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一定要为社会、为家庭做些事情,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强洪
常人很难把“捡垃圾”和公司“上市”联系在一起,但这就是武汉新洲区“拾荒女” 余红梅如今的梦想。
19年前,余红梅和丈夫开始了拾荒生涯。19年后,余红梅实现了由拾荒女转身为身价上亿的企业家的三级跳,用她的传奇故事激励着许多身处逆境中的创业者,在江城武汉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武汉新洲区凤凰镇见到余红梅时,她不停地接着电话,繁忙的公司业务让她无法顾及其他。余红梅从不避讳谈自己捡垃圾的往事,反而当作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段宝贵财富。
迫于生计拾荒五年
1988年,21岁的余红梅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嫁给了村里穷得叮当响的胡习周。余红梅的理由很朴实,她觉得胡习周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两边家里都穷,门当户对,不会谁看不起谁。
婚后不久,余红梅父亲出了车祸,小两口举债万元,“穷到没有米下锅了”。儿子才三个月大,家里仅靠种田难以维持生计。无奈之下,余红梅和丈夫选择了出门捡破烂。
“哪怕是冬天,也是半夜两三点就从家里出发,用破棉被裹在身上睡在车厢里,车身颠簸,震起垃圾里的灰尘,扑鼻而来。一般早上六点抵达目的地,简单吃点早饭后就四处搜罗废品,直到夜幕降临,收拾东西,又是伴着扑鼻而来的怪味和灰尘回家。第二天继续重复前一天的生活……”这样艰辛的日子,余红梅过了5年。
抓住命运给予的机会
2003年,拾荒的余红梅偶遇来村里搜集宝贝的古董商人,商人看上了她手里的旧木桶,从余红梅手中买走了一批。临走前,要和余红梅合作,帮他收集旧木桶。
在农村,这样的木桶家家户户都有。于是,余红梅开始四处收罗这种木桶。后来,这位商人办了一个加工厂,将旧木桶加工卖到国外。余红梅不满足于自己寻找货源的角色,以木桶做股份成为股东。
生意越做越大后,余红梅发现,旧家具翻新成工艺装饰品,也能卖出高价钱。她自学了手艺,开了翻新旧家具的作坊,渐渐地,小作坊变成了大厂房。
2008年,余红梅将生意扩展到古建筑收购和建造,在湖北、湖南、福建多个地方建设了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一笔生意就是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
2010年,余红梅成立了武汉登辉家具有限公司,仿古家具产品销往北京、山东甚至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公司年营业额达1600万元。
在余红梅眼里,“废品”是可以记录历史的宝贝。2012年,本着“传承民俗文化,挖掘民间遗产”的宗旨,她注册了“武汉余红梅园林仿古有限公司”,公司施工完成了国内十多项大型园林仿古项目,这些项目工程让余红梅在业内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2013年,余红梅又成立了“武汉凤凰寨民俗文化博览园”,着手筹建凤娃古寨。以65万元流转村民的闲置土地1800亩,投资2.5亿多元,采取“修旧如旧”的工艺手法,将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传统家具运用现代工艺进行整修,规划为“一街四院五园”按照4A标准建设仿古风景区,建成武汉市首家“民俗文化大观园”,并在2016年国庆节开园。
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
相比创业,余红梅更愿意提及她所牵头的数百亩桃园的农村合作社,她让村民自发入股,没有钱入股可以以人力投入开工资,“我希望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只有他们都支持我,我才能把事业做得更大。”余红梅说。
2017年5月20日,首届凤娃古寨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2017中国最美村镇”湖北地区评选启动仪式、寻找武汉最美巾帼农庄夏季行动签约仪式在凤娃古寨文化旅游区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我只是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个人一生一定要为社会、为家庭做些事情,让自己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说起今后的打算,马上要做二孩妈妈的余红梅告诉记者:“我的经历说明,只要肯奋斗,垃圾堆里照样刨出新希望,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三个公司一起打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