精神。

主馆展区主要由红色沂蒙山展室、红嫂原型明德英展室、沂蒙母亲王换于展室、沂蒙大姐李桂芳展室、拥军妈妈胡玉萍展室、沂蒙红嫂群体展室、将星耀沂蒙展室、跟着共产党走展室、拥军支前体验馆等10个展室组成。

情景再现展区,主要利用声光电和大型实景雕塑,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事件,再现当年沂蒙红嫂生活和拥军支前的壮观场面。红色遗迹展区,主要由抗大一分校展室、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展室、山东纵队展室等3个展室组成。

丁淑萍向记者介绍说,沂蒙红嫂纪念馆以独特的古山村风貌为依托,再现沂蒙革命史,自2011年运行以来,吸引了全国大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国家部委、山东省内外党员干部达10万人次,带动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界群众年平均达50万人次。

2011年9月,沂蒙红嫂纪念馆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央和国家部委、省、市、县等100多个部门和单位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公务员公仆意识教育基地和廉政建设教育基地。

“作为红嫂家乡的女性,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缅怀红嫂,是寄托对红嫂和先烈的哀思,更是教育广大妇女传承红嫂精神,建功新时代的体现。”丁淑萍说。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健/王丹青)

纪念女红军再添新内容

地点: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位置:贵州省习水县

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时间:2011年7月

4月5日,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改陈开放仪式在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举行,这是我国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事迹为题材的专题性陈列馆。

习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主战场。红军在习水县转战62天,习水县成为红军在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的一个县,红军第一次在习水提出了“长征”的称谓。

红军后代代表刘建在当日举行的第四届红军节开幕式暨清明祭红活动中说:“我们今天齐聚在这块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回顾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就是要更好地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奋斗牺牲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习水县先后于 2010 年、2012 年、2015 年成功举办了第一、二、三届红军节,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习水力量、创造习水速度、展示习水形象,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如今,习水红军节已经逐渐成为习水红色旅游响亮名片和国际化文化品牌。

在习水土城老街上,有当年红军长征时女红军驻扎的女红军街,纪念馆选址就在位于此处的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于2009年9月26日开馆。习水县于2017年5月对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进行了改陈布展,丰富和完善展陈内容,展示了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10年间中国女红军的英勇历程。馆藏刻录了4113位女红军的名字,重点展陈了731位女红军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从原来只讲述1934年到1936年长征中45位女红军的英雄事迹,扩展为以1927年到1937年为主体,系统收录了4113位女红军的名录刻进英名墙,遴选了731位女红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故事。 

新扩建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占地1.6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采用声光电等最新展陈技术与传统展陈方式相结合。这次改陈布展后,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在历史文物、文史资料、布展手段和整体形象上都得以提高,将在引导和激励新时代广大干部群众弘扬伟大的女红军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习水县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实现脱贫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前,有一座高3米多的雕塑“浴血天使”。整座雕像为一个半跪姿、怀抱襁褓的女红军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女红军博爱的母性与不畏艰难的斗志。“浴血天使”稳稳竖立在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前,形成一道震撼人心的亮丽风景。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展示了女红军的忠诚、正直的赤子情怀,展示出她们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描绘出女红军们把热血和汗水洒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上,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感人故事。在波澜壮阔、空前绝后的红军长征铁流中,女红军们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追求独立、向往自由的妇女解放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彻底革命精神;互相帮助、团结战斗的阶级友爱精神;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于2011年7月被授予“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余人次。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警予故居话传承

湖南溆浦向警予同志纪念馆,警予学校学生代表献花致敬。 阳源/摄

地点: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位置:湖南省溆浦县卢峰镇

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时间:2015年4月

“警予奶奶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警予学校学生代表的发言,表达了对向警予同志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今年是向警予同志牺牲90周年,清明节前夕,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在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开展以“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悼念活动,参加主题悼念活动的相关人员来到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追思祭英烈仪式。

全体人员依次向向警予铜像献上了表达哀思的鲜花,追忆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活动最后,大家参观了向警予生平事迹陈列室和向警予故居。

“之前就听说过向警予的英雄事迹,今天来到她居住过的地方,更加深刻感受到她的英雄气概,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参观了向警予同志故居后,来自辰溪县的游客肖洁深有感触地说。

向警予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1919年参加革命,并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三、四届中央委员和第四届中央局委员,并连续三届担任党中央妇女部长,后被捕英勇就义,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

据了解,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妇女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向警予同志而修建,属革命纪念性博物馆。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卢峰镇警予西路27号,距怀化市101公里,占地面积11860平方米,1981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由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向警予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三部分组成。向警予故居建于清末民初,为五柱穿斗式木构架砖围护墙的湘西木板屋组成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444平方米、建筑面积694平方米。其设计布局、建筑结构、取材用料充分体现了湘西风采、地方风格及生活习俗,系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广场中心矗立着向警予铜像,高7.8米,净重2.8吨。纪念碑底座正面镌有“向警予同志纪念碑”八个金色铜字,广场浮雕墙正面刻着向警予不同时期的六个画面,后面镶刻有蔡和森同志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全文。陈列室由向警予生平事迹陈列和手迹陈列两部分组成,事迹陈列以向警予同志从事革命活动时间、地点为线索,展示了她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成长过程。手迹陈列主要展出向警予同志学生时代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以及从事革命活动撰写的文稿、书信30余件。

2015年4月,向警予同志故居被授予“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邓小波)

“沂蒙红色圣地”实现新发展

地点: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位置: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

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时间:

2009年8月

“听说莒南是山东的‘小延安’,这里还有著名的‘沂蒙红色圣地’。趁着清明假期,我带着孩子来这里,缅怀先烈,也让孩子了解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4月5日,济南游客刘女士说。她口中的“沂蒙红色圣地”,正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的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据介绍,今年清明节期间,临沂市及莒南县各党群机关、社会团体、中小学生纷纷组织来到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接受红色教育,更有不少像刘女士这样的自驾游游客慕名来到这里,缅怀先烈。

莒南县妇联主席汲广秀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介绍说,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是集中展示抗战时期全国四大老区之—的沂蒙老区的红色景区。2009年8月,这里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也曾多次组织全县各级妇联干部、妇女代表来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汲广秀说。

据了解,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现主要有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曹玉海纪念馆,以及由省民政厅、财政厅、公安厅等20多个单位布展的历史景观,现存馆藏文物1200余件,展示珍贵图片10000余张,以丰富的资料和实物,生动地再现八路军115师的丰功伟绩和山东省政府诞生的光辉历程。

汲广秀告诉记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十九块抗日根据地,而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五大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省临参会、山东省战工会、抗大一分校等领导机关转战至莒南,从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底,在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后勤机关驻扎在莒南,这里一度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抗日战争战略大反攻阶段,罗荣桓等首长在这里发出了五路大反攻的命令,由此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了80%的国土、75%的人口,山东解放区达到了12.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400万,山东八路军发展到了8个师、12个警备旅,达27万人的部队,并有50万地方武装、150万的自卫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围绕莒南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红旅双赢”的奋斗目标,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适应大众旅游发展趋势,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庄氏文化的同时,大力开发旅游精品。

“这里结合天马岛景区和周边农户种植草莓的有利条件,打造红色—生态—采摘于一体的旅游线路。”汲广秀告诉记者,游客在爬山、踏青、接受红色教育之后,还可以到周边大棚进行草莓采摘。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健/王丹青)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