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德特莫尔德城堡图书馆
无题 (“土耳其人在德国”系列之一), 1979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早在观念摄影诞生之初,摄影便摆脱了仅作为记录工具或图像信息传播媒介的“身份”,成为一种独立的不可替代的艺术门类。而在林林总总的以摄影为创作手段的当代观念艺术中,德国“贝歇尔学派” (Becher School)的艺术家们以其有意避开主观叙事的客观化甚至标准化的创作手法,成为国际观念摄影领域独树一帜的力量。
作为贝歇尔夫妇的学生,坎迪达·赫费尔与她的同门安德里亚斯·古尔斯基、托马斯·鲁夫和托马斯·斯特鲁斯等人一样,大多采用相同的拍摄角度、静态的视觉定向进行创作,以避免对各种拍摄对象的干涉。其充满理性而又独具诗意的作品,是对贝歇尔夫妇“类型化”摄影的一种继承、延伸和拓展。
赫费尔最著名的作品,是她拍摄的各类集庄严、华丽、静谧为一体的公共室内空间——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银行、剧场、宫殿和教堂等。她既注重空间的整体性,又善于捕捉细节,每幅作品都结构清晰、色彩饱满。她一般会选择从正面的角度,或在构图中寻找对角线,从靠近一面墙的较高的位置拍摄,以便获得对称的图像。并且在拍摄时也从不借助人工照明设备,而只利用室内空间现有的光线。在创作中,赫费尔始终秉持一种审慎的怀疑态度,展现这些公共空间精致和静止的状态,所摄图像仿佛是一个切面,使人们从中洞悉“社会建筑的心理”,而她则扮演着一个类似于科学家的角色。赫费尔带领观众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作品所呈现出的理性秩序和感性氛围,扩展了萎缩的现实,因而具有了一种实验的性质。
在赫费尔所有拍摄室内空间的作品中,无一例外地避开了人类的踪迹。然而她所刻意选择的承载着人类生命印记的人文场景本身,就带给人们一种遐想的空间。因此,即便赫费尔始终强调客观和匿名,这些图像仍然带有情感的温度,这也是其在观众中产生共鸣的因由。艺术是有态度的,在艺术表达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客观。
事实上,在这一类作品之前,赫费尔还创作了一批传统的带有纪录性的作品,其中包括“土耳其人在德国”系列(1973~1979)。她采用一种客观冷静的视角,考察土耳其人在西德的生存状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赫费尔使用自然光,以平视的角度面对其研究对象,广角镜头的使用也使她在拍摄全景时能够保持期望的距离。然而即便在此类作品中我们仍可以看出,她对社会纪实功能并没有太大兴趣,其关注点不在人物而在事物的秩序上,比如照片中人物的座次排列、室内家具及土耳其商店货架和商品的摆放方式等。由于她的研究对象是外籍人士,因此往往首先会陷入有关移民问题的漩涡之中。那么,这些照片究竟是构建了德国的新愿景呢,还是暗示了种族主义历史的延续?照片本身似乎也表达了这种不确定性。
这一系列作品最初在杜塞尔多夫的康拉德·费舍尔画廊展出,赫费尔也因此开始受到关注,但与人的亲密接触常常使生性腼腆的赫费尔感到不自在,因此便将拍摄对象从人转移到人们活动的公共空间。从此,室内场景成为她作品的主角。这样一拍就是近40年,赫费尔辗转世界各地,寻找着不同公共室内空间中的“相似”以及“相似中的不同”。
作为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赫费尔曾代表德国参加过许多国际性的展览,其中包括2002年的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和2003年的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近年来更是活动频繁、展事不断。
赫费尔一再重申她的拍摄完全没有记录动机,而她的一些在形式上追求抽象风格的作品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此言不虚。她所倾心营造的一幅幅人类缺席的人类活动空间的“肖像”,庄严而宁静,空旷而充盈,默默讲述着万物的暂存和永恒。她以一种冷静、中立的态度,重塑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全景。